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制造輔助工具的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輪罩周轉架。
背景技術:
汽車擋泥輪罩體積比較大、易變形,尤其是周轉過程中因周轉架的不合理設計容易造成變形,變形后的輪罩安裝孔錯位不便與車身鈑金裝配,即使強行組裝后與鈑金也不貼合,會有很大側邊縫隙,嚴重影響整車外觀。因此,周轉架的設計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汽車輪罩周轉架,目的是避免輪罩在周轉過程中產生變形。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汽車輪罩周轉架,包括用于放置輪罩的料架本體、可旋轉的設置于料架本體上且用于放置輪罩的翻轉托架以及設置于翻轉托架和料架本體上且用于對輪罩進行定位的定位裝置。
所述定位裝置包括定位架和設置于定位架上且用于插入輪罩上的安裝孔中的定位桿。
所述定位架為U型結構,定位架的開口兩端與所述料架本體和所述翻轉托架連接,所述定位桿設置于定位架的封閉端。
所述定位架的封閉端設有用于與輪罩的頂部接觸的上緩沖塊。
所述料架本體和所述翻轉托架上設有用于與輪罩的底部接觸且位于所述上緩沖塊下方的下緩沖塊。
所述料架本體上設有沿水平方向伸出至所述翻轉托架下方且用于使翻轉托架保持水平狀態的擋塊。
所述料架本體上設有用于對呈傾斜狀態的翻轉托架提供支撐力的氣彈簧,氣彈簧的一端與料架本體轉動連接,另一端與翻轉托架轉動連接。
所述料架本體上插設有用于對呈傾斜狀態的翻轉托架提供限位的插銷。
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輪罩周轉架,通過設置定位裝置可以確保輪罩位置準確,避免輪罩在周轉過程中出現移動而產生碰撞導致變形,確保產品質量,而且通過設置可在水平與傾斜狀態之間進行切換的翻轉托架,保證取放料時能有合理的操作空間,降低勞動強度,增加工作效率,更符合人機工程。
附圖說明
本說明書包括以下附圖,所示內容分別是:
圖1是本實用新型汽車輪罩周轉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處放大圖;
圖3是周轉架在翻轉托架處于傾斜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側視圖;
圖中標記為:
1、定位架;2、定位桿;3、上緩沖塊;4、下緩沖塊;5、翻轉托架;6、橫底架;7、側擋架;8、氣彈簧;9、擋塊;10、插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目的是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實施。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輪罩周轉架,包括用于放 置輪罩的料架本體、可旋轉的設置于料架本體上且用于放置輪罩的翻轉托架5以及設置于翻轉托架5和料架本體上且用于對輪罩進行定位的定位裝置。
具體地說,如圖1所示,料架本體包括橫底架6和豎直設置于橫底架6上的兩個側擋架7,兩個側擋架7為相平行設置且分別與橫底架6的一端固定連接,翻轉托架5位于兩個側擋架7之間且可上下旋轉,翻轉托架5的兩端通過銷軸與兩側的側擋架7轉動連接,翻轉托架5的旋轉中心線處于水平面內且與翻轉托架5的長度方向相平行。
如圖1所示,翻轉托架5、橫底架6和側擋架7均為由多根方管焊接構成的矩形框結構,橫底架6和翻轉托架5上均設置有多個定位裝置,從而在橫底架6和翻轉托架5上均可以放置多個輪罩,使周轉架形成兩層放料空間,一次可以周轉數量較多的輪罩,可以降低料架投入成本。
如圖1所示,定位裝置包括定位架1和設置于定位架1上且用于插入輪罩上的安裝孔中的定位桿2。作為優選的,定位架1為U型結構,具有一個開口端和一個封閉端,定位桿2是在定位架1的封閉端的中間位置處與其焊接連接。定位桿2為圓桿,定位桿2的長度小于定位架1的長度。定位桿2的軸線與翻轉托架5的軸線相垂直,在翻轉托架5呈水平狀態時,所有定位桿2的軸線均處于豎直面內。
如圖1所示,對于設置于料架本體上的定位裝置,定位架1的開口兩端與橫底架6的方管焊接連接,定位架1和定位桿2均為豎直設置。而且,作為優選的,定位裝置在橫底架6上設置多排,各排并設置多個定位裝置,相鄰兩排的定位裝置為錯開布置,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空間,容納數量更多的輪罩。
如圖1所示,對于設置于翻轉托架5上的定位裝置,定位架1的開口兩端與翻轉托架5的方管焊接連接,定位架1和定位桿2均為豎直設置。而且,作 為優選的,定位裝置在翻轉托架5上也設置多排,各排并設置多個定位裝置,相鄰兩排的定位裝置為錯開布置,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空間,容納數量更多的輪罩。
如圖1所示,作為優選的,定位架1的封閉端的頂面上設有用于與輪罩的頂部接觸的上緩沖塊3,在定位桿2插入輪罩上的安裝孔后,輪罩由定位架1提供支撐,而設置采用橡膠材質制成的上緩沖塊3與輪罩接觸,以避免對輪罩造成劃傷。
如圖1所示,作為優選的,橫底架6的頂面上設有用于與輪罩的底部接觸且位于上緩沖塊3下方的下緩沖塊4,橫底架6通過設置采用橡膠材質制成的下緩沖塊4與輪罩接觸,使下層輪罩保持穩定的同時也以避免對輪罩造成劃傷。同樣的,在翻轉托架5的頂面上也設有用于與輪罩的底部接觸且位于上緩沖塊3下方的下緩沖塊4,通過在翻轉托架5上設置采用橡膠材質制成的下緩沖塊4與輪罩接觸,使上層輪罩保持穩定的同時也以避免對輪罩造成劃傷。
如圖1、圖3和圖4所示,料架本體的側擋架7上設有沿水平方向伸出至翻轉托架5下方且用于使翻轉托架5保持水平狀態的擋塊9,各側擋架7上均設置一個擋塊9,兩個擋塊9位于橫底架6的上方且處于同一水平高度。當橫底架6上放滿輪罩后,向下轉動翻轉托架5直至翻轉托架5的端部與兩個擋塊9接觸后,翻轉托架5旋轉到位,此時翻轉托架5呈水平狀態,然后就可以在翻轉托架5上擺放輪罩。
如圖1至圖4所示,作為優選的,料架本體上設有用于對呈傾斜狀態的翻轉托架5提供支撐力的氣彈簧8,氣彈簧8的一端與側擋架7轉動連接,另一端與翻轉托架5轉動連接。氣彈簧8并設置兩個,兩個氣彈簧8分別在翻轉托架5長度方向上的一端與翻轉托架5連接,提高支撐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如圖3和圖4所示,作為優選的,側擋架7上插設有用于對呈傾斜狀態的翻轉托架5提供限位的插銷10,該插銷10的軸線與翻轉托架5的旋轉中心線相平行,側擋架7的一根方管上設有讓插銷10穿過的通孔,該通孔與橫底架6之間的垂直距離大于擋塊9與橫底架6之間的垂直距離。在向上轉動翻轉托架5后,將插銷10插入側擋架7上的通孔并伸出至翻轉托架5的下方,然后由插銷10與氣彈簧8共同托住翻轉托架5,進一步提高支撐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