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筋刀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斷筋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壓板、支架、設置在按壓板與支架間的導柱、沿導柱移動的刀架、帶動刀架移動的頂蓋、并排設置在刀架上的數片切刀、設置在支架與頂蓋間的彈簧,按壓板上設置有與切刀對應的穿槽,支架上設置有導向穿孔,頂蓋下面設置有穿過導向穿孔的導向柱,導向柱連接在刀架上,在導向穿孔的孔壁上設置有軸向的導槽,對應導槽的導向柱側壁上設置有導向凸緣。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方便地對牛絨進行斷筋處理的、處理效率高、安全的優點。
【專利說明】斷筋刀
[0001]【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廚房用具。
[0003]【背景技術】:
[0004]現有的牛肉制作,在烹制前,一般需要采用棍棒來敲打,以斷裂牛肉的筋腱,這樣烹制后的牛肉就容易嚼食,此種處理技術,由于是通過沖擊力來斷裂牛肉的筋腱的,因此,效率低,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時間。
[0005]
【發明內容】
:
[0006]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便地對牛絨進行斷筋處理的、處理效率高、安全的斷筋刀。
[0007]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包括按壓板、支架、設置在按壓板與支架間的導柱、沿導柱移動的刀架、帶動刀架移動的頂蓋、并排設置在刀架上的數片切刀、設置在支架與頂蓋間的彈簧,按壓板上設置有與切刀對應的穿槽,支架上設置有導向穿孔,頂蓋下面設置有穿過導向穿孔的導向柱,導向柱連接在刀架上,在導向穿孔的孔壁上設置有軸向的導槽,對應導槽的導向柱側壁上設置有導向凸緣。
[0008]使用時,將壓板對著牛肉進行按壓,按壓力通過頂蓋、導向柱、刀架傳遞到切刀上,刀架沿導柱下行,使切刀穿過壓板的穿槽切向壓板下面的牛肉上,將牛肉的筋腱切斷,由于是數片切刀同時下切,而且是通過分切的方式切斷筋腱,因此,斷筋方便且處理效率高,節省人力。
[0009]當不用斷筋時,轉動頂蓋,使導向柱側壁上的導向凸緣與導槽錯位,這樣,在導向穿孔端面的頂托下,導向柱不能下移,從而防止切刀穿出穿槽外發生誤傷的現象,保證了使用的安全。
[0010]為了保護切刀及其動作機構免受外界的污染,設置有上外殼、下外殼,下外殼為筒狀物,其截面為非圓形,上外殼與下外殼相連處的截面與下外殼的截面相應,上外殼的下端口上設置有環形凸緣,環形凸緣鑲嵌進下外殼的上端口內,刀架的外形與下外殼的截面對應并緊靠在下外殼的內壁上,支架卡在上外殼內,頂蓋的外緣對著上外殼上端口邊緣。
[0011]使用時,在頂蓋與支架的限制下,上外殼定位在刀架與頂蓋間,這樣,包括下外殼、上外殼在內的外殼就將切刀及其動作機構包裹住,頂蓋位于上外殼的外面,就不影響頂蓋驅動切刀的動作。
[0012]在上外殼端口的內側壁上設置有至少一對弧形凹槽,在頂蓋上設置有形狀與弧形凹槽的形狀對應的彈片,每對弧頂凹槽相應地設置一彈片,每對弧形凹槽的間距是這樣設定的,當彈片落入一對弧形凹槽的其中一弧形凹槽時,導向柱側壁上的導向凸緣剛好對著導向穿孔的導槽,當彈片落入一對弧形凹槽的另一弧形凹槽時,導向柱側壁上的導向凸緣剛好與導向穿孔的導槽錯位。這樣,就方便人們安全地使用本實用新型。
[0013]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方便地對牛絨進行斷筋處理的、處理效率高、安全的優點。
[0014]【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具體實施方式】:
[0017]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8]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按壓板1、支架2、設置在按壓板I與支架2間的導柱3、沿導柱3移動的刀架4、帶動刀架4移動的頂蓋5、并排設置在刀架4上的數片切刀6、設置在支架2與頂蓋5間的彈簧7,按壓板I上設置有與切刀6對應的穿槽8,支架2上設置有導向穿孔9,頂蓋5下面設置有穿過導向穿孔9的導向柱10,導向柱10連接在刀架4上,在導向穿孔9的孔壁上設置有軸向的導槽11,對應導槽11的導向柱10側壁上設置有導向凸緣12。
[0019]設置在刀架4上的切刀6有相互平行設置的數排,每排由數片處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切刀6組成,穿槽8的數量與切刀6的排數對應,穿槽8的寬度及長度與相應的那排切刀6的寬度及長度對應。
[0020]切刀6的端部為斜刀刃,以便切刀順利地插進牛肉里面將筋腱切斷。
[0021]每排切刀6的相鄰兩切刀的刀刃6a相對,以抵消切刀斷筋使橫向的作用力,防止切刀斷筋時,橫向力推動牛肉橫向移動。
[0022]設置有上外殼13、下外殼14,下外殼14為筒狀物,其截面為非圓形(如梅花狀),上外殼13與下外殼14相連處的截面與下外殼14的截面相應,上外殼13的下端口上設置有環形凸緣15,環形凸緣15鑲嵌進下外殼14的上端口內,刀架4的外形與下外殼14的截面對應并緊靠在下外殼14的內壁上,支架2卡在上外殼13內,頂蓋5的外緣對著上外殼13上端口邊緣。
[0023]在上外殼13端口的內側壁上設置有對稱的兩對弧形凹槽16,在頂蓋5上對稱設置有形狀與弧形凹槽16的形狀對應的兩彈片17,每對弧形凹槽16的間距是這樣設定的,當一對彈片17落入一對弧形凹槽16的其中一端弧形凹槽定位點時,導向柱10側壁上的導向凸緣12剛好對著導向穿孔9的導槽11此時為open狀態,當一對彈片17落入一對弧形凹槽16的另一端弧形凹槽定位點時,導向柱10側壁上的導向凸緣12剛好與導向穿孔9的導槽11錯位此時為lock狀態。采用兩對弧形凹槽16及相應的兩彈片17,保證頂蓋5能均衡動作。
[0024]為了方便與頂蓋5連接,同時,頂蓋5能順暢轉動,刀架4上面設置有連接柱18,頂蓋5及導向柱10軸線上設置有穿孔26,穿過墊片24的螺絲19從頂蓋5頂部穿過頂蓋5及導向柱10的穿孔旋接在連接柱18上。
[0025]為了方便按壓板1、導柱3、支架2的連接,按壓板I上均勻設置有三根柱子20,導柱3為筒狀物,筒狀導柱3套在按壓板I的柱子20上,刀架4活動穿接在筒狀導柱3上,支架2上均勻設置有三根柱子21,支架2上的三根柱子21穿進筒狀導柱3內,三根螺絲22從支架2的外面分別穿過支架2的三根柱子21后旋接在按壓板I上的相應的三根柱子20上。
[0026]在頂蓋5的頂部穿進螺絲處設置有凹口 23,凹口 23內設置有裝飾片25,將凹口 23內的螺絲19的頭遮擋住。
【權利要求】
1.斷筋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壓板、支架、設置在按壓板與支架間的導柱、沿導柱移動的刀架、帶動刀架移動的頂蓋、并排設置在刀架上的數片切刀、設置在支架與頂蓋間的彈簧,按壓板上設置有與切刀對應的穿槽,支架上設置有導向穿孔,頂蓋下面設置有穿過導向穿孔的導向柱,導向柱連接在刀架上,在導向穿孔的孔壁上設置有軸向的導槽,對應導槽的導向柱側壁上設置有導向凸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斷筋刀,其特征在于設置有上外殼、下外殼,下外殼為筒狀物,其截面為非圓形,上外殼與下外殼相連處的截面與下外殼的截面相應,上外殼的下端口上設置有環形凸緣,環形凸緣鑲嵌進下外殼的上端口內,刀架的外形與下外殼的截面對應并緊靠在下外殼的內壁上,支架卡在上外殼內,頂蓋的外緣對著上外殼上端口邊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斷筋刀,其特征在于在上外殼端口的內側壁上設置有至少一對弧形凹槽,在頂蓋上設置有形狀與弧形凹槽的形狀對應的彈片,每對弧頂凹槽相應地設置一彈片,每對弧形凹槽的間距是這樣設定的,當彈片落入一對弧形凹槽的其中一弧形凹槽時,導向柱側壁上的導向凸緣剛好對著導向穿孔的導槽,當彈片落入一對弧形凹槽的另一弧形凹槽時,導向柱側壁上的導向凸緣剛好與導向穿孔的導槽錯位。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斷筋刀,其特征在于設置在刀架上的切刀有相互平行設置的數排,每排由數片處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切刀組成,穿槽的數量與切刀的排數對應,穿槽的寬度及長度與相應的那排切刀的寬度及長度對應。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斷筋刀,其特征在于切刀的端部為斜刀刃。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斷筋刀,其特征在于每排切刀的相鄰兩切刀的刀刃相對。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所述的斷筋刀,其特征在于刀架上面設置有連接柱,頂蓋及導向柱軸線上設置有穿孔,穿過墊片的螺絲從頂蓋頂部穿過頂蓋及導向柱的穿孔旋接在連接柱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所述的斷筋刀,其特征在于按壓板上均勻設置有三根柱子,導柱為筒狀物,筒狀導柱套在按壓板的柱子上,刀架活動穿接在筒狀導柱上,支架上均勻設置有三根柱子,支架上的三根柱子穿進筒狀導柱內,三根螺絲從支架的外面分別穿過支架的三根柱子后旋接在按壓板上的相應的三根柱子上。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斷筋刀,其特征在于按壓板上均勻設置有三根柱子,導柱為筒狀物,筒狀導柱套在按壓板的柱子上,刀架活動穿接在筒狀導柱上,支架上均勻設置有三根柱子,支架上的三根柱子穿進筒狀導柱內,三根螺絲從支架的外面分別穿過支架的三根柱子后旋接在按壓板上的相應的三根柱子上。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或9所述的斷筋刀,其特征在于在頂蓋的頂部穿進螺絲處設置有凹口,凹口內設置有裝飾片,將凹口內的螺絲的頭遮擋住。
【文檔編號】B26D7/22GK203956960SQ201420403840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2日
【發明者】楊浚弘 申請人:夆祥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