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設備維修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設備維修的支架。
背景技術:
在設備維修過程中,有些設備需要進行各個角度的轉換進行維修。每次需要轉換角度都需要轉動設備,這樣一來易造成安全隱患,并且增加了勞動強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用于設備維修的支架,以解決上述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用于設備維修的支架,包括底板、支撐板和定位板,所述底板上固定有擋板;所述支撐板設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撐板以支撐板底端為軸與所述底板轉動連接;所述定位板設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定位板以定位板底端為軸與所述底板轉動連接,所述定位板位于支撐板遠離擋板的一側,所述定位板可與所述支撐板不同位置卡接;所述擋板底端、支撐板底端、定位板底端與底板的連接處相互平行。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板下端與底板鉸接。
進一步的,所述定位板下端與底板鉸接。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板遠離擋板的一面從上到下設有若干并排的卡槽。
進一步的,所述定位板上端設有凸出,所述凸出與所述卡槽相配合。定位板位于支撐板設有卡槽的一側,因此定位板的凸出可與不同位置的卡槽配合,達到調整、定位作用。
進一步的,所述擋板與底板垂直。擋板與底板相交的拐角處可以起到對維修板一端的限位作用。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設備維修的支架具有以下優勢: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設備維修的支架,待維修的板一端卡在底板和擋板相交的拐角處,另一端搭在支撐板上,通過支撐板和定位板的位置關系來調整角度,使得待維修的板避免了在維修時來回翻轉,增加了維修人員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用于設備維修的支架的主視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圖1的右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底板;2-支撐板;3-定位板;4-卡槽;5-凸出;6-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 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通過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一種用于設備維修的支架,包括底板1、支撐板2和定位板3,
所述底板1上固定有擋板6;
所述支撐板2設于所述底板1上,所述支撐板2以支撐板2底端為軸與所述底板1轉動連接;
所述定位板3設于所述底板1上,所述定位板3以定位板3底端為軸與所述底板1轉動連接,所述定位板3位于支撐板2遠離擋板6的一側,所述 定位板3可與所述支撐板2不同位置卡接;
所述擋板6底端、支撐板2底端、定位板3底端與底板1的連接處相互平行。
上述支撐板2下端與底板1鉸接。
上述定位板3下端與底板1鉸接。
上述支撐板2遠離擋板6的一面從上到下設有若干并排的卡槽4。
上述定位板3上端設有凸出5,所述凸出5與所述卡槽4相配合。
上述擋板6與底板1垂直。
如圖1~3所示,將待維修的板,一端卡在底板1和擋板6相交的拐角處,一端搭在支撐板2上,定位板3的凸出5與支撐板2的卡槽4卡接。根據維修板的位置的需要,調整凸出5和卡槽4的位置關系,滿足了維修的需要。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