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ATM機中用于使面板的鎖緊結構解鎖的解鎖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的ATM機的面板的安裝結構主要采用以下三種方式:1、面板直接固定安裝在ATM機上,由于面板直接固定安裝,因此,當面板出現故障,需要維護時,非常困難,拆裝不便,容易損壞面板;2、在機架上安裝導軌,在面板上設置與導軌相配合的導槽,從而通過推拉的方式將面板安裝于ATM機上,通過推拉面板,對面板進行維護,這種連接結構增加了設備的成本,且安裝難度高;3、面板采用翻轉結構安裝于ATM機上,可通過掀開面板,對其進行維護,這種翻轉結構安裝方便,便于維護。因此,目前的ATM機面板的安裝常采用第三種安裝結構。
然而,目前的翻轉面板的鎖緊結構是通過驅動機構驅動齒輪運轉,以控制鎖緊銷水平移動,在面板鎖緊狀態下,由于外部震動或其他因素,容易造成齒輪轉動,從而可能使鎖緊銷脫離銷孔,造成面板處于未鎖緊狀態,而造成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可保證面板的鎖緊結構鎖緊牢靠、安全性能高的解鎖結構。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解鎖結構,包括通過拉繩與鎖緊結構的第一齒輪連接的第二齒輪,第二齒輪與第一齒輪上分別固連有輪轂,拉繩兩端分別套在第一齒輪的輪轂上和第二齒輪的輪轂上,所述第二齒輪下方設置有與之相嚙合的齒條,齒條與四連桿機構鉸接,四連桿機構還與鎖連接,所述四連桿機構包括依次頭尾鉸接的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以及第四連桿,所述齒條與第二連桿鉸接,鎖的旋轉軔與第四連桿接觸。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解鎖結構,通過設置解鎖結構,以加強鎖緊結構的安全性,在面板鎖緊過程中,驅動機構驅動第一齒輪轉動,第一齒輪帶動第二齒輪轉動,第二齒輪帶動齒條朝向面板方向移動,從而帶動第二連桿朝向面板方向擺動,當面板被鎖緊時,四連桿機構處于自鎖狀態,避免面板處于未鎖緊狀態,此時,如若無鑰匙,則鎖無法開啟,第一齒輪無法轉動,面板無法開啟;當需要上掀面板時,通過將與鎖相配的鑰匙插入鎖中,開啟鎖,從而鎖的旋轉軔推動第四連桿朝背離面板的方向擺動,從而四連桿機構的自鎖狀態解除,同時,第二連桿帶動齒條沿背離面板方向移動,齒條帶動第二齒輪反向轉動,從而第二齒輪帶動第一齒輪反向轉動,以實現面板的解鎖,該種解鎖結構的結構簡單,且安全性能高,可有效防止面板關閉后未鎖緊問題,同時,解鎖結構鎖緊面板后還具有自鎖功能,只有特定鑰匙才可以解鎖,有效防止其他非專業操作者誤操作解鎖面板,便于銀行管理,靈活性更強,制造成本低,可使鎖緊結構牢靠的鎖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與鎖緊結構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解鎖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通過拉繩1與鎖緊結構2的第一齒輪3連接的第二齒輪4,第二齒輪4與第一齒輪3上分別固連有輪轂,拉繩1兩端分別套在第一齒輪3的輪轂上和第二齒輪4的輪轂上,所述第二齒輪4下方設置有與之相嚙合的齒條5,齒條5與四連桿機構鉸接,四連桿機構還與鎖6連接,所述四連桿機構包括依次頭尾鉸接的第一連桿7、第二連桿8、第三連桿9以及第四連桿10,所述齒條5與第二連桿8鉸接,鎖6的旋轉軔與第四連桿10接觸。為進一步保證面板11鎖緊的安全性和穩固性,通過設置解鎖結構,以加強鎖緊結構2的安全性,在面板11需要鎖緊時,第一齒輪3轉動,帶動螺桿12前移并旋入螺紋孔內,同時,第一齒輪3轉動帶動第二齒輪4轉動,第二齒輪4帶動齒條5朝向面板11方向移動,從而帶動第二連桿8朝向面板11方向擺動,當面板11被鎖緊時,四連桿機構處于自鎖狀態,有效避免面板處于未鎖緊狀態,安全性能高,此時,如若無鑰匙,則鎖6無法開啟,第一齒輪3無法轉動;當需要上掀面板11時,通過將與鎖6相配的鑰匙插入鎖中,開啟鎖6,從而鎖6的旋轉軔推動第四連桿10朝背離面板11的方向擺動,從而四連桿機構的自鎖狀態解除,同時,第二連桿8帶動齒條5沿背離面板11方向移動,齒條5帶動第二齒輪4反向轉動,從而第二齒輪4帶動第一齒輪3反向轉動,以實現面板11的解鎖,使螺桿12可從螺紋孔中完全脫離,該種解鎖結構的結構簡單,且安全性能高,制造成本低。
所述第一齒輪3與第二齒輪4之間設置有滑輪13,拉繩1繃緊在滑輪13上,從而可使解鎖結構開啟或自鎖過程中更加省力。
所述第二齒輪4與齒條5之間還設置有小齒輪14,第二齒輪4與小齒輪14嚙合,小齒輪14與齒條5嚙合,從而可以將拉繩1的運行行程增大,有效保證解鎖后螺桿12可完全退出螺紋孔。
所述鎖6的旋轉軔上固連有連接桿15,連接桿15自由端連接有凸軸,凸軸的軌跡邊緣與第四連桿10接觸,在解鎖時,可驅動第四連桿10擺動解鎖。
所述解鎖結構外部設置有殼體16,從而可形成一個模塊,便于拆裝,且節省空間。
所述拉繩1為鋼絲或尼龍繩。
以上所述的解鎖結構,在其與其他無驅動機構的鎖緊結構或其他需要自鎖的結構連接時,可在解鎖結構的第二齒輪上連接驅動電機或發條,以驅動第二齒輪轉動,從而實現自鎖,而在特定鑰匙的開啟下,實現解鎖結構的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