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防崩齒棘輪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體,其包括一頭部,該頭部具有一第一容置槽與一第二容置槽,該第一容置槽與該第二容置槽互相連通,該第一容置槽沿著一第一虛擬軸線延伸,該第二容置槽具有一第一抵頂面;
一棘輪,其可旋轉(zhuǎn)且可移動地容置于該第一容置槽并沿著一第二虛擬軸線延伸,該棘輪包括數(shù)個第一棘齒;
一棘齒塊,其可移動地容置于該第二容置槽并包括數(shù)個第二棘齒與一第一抵靠面,該數(shù)個第二棘齒選擇性地嚙合該棘輪的數(shù)個第一棘齒,該第一抵靠面能夠抵靠該第二容置槽的第一抵頂面;
該防崩齒棘輪扳手能夠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變換,當該防崩齒棘輪扳手位于該第一位置,該第一虛擬軸線與該第二虛擬軸線共線,該第一抵靠面抵靠該第一抵頂面,該棘齒塊的數(shù)個第二棘齒嚙合該棘輪的數(shù)個第一棘齒,當該防崩齒棘輪扳手承受力矩而位于該第二位置,該棘齒塊沿著該第一抵頂面移動至該第二容置槽鄰近該第一抵頂面的一側(cè),該棘輪受該棘齒塊推頂而使得該第二虛擬軸線平行該第一虛擬軸線,該棘齒塊被限制于該棘輪與該第一抵頂面之間。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防崩齒棘輪扳手,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抵靠面與該第二容置槽的第一抵頂面之間形成一朝向該棘輪逐漸展開的第一間隙,該棘輪與該本體的硬度大于該棘齒塊的硬度,該防崩齒棘輪扳手能夠在該第一位置、該第二位置與一第三位置變換,當該防崩齒棘輪扳手位于該第一位置或該第二位置,該第一抵靠面與該第一抵頂面之間形成該第一間隙,當該防崩齒棘輪扳手位于該第三位置,該棘齒塊受到該棘輪與該第一抵頂面的壓迫而彈性變形,使得該第一抵靠面貼合該第一抵頂面而消除該第一間隙。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防崩齒棘輪扳手,其特征在于:該本體包括一握柄,該握柄與該頭部互相連接,且該握柄沿著一第一虛擬直線延伸,該第一抵頂面以一第一圓心呈弧狀延伸,該第一虛擬直線通過該第一圓心,該第一抵靠面以一第二圓心呈弧狀延伸,該第一抵靠面與該第二圓心分別位于該第一虛擬直線相反兩側(cè),使得該防崩齒棘輪扳手位于該第一位置時,該第一抵靠面沿該棘齒塊的一厚度方向以線接觸方式抵頂該第一抵頂面。
4.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防崩齒棘輪扳手,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抵靠面至該第二圓心的半徑大于該第一抵頂面至該第一圓心的半徑。
5.如權(quán)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防崩齒棘輪扳手,其特征在于:該第二容置槽具有一第二抵頂面,該第一抵頂面與該第二抵頂面分別位于該第二容置槽相反兩側(cè),該棘齒塊包括一第二抵靠面,該數(shù)個第二棘齒位于該第一抵靠面與該第二抵靠面之間,該第二抵靠面能夠抵頂該第二容置槽的第二抵頂面,該第二抵靠面與該第二容置槽的第二抵頂面之間能夠形成朝向該棘輪逐漸展開的第二間隙,該棘齒塊能夠抵靠該第二容置槽的第一抵頂面或第二抵頂面,使得該本體順時針或逆時針擺動而驅(qū)動該棘輪轉(zhuǎn)動。
6.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防崩齒棘輪扳手,其特征在于:該頭部包括一第三容置槽,該第三容置槽連通該第二容置槽,且該第二容置槽位于該第一容置槽與該第三容置槽之間,一換向組包括一擺動鈕、一第一彈性體與一頂掣件,該擺動鈕可擺動地容置于該第三容置槽并包括一容槽,該第一彈性體與該頂掣件容置于該容槽,該頂掣件彈性地抵頂該棘齒塊遠離該棘輪的一端。
7.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防崩齒棘輪扳手,其特征在于:該棘齒塊包括一導引凹槽,該導引凹槽設(shè)置于該棘齒塊鄰近該第三容置槽的一端并位于該第一抵靠面與該第二抵靠面之間,該導引凹槽包括一第一凹部與一第二凹部,該第一凹部位于該導引凹槽鄰近該第一抵靠面的一端,該第二凹部位于該導引凹槽鄰近該第二抵靠面的一端,該頂掣件選擇性地抵頂該導引凹槽的第一凹部或第二凹部而驅(qū)使該棘齒塊抵靠該第二容置槽的第一抵頂面或第二抵頂面。
8.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防崩齒棘輪扳手,其特征在于:該擺動鈕凸伸出一定位凸部,該定位凸部隨著該擺動鈕相對于該第三容置槽擺動而抵靠該第二容置槽鄰近于該第三容置槽的相反兩側(cè)以限制該擺動鈕的擺動角度。
9.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防崩齒棘輪扳手,其特征在于:該擺動鈕包括二抵頂平面,該抵頂平面設(shè)置于該擺動鈕遠離該第二容置槽的一端,且該二抵頂平面互相垂直,該頭部包括一容置槽,該容置槽設(shè)置于該第三容置槽遠離該第二容置槽的一端并連通該第三容置槽,該換向組包括一第二彈性體與一頂件,該第二彈性體與該頂件容置于該容置槽,該頂件彈性地抵頂該二抵頂平面其中之一。
10.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防崩齒棘輪扳手,其特征在于:該導引凹槽包括一第一擋緣、一第二擋緣與一隆起部,該第一凹部與該第二凹部位于該第一擋緣與該第二擋緣之間,該隆起部設(shè)置于該第一凹部與該第二凹部之間,該第一擋緣、該第二擋緣與該隆起部分別朝向該換向組方向延伸,該頂掣件受到該第一擋緣與該第二擋緣的限制而無法脫離該第一凹部或該第二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