一種交叉換位機械手取片傳遞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交叉換位機械手取片傳遞裝置,包括包括機架、橫梁、升降裝置、機械手一、機械手二;所述的橫梁水平設置在機架的上端,橫梁上設置有機械手二,并且所述的機械手二通過驅動裝置在橫梁上水平移動,機架的一邊設有升降裝置,升降裝置上設有機械手一,所述的機械手一通過升降裝置上下移動,且機械手一抓取部的齒和機械手二抓取部的齒相互錯位排列,所述的機械手一和機械手二的抓取部上分別設有吸附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不通過中間站就可以在機械手一和機械手二之間傳遞硅鋼片,節約時間成本、空間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交叉換位機械手取片傳遞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機生產領域,涉及一種交叉換位機械手取片傳遞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硅鋼俗稱矽鋼片或硅鋼片,是電力、電子和軍事工業不可或缺的含碳極低的硅 鐵軟磁合金,亦是產量最大的金屬功能材料,其產量約占世界鋼材產量的1%,它是含硅 0. 8%-4. 8%的硅鐵合金,經熱、冷軋成厚度在1mm以下的硅鋼薄板。加入硅可提高鐵的電阻 率和最大磁導率,降低矯頑力、鐵芯損耗和磁時效,主要用作各種電機、發電機和變壓器的 鐵芯。
[0003] 目前,電機行業的自動化生產已經逐步展開,用來替代原有的人工生產模式。電機 自動化生產的實現,第一步就是需要自動的將成堆硅鋼片分離抓取并轉移到下一工位。一 般情況下,硅鋼片在兩個機械手間轉移需要借助一個中間站,這樣即會增加整個動作的時 間周期,浪費時間,降低工作效率,又浪費空間,提高了生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上述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硅鋼片在兩個機械手間 轉移時需要借助一個中間站,延長整個動作的時間周期,浪費時間,降低工作效率,又浪費 空間,提高了生產成本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可以不通過中間站就可以在機械手間傳遞硅鋼 片,節約時間成本、空間成本、提升工作效率的交叉換位機械手取片傳遞裝置。
[0005]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 -種交叉換位機械手取片傳遞裝置,包括機架、橫梁、升降裝置、機械手一、機械手 二;所述的橫梁水平設置在機架的上端,橫梁上設置有機械手二,并且所述的機械手二通過 驅動裝置在橫梁上水平移動,機架的一邊設有升降裝置,升降裝置上設有機械手一,所述的 機械手一通過升降裝置上下移動,所述的機械手一和機械手二的抓取部分別由相互平行的 齒構成,且機械手一抓取部的齒和機械手二抓取部的齒相互錯位排列,所述的機械手一和 機械手二的抓取部上分別設有吸附裝置。
[0007] 所述的升降裝置為絲桿升降機。
[0008] 另設一根光桿與絲桿升降機的絲桿相互平行,且所述的光桿貫穿機械手一。
[0009] 所述的吸附裝置為永磁吸鐵。
[0010] 所述的永磁吸鐵分別設置在機械手一和機械手二的抓取部的下端面。
[0011]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不通過中間站就可以在機械手 一和機械手二之間傳遞硅鋼片,節約時間成本、空間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交叉換位機械手取片傳遞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3] 圖2是機械手一和機械手二的俯視圖。
[0014] 其中,1、機架,2、橫梁,3、升降裝置,4、機械手一,5、機械手二,6、沖片,7、吸附裝 置,8、光桿,9、升降平臺。
【具體實施方式】
[0015]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
[0016]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 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0017] 如圖1所示,一種交叉換位機械手取片傳遞裝置,包括機架1、橫梁2、升降裝置3、 機械手一 4、機械手二5 ;所述的橫梁2水平設置在機架1的上端,橫梁2上設置有機械手5 二,并且所述的機械手二5通過驅動裝置在橫梁2上水平移動,機架1的一邊設有升降裝置 3,升降裝置3上設有機械手一 4,所述的機械手一 4通過升降裝置3上下移動,所述的機械 手一 4和機械手二5的抓取部分別由相互平行的齒構成,且機械手一 4抓取部的齒和機械 手二5抓取部的齒相互錯位排列,所述的機械手一 4和機械手二5的抓取部上分別設有吸 附裝置7。
[0018] 所述的升降裝置3為絲桿升降機。
[0019] 另設一根光桿8與絲桿升降機的絲桿相互平行,且所述的光桿8貫穿機械手一 4 ; 采用光桿8是為了保證機械手一 4在上下移動的過程中不會產生水平旋轉。
[0020] 所述的吸附裝置7為永磁吸鐵。
[0021] 所述的永磁吸鐵分別設置在機械手一 4和機械手二5的抓取部的下端面。
[0022]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不通過中間站就可以在機械手 一和機械手二之間傳遞硅鋼片,節約時間成本、空間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0023] 在傳遞沖片時,先把堆好沖片6的升降平臺9放置在機械手一 4的正下方,機械手 一 4在絲桿升降機的驅動作用下向下移動到沖片6的上方,機械手一 4上的永磁吸鐵通電 吸住沖片,然后往上移動與機械手二5相遇,由于機械手一 4抓取部的齒和機械手二5抓取 部的齒相互錯位排列的,此時機械手二5上的永磁吸鐵通電吸住沖片,機械手一 4繼續向上 移動,機械手一 4松開沖片,完成了沖片由機械手一 4傳遞到機械手二5上,機械手二5在 驅動裝置的作用下向指定方向平移,帶走沖片,機械手一 4再向下移動抓取下一塊沖片,依 次循環完成沖片的傳遞。
[0024]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 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 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 性范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交叉換位機械手取片傳遞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橫梁、升降裝置、機械 手一、機械手二;所述的橫梁水平設置在機架的上端,橫梁上設置有機械手二,并且所述的 機械手二通過驅動裝置在橫梁上水平移動,機架的一邊設有升降裝置,升降裝置上設有機 械手一,所述的機械手一通過升降裝置上下移動,所述的機械手一和機械手二的抓取部分 別由相互平行的齒構成,且機械手一抓取部的齒和機械手二抓取部的齒相互錯位排列,所 述的機械手一和機械手二的抓取部上分別設有吸附裝置。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換位機械手取片傳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裝 置為絲桿升降機。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交叉換位機械手取片傳遞裝置,其特征在于:另設一根光桿 與絲桿升降機的絲桿相互平行,且所述的光桿貫穿機械手一。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換位機械手取片傳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裝 置為永磁吸鐵。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交叉換位機械手取片傳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吸 鐵分別設置在機械手一和機械手二的抓取部的下端面。
【文檔編號】B25J11/00GK203887856SQ201420177875
【公開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4日
【發明者】葉華, 王曉峰, 王岳 申請人:江蘇通達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