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窗的零部件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單向懸窗滑撐。
背景技術:
現有的單向懸窗滑撐普通存在承重低,剛性不足等現象,啟閉時擺動大、同時由于單向懸窗滑撐的結構特點,工作時不夠順暢。為此,很有必要設計一種單向懸窗滑撐,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承重大、剛性好、工作順暢和使用方便靈活的單向懸窗滑撐。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單向懸窗滑撐,包括連接片、長連桿、中連桿、短連桿、設有底槽的底槽板,所述長連桿的一端可轉動鉚接于所述底槽板的一端,所述長連桿的另一端可轉動鉚接于所述連接片,所述底槽板上遠離所述長連桿與所述底槽板的鉚接處的一端處固定有封頭,所述底槽板上所述底槽內固定有壓片,所述底槽內所述壓片與所述封頭之間處裝有可沿所述底槽移動的滑碼,所述中連桿和短連桿的一端分別與所述滑碼可轉動鉚接,所述中連桿的另一端與所述長連桿可轉動鉚接,所述短連桿的另一端與所述連接片的一端可轉動鉚接,所述連接片上所述連接片與所述短連桿之間處固定有導入塊。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片與所述短連桿通過鉚釘進行鉚接,所述導入塊的一端套裝于該鉚釘上,所述導入塊的另一端設有凸塊,所述連接片上設有通孔,所述凸塊卡入所述通孔內。
進一步的,所述導入塊的制作材料為塑料。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片與水平面的最大夾角為30°
本發明有益效果:本發明的單向懸窗滑撐,其加固型長連桿強度大、支承力好,提高了單向懸窗滑撐的剛性和承重力;設有塑料材質的導入塊,減小了金屬件之間的刮擦而產生異響,使得工作順暢;調節壓片在底槽上的位置可以限定單向懸窗滑撐的最大開啟角度,適應于不同的設計需求,因此該單向懸窗滑撐的使用非常方便靈活。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單向懸窗滑撐的第一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單向懸窗滑撐的第二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的放大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長連桿 1、連接片 2、中連桿 3、短連桿 4、導入塊 5、滑碼 6、壓片 7、底槽板 8、封頭 9;
凸塊 51;
底槽 8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單向懸窗滑撐。該單向懸窗滑撐包括連接片2、長連桿1、中連桿3、短連桿4、加工有底槽81的底槽板8。長連桿1的一端通過鉚釘可轉動鉚接于底槽板8的一端,該鉚釘上長連桿1與底槽板8之間處套裝有墊圈。長連桿1的另一端通過鉚釘可轉動鉚接于連接片2,該鉚釘上長連桿1與連接片2之間處套裝有墊圈。底槽板8上遠離長連桿1與底槽板8的鉚接處的一端處固定有封頭9。底槽板8上底槽81內固定有壓片7。底槽81內壓片7與封頭9之間處裝有可沿底槽81移動的滑碼6。中連桿3的一端通過鉚釘與滑碼6可轉動鉚接,該鉚釘上中連桿3與滑碼6之間處套裝有墊圈,中連桿3的另一端與長連桿1通過鉚釘可轉動鉚接,該鉚釘上中連桿3與長連桿1之間處套裝有墊圈,中連桿3與長連桿1的鉚接處靠近連接片2。短連桿4的一端通過鉚釘與滑碼6可轉動鉚接,該鉚釘上短連桿4與滑碼6之間處套裝有墊圈,短連桿4的另一端與連接片2的一端通過鉚釘可轉動鉚接,該鉚釘上短連桿4與連接片2之間處套裝有墊圈。連接片2上連接片2與短連桿4之間處固定有材質為塑料的導入塊5。
優選設計方案,參照圖3,導入塊5的一端套裝于短連桿4與連接片2的鉚釘上,導入塊5的另一端加工有凸塊51,連接片2上加工有通孔,凸塊51卡入該通孔內,從而實現將導入塊5固定于連接片2上。
優選設計方案,連接片2與水平面的最大夾角為30°,即該單向懸窗滑撐的最大開啟角度為30°,還可以設計壓片的位置實現單向懸窗滑撐的最大開啟角度為20°或15°。
本發明的單向懸窗滑撐的優點如下:
1.適用于大多數懸窗和幕墻;
2.可設計成分左右的單向結構,塑料材質的導入塊能減小金屬件之間的刮擦而產生異響,使得工作順暢;
3.加固型長連桿強度大、支承力好,提高了單向懸窗滑撐的剛性和承重力,每對單向懸窗滑撐(即兩個單向懸窗滑撐)的承重可達100KG;
4.多點定位的壓片配合底槽上對應的孔可以限定單向懸窗滑撐的最大開啟角度;
5.符合國標中鉸鏈各項性能要求。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