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器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安保機器人。
背景技術:
目前,樓宇或者工廠的安全保障主要依賴保安人員的巡邏和安裝的固定監控設備,訪客記錄和客戶接待等級主要依賴人工等級,雖然這些方式能夠滿足企業的一些要求,但是都需要企業投入較多的人工成本,而且存在效率不高的問題。例如,為了保障業主或廠區的安全,有些主要區域需要全天候有保安人員執勤,那么這些區域每天至少需要安排3至5名保安人員進行輪班,這大大正價了安全保障的人力成本。另外,從人事角度考慮,遇到天氣惡劣的情況,保安人員將很難進行正常的值班巡視工作,這都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除此之外,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人們利用先進的技術讓生活過的更美好,隨著人工智能化的快速發展,智能化設備運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日常中,有很多公共場所的公共安全也成了一個問題,沒有不間斷的值班巡邏人員來保證場所的安全。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人工安保巡邏所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安保機器人,通過機器人進行巡邏安保并做好實時的全景拍攝紀錄和外部聲音的收集。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安保機器人,包括機身、設置在機身頂部的機頭以及承載機身的行走底座,所述機頭為一通過頸環連接在機身頂部的可自由旋轉的球形體,機頭上設置有對應多個方位的攝像裝置;所述機身兩側均分別設置有可前后擺動的第一關節臂,所述第一關節臂的自由端設置有連接臂,連接臂一端與第一關節臂固定連接,連接臂的另一端鉸接有第二關節臂,所述第二關節臂末端固設有用于安裝動作裝備的第三關節臂;機身上設置有聲音傳輸裝置,機身內藏設有驅動機器人運動的伺服動力系統以及遠程操控伺服動力系統和聲音傳輸裝置的無線遠程接收控制系統。
優選的,所述行走底座包括承載并固定機身的底板以及設置在底板底側的四個行走輪。
優選的,所述聲音傳輸裝置包括由無線遠程接收控制系統操控的處理器以及與處理器相連通的揚聲器和麥克風。
優選的,所述機頭上朝向前、后、左、右、上五個方位均設置有攝像裝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安保機器人,主要用于一些場所的巡邏安保并做好實時的全景拍攝紀錄和外部聲音的收集,方便管理員觀察多地區的環境實況,并在有意外事情發生時做出相應的處理辦法,語音警告或者圍堵制止,以保證所在區域內環境井然有序。
第二,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安保機器人,機頭上設置了可多個方位觀測的攝像裝置,且機頭可旋轉,實現了全方位的攝像觀測,便于給管理員提供全面的實時環境狀況,以在有意外事情發生時做出及時的相應的處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安保機器人的結構示意圖A;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安保機器人的結構示意圖B;
附圖標記:1、機身,2、機頭,201、頸環,202、攝像裝置,3、第一關節臂,4、連接臂,5、第二關節臂,6、第三關節臂,7、行走底座,701、底板,702、行走輪,8、揚聲器,9、麥克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安保機器人,包括機身1、設置在機身1頂部的機頭2以及承載機身1的行走底座7,所述機頭2為一通過頸環201連接在機身1頂部的可自由旋轉的球形體,機頭2上設置有對應多個方位的攝像裝置202;所述機身1兩側均分別設置有可前后擺動的第一關節臂3,所述第一關節臂3的自由端設置有連接臂4,連接臂4一端與第一關節臂3固定連接,連接臂4的另一端鉸接有第二關節臂5,所述第二關節臂5末端固設有用于安裝動作裝備的第三關節臂6,動作裝備是多種多樣的,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使用安裝合適的裝備工具,如用于清潔底面的掃帚、拖把,或者用于修理機械的扳手、夾鉗;機身1上設置有聲音傳輸裝置,機身1內藏設有驅動機器人運動的伺服動力系統以及遠程操控伺服動力系統和聲音傳輸裝置的無線遠程接收控制系統。
以上為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實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礎上作進一步的改進、優化或限定。
進一步的,所述行走底座7包括承載并固定機身1的底板701以及設置在底板701底側的四個行走輪702,行走輪702為帶輪轂電機行走輪,電機與伺服動力系統電聯接,并可通過遠程實時操控行走輪702進行動作。
進一步的,所述聲音傳輸裝置包括由無線遠程接收控制系統操控的處理器以及與處理器相連通的揚聲器8和麥克風9,揚聲器8可將遠程操控的管理人員的聲音信號通過無線信號實時輸出,可方便管理人員與外部環境進行實時對話,另外,麥克風9可將外部環境的聲音信號通過無線信號傳輸給管理人員,以便管理人員對外部環境的實時狀況進行準確判斷。
進一步的,所述機頭2上朝向前、后、左、右、上五個方位均設置有攝像裝置202,且機頭可旋轉,實現了全方位的攝像觀測,便于給管理員提供全面的實時環境狀況,以在有意外事情發生時做出及時的相應的處理。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描述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所述技術內容作出的些許更動或修飾均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