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能自動對中的中心旋轉切削的切絲切片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834286閱讀:254來源:國知局
能自動對中的中心旋轉切削的切絲切片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對蔬果進行切絲切片的器具,特別是涉及對蔬果進行螺旋切削以得到長條螺旋絲或連續螺旋片食材的切絲切片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采用螺旋切削方式加工食材的電動切絲切片器或電動食物處理器,其基本原理為,食材與切削刀盤同心放置,另還設有推桿,食材在進料筒內被固定,通常采用的方法為:利用推桿底部的尖刺將食材插固,防止其與推桿之間相對轉動,同時推桿與進料筒之間設有可滑動的止轉結構。推桿用于將進料筒內的食材壓向切削刀盤,食材僅能朝切削刀盤方向移動,但不能轉動,而切削刀盤被電機驅動旋轉,并帶動設置于切削刀盤上的切削刀具與之同心旋轉,實現對食材進行連續切削,從而得到長條螺旋絲以及連續螺旋片形狀的食材切削效果。

通常,為滿足不同食材形狀的處理需求,該類產品會設置有多個可選切削刀盤,每個切削刀盤上設置著不同的切削刀具,以得到不同截面尺寸和不同形狀的長條螺旋絲以及連續螺旋片形狀的食材切削效果,或在同一個切削刀盤上設置可替換的切削刀具,通過更換不同的切削刀具,以達到上述目的。

在切削刀盤上設置為一把牙刀刃配合一把平刀刃用于切削的情況下,推桿將進料筒內的食材壓向切削刀盤,當被切食材接觸旋轉的切削刀盤時,切削刀盤上的牙刀刃在豎直方向將食材底部切出數條呈同心圓的切口,即進行分條切削,緊接著被分條的食材部分依次通過平刀刃,并被平刀刃在水平方向切開,在推桿繼續推壓作用下被切食材即可實現連續切削出呈長條螺旋絲形狀的食材切削效果。通過調整牙刀刃的各個刀片之間的間隙,和/或調整平刀刃的高度可得到不同截面尺寸的長條螺旋絲形狀的食材切削效果。

在切削刀盤上設置為一把平刀刃用于切削的情況下,推桿將進料筒內的食材推壓向切削刀盤,當被切食材接觸旋轉的切削刀盤時,食材依次通過平刀刃,并被平刀刃在水平方向切開,在推桿繼續推壓作用下被切食材即可實現連續螺旋片形狀的食材切削效果。通過調整平刀刃的高度可得到不同厚度尺寸的連續螺旋片形狀的食材切削效果。

通過上述對蔬果類食材進行螺旋切削以得到長條螺旋絲以及連續螺旋片形狀的食材切削效果的切絲切片器或食物處理器的工作原理的分析,可以看出,若食材與切削刀盤之間不對準中心或傾斜放置就進行切削時,切削出來的長條螺旋絲以及連續螺旋片會被切斷,形成零碎的短絲及斷片,無法實現產品的預期切削效果。

因此,為保證最佳螺旋切削效果,需要滿足食材與切削刀盤對準中心不歪斜這一條件;即在食材是規則形狀時,需要食材與切削刀盤同軸。但是常規的采用螺旋切削方式加工食材的電動切絲切片器或電動食物處理器,通常僅能設置一個或有限的幾個進料口口徑,無法滿足其所能加工的所有食材尺寸的需求,而當食材直徑小于進料口口徑時,食材與切削刀盤就會有極大的傾斜可能,而且,食材從比其直徑更大的進料口口徑內投入,食材很難保證能與切削刀盤的中心對準。

雖然,采用多個進料口口徑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食材與切削刀盤中心軸線對準的可能性,但是,多個進料口口徑的套用操作麻煩,產品成本提升,且因食材必須且只能從比其直徑更大的進料口口徑內投入,而只要食材與其進料口內壁存在間隙,食材與切削刀盤就不能對中,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

同時,通過上述切絲切片器或食物處理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可以看出,該螺旋切削雖然可以突破常規得到長條螺旋絲以及連續螺旋片形狀的食材食材切削效果,但是,由于推桿底部用于將食材插固的尖刺,需要與切削刀具保持一段安全距離,因此,該安全距離和插入食材內尖刺的深度部分將形成食材殘留。

食材殘料不經取出,將會卡在切削刀具上,并會將下一個需要切削的食材與切削刀具之間隔開,無法進行下一個需要切削食材的處理。

通常,常規產品會要求用戶切削一個食材之后,手動將食材殘料取出,然后再將產品裝配好,再進行下一個需要切削食材的處理,此過程不僅麻煩,而且增加了用戶與切削刀具的接觸機會,存在割傷用戶手指的風險。

另外,還有產品設計為:食材殘料不經取出,直接將下一個需要切削的食材投入到進料筒內,然后通過很大的壓力,強行將食材下壓,使上述食材殘料被強行壓碎。此方法不僅使用戶感覺操作費勁,而且被壓碎的食材殘料會同切削好的食材混到一起,用戶還需要手工將其分揀,如此便表現出不好的整體切削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避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出一種不同直徑大小的食材均能與切削刀盤自動對中而達到令人滿意的螺旋切削效果的切絲切片裝置。

本發明解決所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提出一種能自動對中的中心旋轉切削的切絲切片裝置,包括推桿組件、帶有進料筒的加工蓋以及切削刀盤,所述加工蓋覆蓋所述切削刀盤,所述推桿組件包括推桿套和設置于該推桿套內的推桿,所述推桿套朝向食材的端面內凹,該內凹部分的左右相對于其縱向中心剖切面互相對稱,該內凹部分從外往內逐漸變小;所述切削刀盤朝向食材的一面內凹,該內凹部分的左右相對于其縱向中心剖切面互相對稱,從外往內逐漸變小;所述推桿套的內凹部分與切削刀盤的內凹部分同軸,二者的內凹部分分別用于將待切削食材兩端導向二者內凹部分的中心,實現待切削食材與所述切削刀盤的自動對中。所述進料筒的內壁橫截面為波浪型,相應地,所述推桿套的外壁橫截面為波浪型,所述進料筒內壁的波峰和波谷分別用于與所述推桿套外壁的波谷和波峰貼合。

進一步地:

所述進料筒波浪型內壁的相鄰波峰與波谷之間的高度至少為1mm。

所述推桿套的內凹部分為截頭圓錐面。

所述推桿套的內凹截頭圓錐面的錐角范圍為50度至120度。

所述切削刀盤的內凹部分為截頭圓錐面。

所述切削刀盤的內凹截頭圓錐面的錐角范圍為90度至150度。

推桿下部為數個從其中心軸徑向延伸的薄壁,相應地,所述推桿套的下端,設置有與所述推桿下部相適配的以推桿套中心軸向外發散的容納槽,以容納所述推桿下部。

所述容納槽的寬度為3mm至40mm之間。

所述推桿下部的端面設置有用于插入并固定食材的插刀和/或尖刺。

所述推桿和推桿套之間設置有用于將推桿復位的復位彈簧。

還包括推桿蓋和推桿套蓋,所述推桿蓋內設有卡扣或卡槽,相應地,所述推桿套蓋內設有與所述推桿蓋內設的卡扣或卡槽相適配的卡槽或卡扣,卡扣進入卡槽將推桿與推桿套固定。

所述推桿內設有用于解除推桿與推桿套之間固定的釋放按鈕。

所述推桿蓋內設有卡扣,相應地,所述推桿套蓋內設有與所述卡扣相適配的卡槽,所述釋放按鈕作用于所述卡扣使得該卡扣縮進推桿蓋以解除推桿與推桿套之間的固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本發明可實現不同直徑的食材與切削刀盤均能自動對中,保證了食材的中心旋轉切削的最佳效果。而且,推桿套與進料筒接觸面之間的波浪型設計可避免推桿套在下移時,食材上端沒有預先對上推桿套下端面的內凹部分而導致的推桿套下端面外圈與食材頂死的可能;以及導致推桿上設置的插刀和/或尖刺將相對偏心地插入食材上端,以致食材出現打滑而導致無法完成切削動作的可能,保證食材與切削刀盤自動對中順暢。

另外,本發明能實現食材殘料與切削刀盤和推桿組件的自動分離,簡化了用戶操作過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食材能自動對中的中心旋轉切削的切絲切片裝置實施例的裝配圖一;

圖2是本發明食材能自動對中的中心旋轉切削的切絲切片裝置實施例的裝配圖二;

圖3是本發明食材能自動對中的中心旋轉切削的切絲切片裝置實施例的推桿組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食材能自動對中的中心旋轉切削的切絲切片裝置實施例的推桿與推桿套的裝配示意圖,同時標識關鍵值寬度w;

圖5是本發明食材能自動對中的中心旋轉切削的切絲切片裝置實施例的設計成波浪型內壁的進料筒的俯視圖,示意食材與相鄰的兩波峰接觸,而與該相鄰兩波峰間的波谷懸空的狀態和原理;

圖6是本發明食材能自動對中的中心旋轉切削的切絲切片裝置實施例的切削刀盤將食材底部導向刀盤中心時的剖面圖;

圖7是本發明食材能自動對中的中心旋轉切削的切絲切片裝置實施例的推桿套外壁上的波峰下端插入進料筒內壁上的波谷與食材之間的懸空間隙時的剖面圖,示意推桿套外壁上的波峰下端插入進料筒內壁上的波谷與食材之間的懸空間隙,使食材上端直接直接落入到推桿套下端面上的內凹的錐形面內的狀態和原理;

圖8是本發明食材能自動對中的中心旋轉切削的切絲切片裝置實施例的推桿組件將食材頂部定中心時的剖面圖,示意通過推桿組件將食材頂部導向推桿組件中心以完成對食材上下端同時定中心的狀態和原理;

圖9是本發明食材能自動對中的中心旋轉切削的切絲切片裝置實施例的推桿固定食材時的剖面圖,示意推桿底部設置的尖刀和/或尖刺插入并固定食材的狀態和原理;

圖10是本發明食材能自動對中的中心旋轉切削的切絲切片裝置實施例的食材切削完成同時推桿上設置的卡扣將推桿與推桿套鎖死時的剖面圖,示意食材切削完成同時推桿上設置的卡扣將推桿與推桿套鎖死的狀態和原理;

圖11是本發明食材能自動對中的中心旋轉切削的切絲切片裝置實施例的食材切削完成后取出推桿組件同時取出食材殘料時的剖面圖;

圖12是本發明食材能自動對中的中心旋轉切削的切絲切片裝置實施例在按下釋放按鈕,推桿與推桿套解鎖時的剖面圖,示意其解鎖動作和原理;

圖13是本發明食材能自動對中的中心旋轉切削的切絲切片裝置實施例在按下釋放按鈕后,推桿向上移動復位時的剖面圖,示意推桿在其復位彈簧的彈力作用下向上移動復位,推桿下部完全縮回推桿套內的動作和原理;

圖14是本發明食材能自動對中的中心旋轉切削的切絲切片裝置實施例在食材殘料脫落時的剖面圖;

圖15是本發明食材能自動對中的中心旋轉切削的切絲切片裝置實施例的推桿套的剖面圖,以標示其下端面設計成內凹的圓錐形的錐角a;

圖16是本發明食材能自動對中的中心旋轉切削的切絲切片裝置實施例的切削刀盤的剖面圖,以標示其中心設計成下凹的圓錐形的錐角b;

圖17是本發明食材能自動對中的中心旋轉切削的切絲切片裝置實施例的整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

為了說明的需要,有時會對示意圖中某些元件的寬度、長度、厚度等進行夸張表示。

本發明能自動對中的中心旋轉切削的切絲切片裝置實施例包括以下部分:如圖1-3和圖17所示,包括推桿組件、帶有進料筒301的加工蓋300以及切削刀盤400,所述加工蓋300覆蓋所述切削刀盤400,所述推桿組件包括推桿套200和設置于該推桿套內的推桿100。所述推桿套200朝向食材的端面內凹,該內凹部分的左右相對于其縱向中心剖切面互相對稱,該內凹部分從外往內逐漸變小;所述切削刀盤400朝向食材的一面內凹,該內凹部分的左右相對于其縱向中心剖切面互相對稱,從外往內逐漸變小;所述推桿套200與切削刀盤400同軸,所述推桿套200的內凹部分與切削刀盤400的內凹部分同軸,二者的內凹部分分別用于將待切削食材兩端導向二者內凹部分的中心,實現待切削食材與所述切削刀盤400的自動對中。

所述推桿套200和切削刀盤400的內凹部分可以設計成截頭圓錐形,還可以設計成三棱錐、四棱錐等多棱錐形,或者其它外大、內小的類錐形。下面各實施方式中,均以所述推桿套200和切削刀盤400的內凹部分設計成截頭圓錐形、所述推桿套與切削刀盤同軸為例。

如圖1至圖3所示,能自動對中的中心旋轉切削的切絲切片裝置設置有推桿100和推桿套200組成的推桿組件,推桿100以可上下自由活動的方式裝配到推桿套200內,推桿100與推桿套200之間設置有一個或數個復位彈簧100d,其在推桿套200內將推桿100向上頂起復位,使得推桿下部100a完全收于推桿套200下部的容納槽200c的內部。

為了輔助推桿100和推桿套200的裝配,設置有推桿套蓋104,推桿套蓋上設有數個裝配扣槽104a,該裝配扣槽104a與推桿套200上設置的裝配扣200a配合,實現推桿組件的組裝。

推桿套200朝食材方向的端面設計成內凹的圓錐形,該內凹的圓錐形端面的作用在于:向下推壓食材時,食材會順著其內凹的圓錐形面向其中心移動,將食材頂部導向推桿套凹面中心。如圖15所示,上述推桿套200圓錐形面的錐角a的最佳設定范圍為50度至120度。

如圖4所示,推桿下部100a形狀設計成數個由其中心軸徑向延伸的薄壁,即數個呈發散狀的薄壁,如果包括三塊薄壁,則推桿下部100a的橫截面呈三叉形;如果包括四塊薄壁,則推桿下部100a的橫截面呈十字形,等等。推桿下部100a與食材接觸的端面上設置有用于插入并固定食材、防止食材與之相對旋轉的插刀100c和/或尖刺100b。

推桿套200下端,對應推桿下部100a的形狀設置有相應的發散狀的容納槽200c,以容納推桿下部100a。推桿下部100a及容納槽200c設計成發散狀的作用在于:使容納槽200c的相應寬度w變窄,小于食材端部的直徑,避免食材從推桿套200下端內凹的圓錐形面外側向其中心移動時卡入容納槽200c內,使食材與推桿套200下端接觸的一端能順暢的從圓錐形面外側向其中心移動。同時,上述發散形結構還具有推桿100與推桿套200之間的止轉功能。

上述容納槽200c的相應寬度w的最佳設定范圍為3mm≤w≤40mm。

推壓推桿100,推桿100克服復位彈簧100d的彈力向下移動,推桿下部100a會從推桿套200上的容納槽200c內伸出,其上設置的插刀100c和/或尖刺100b插入食材并將其固定,并在推桿組件的壓力下,向下移動、推動食材進料。

如圖6所示,推桿100上端設置有推桿蓋103,用于安裝卡扣102及其復位彈簧102a、釋放按鈕101及其復位彈簧101a。如圖7至9所示,推桿100下行完成其設定行程,正好經過推桿套蓋104位置,卡扣102嵌入推桿套蓋104上設置的卡槽104b內,從而推桿100被推桿套200扣住,克服復位彈簧100d的彈力,如此便可防止推桿100在復位彈簧100d的彈力作用下自行復位,導致插固到推桿下部100a下端面上的食材殘料向下脫離,導致食材在進料筒301內脫離,殘留到切削刀盤400上。

如圖9至圖12所示,在推桿100上設置有釋放按鈕101,用戶在從進料筒301內取出推桿組件后按動釋放按鈕101,卡扣102在釋放按鈕101的驅動下向推桿100的中心軸方向移動,退出推桿套蓋104上設置的卡槽104b,推桿100在其復位彈簧100d的彈力作用下向上移動復位,推桿下部100a完全縮回推桿套200下部的容納槽200c內。實現用戶可以控制食材殘料的脫離,脫離過程方便、安全且可靠。

如圖1、圖2、圖6和圖7所示,設置有用于實現切削工能的切削刀盤400,切削刀盤400中心的切削工作部分呈下凹的圓錐形,在其錐形面上設置有切削刀具,通常,同時設置有牙刀刃402和平刀刃401可得到長條螺旋絲的切削效果,單獨設置平刀刃401即可得到連續螺旋片形狀的食材切削效果。通過調整牙刀刃402的各個刀片之間的間隙,和/或調整平刀刃401的高度可得到不同截面尺寸的長條螺旋絲狀的食材切削效果或不同厚度尺寸的連續螺旋片狀的食材切削效果。

如圖16所示,上述切削刀盤400中心的切削工作部分的圓錐形面的錐角b的最佳設定范圍:90度≤b≤150度。

切削刀盤400中心的切削工作部分設計成下凹的圓錐形的作用在于:食材與切削刀盤400中心的切削工作部分接觸時,在其自身重力以及推桿組件的推壓力的作用下,會順著其下凹的圓錐形面向其中心移動,實現食材與切削刀盤400的對中功能。切削刀盤400通過產品上設置的電機及其傳動系統驅動,繞其中心旋轉,并帶動設置于其上的切削刀具與之同心旋轉。

如圖5所示,將進料筒301內壁規則的圓弧面設計成波浪型,兩個波峰301b的寬度設定為l2,l2小于普通食材的直徑;波峰301b與波谷301a之間的高度設定為l1,l1≥1mm。同時,如圖4所示,推桿套200外壁相應地設計成波浪型,推桿套200外壁的波峰200e依次貼合進料筒301內壁的波谷301a,推桿套200外壁的波谷200d依次貼合進料筒301內壁的波峰301b,并在兩者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推桿組件能在進料筒301內自由上下活動。

同時,進料筒301內壁上的波峰301b和波谷301a與推桿套200外壁上相應設置的波谷200d和波峰200e依次貼合,可起到推桿組件與進料筒301之間的止轉作用,防止推桿組件與進料筒301之間相互旋轉。

如圖5所示,當食材投入到進料筒301內時,食材上端與進料筒301內壁接觸,由于進料筒301內部設計成波浪線,食材只能與兩個相鄰的波峰301b接觸,而不能與波谷301a接觸。而推桿套200外壁的波峰200e貼合于進料筒301內壁的波谷301a,即推桿套200外壁的波峰200e貼著進料筒301內壁的波谷301a下行,推桿套200外壁的波峰200e下端插入進料筒301內壁上的波谷301a與食材之間的間隙,并與食材上端接觸時,食材上端會直接進入到推桿套200下端面上的內凹的錐形面內,進而自然而順利的順著該錐形面滑向其中心,完成食材上端的對中心動作。

上述設計可避免食材上端與設計成圓弧面的進料筒內壁接觸,而外壁同樣設計成圓弧面的推桿套在下移時,食材上端沒有預先對上推桿套下端面的內凹的圓錐面,推桿套下端面外圍的一圈尖頂會有與食材頂死的可能,導致食材上端無法順利對中心,若強行下壓推桿組件,會有迫使傾斜(上端未對準中心)的食材強行被切削,導致切削效果極差的可能。同時,由于食材上端未對準中心,推桿上設置的插刀和/或尖刺將相對偏心的插入食材上端,導致插刀和/或尖刺插固食材的效果不佳,會出現打滑而導致無法完成切削動作的可能。

如圖6所示,食材從進料筒內301投入,從食材上方將推桿組件插入到進料筒301內。食材下端與切削刀盤400中心的切削工作部分接觸,在其自身重力以及推桿組件推壓力的作用下,順著其下凹的圓錐形面向其中心移動,食材下端對準切削刀盤400的中心。同時,如圖7所示,食材上端與推桿套200下端面內凹的圓錐面接觸,在推桿組件向下推壓力的作用下,食材順著其內凹的圓錐形面向其中心移動,食材下端對準推桿套200下端圓錐面中心。如此,食材便實現有與切削刀盤400的對中,保證了食材與切削刀盤400的垂直度,確保食材的中心旋轉切削的最佳效果。

如圖8和圖9所示,繼續推壓推桿100,推桿100克服復位彈簧100d的彈力向下移動,推桿下部100a會從推桿套200下部的容納槽200c內伸出,其上設置的插刀100c和/或尖刺100b插入食材并將其固定,并在推桿組件的壓力下,向下移動、推動食材進料,切削刀盤400上的切削刀具對食材進行切削。

推桿100下行完成其設定行程后,如圖10所示,卡扣102將推桿100與推桿套200扣住,并保持兩者之間靜止。

食材加工完后,取出推桿組件,如圖11所示,推桿下部100a設置的插刀100c和/或尖刺100b帶著食材殘料f一起取出進料筒301。如圖12所示,按壓推桿100上的釋放按鈕101,卡扣102在釋放按鈕101的驅動下向推桿100軸向移動,退出推桿套蓋104上設置的卡槽104b,推桿100在其復位彈簧100d的彈力作用下向上移動復位,如圖13所示,推桿下部100a完全縮回推桿套200下部的容納槽200c內。此時,如圖14所示,食材殘料f被推桿套200下端面頂住而脫離推桿下部100a,即完成食材殘料的取出與脫離工作。

繼續向進料筒301內投入食材,重復上述動作可進行食材的連續切削。

本發明不僅可解決食材難以對準切削刀盤中心、難以保證與切削刀盤400垂直的問題,同時,也解決食材殘料的取出問題。保證了食材的中心旋轉切削的最佳效果,簡化了用戶操作過程。

上述實施例中,進料筒設計成波浪型,即類似正弦波形,波峰與波谷之間的投影距離l1以及兩個波峰之間的距離l2與波形的實質形狀沒有必要聯系,即波形可設計成滿足上述要求的任意波形,比喻方波、三角波、梯形波等等。

本實施案例中,設置推桿套蓋的作用在于輔助推桿與推桿套的組裝,同時設置的裝配扣槽、卡槽,以及用于安裝卡扣及其復位彈簧、釋放按鈕及其復位彈簧,僅是本實施案例的一個設計方案,但根據本發明構思,可設計出的其它等同結構實現相似功能。

本實施案例中的釋放按鈕及其釋放結構,僅是本發明構思的一個設計方案,可以采用其他同等結構。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其部分細節及運動機構可通過相應設計變更以其它的形式來實現。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可以對上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和替換,都應屬于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化市| 昌都县| 江门市| 固原市| 奉新县| 北安市| 来安县| 昌平区| 西昌市| 米泉市| 浏阳市| 正定县| 张家港市| 揭阳市| 科技| 乌兰察布市| 镇原县| 五河县| 丰原市| 进贤县| 大石桥市| 佛山市| 德兴市| 茶陵县| 昌江| 阿尔山市| 集安市| 屯留县| 克什克腾旗| 普兰店市| 青田县| 苏尼特左旗| 海门市| 合江县| 怀安县| 宁波市| 江永县| 安泽县| 湖口县| 洛浦县| 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