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鎖具結構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能夠實現雙人雙鎖智能化管理的柜門鎖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智能保險箱柜普遍采用電子控制加機械鎖具結合的方式來實現雙人雙鎖管理,因現有的智能保險箱柜電子控制的鎖抗破壞能力較差,保險箱柜在正常工作狀態下,必須用到機械鎖保護電子控制鎖。當出現電子故障時,則用一套應急機械鎖加正常啟用機械鎖來實現應急開啟,不僅操作繁瑣,也加大了對機械鎖鑰匙的管理難度,存在著安全漏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現有雙人雙鎖管理的柜門鎖存在的技術缺陷,進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科學簡捷、操作起來安全可靠的柜門鎖機構,該柜門鎖機構在正常開啟時只用電子鎖控制,只有在應急開啟時才啟用兩套機械鎖具,真正實現了雙人雙鎖的智能化管理,堵住了管理漏洞。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柜門鎖機構,安裝于柜門19上,其包括一套電子鎖控制機構和兩套機械應急鎖機構,所述柜門19外側具有門開閉手扭27和第一應急鎖孔、第二應急鎖孔;特殊之處在于,所述柜門19內側設有:
向所述電子鎖控制機構提供動力的電驅動組件;
由所述電驅動組件輸出連接的鎖具開啟機構;
由所述門開閉手扭27驅動控制的滑動組件;以及
與所述滑動組件連接并與其聯動以實現門開閉的門栓組件;
其中,所述電驅動組件和鎖具開啟機構通過底板16安裝于所述柜門19上;與安裝在所述柜門19上的滑動組件和門栓組件聯動配合,以實現柜門鎖功能。
所述電驅動組件包括電機17、電機驅動撥盤18;所述電機17安裝于底板16上,所述電機17輸出軸連接并帶動所述電機驅動撥盤18旋轉,所述電機驅動撥盤18外側設有撥爪18-1,所述撥爪18-1連接至所述鎖具開啟機構;
所述鎖具開啟機構包括主驅動板1、從動板12、比例杠桿4和機械鎖11;所述主驅動板1和從動板12按預定的位置滑動安裝在所述底板16上,并且能夠沿安裝部上下往復滑動預定的行程,所述比例杠桿4活動連接于所述主驅動板1和從動板12之間,并且能夠在所述主驅動板1動作時,間接帶動從動板12作上下運動;所述機械鎖11安裝于所述從動板12的下部、且具有與所述從動板12連接的鎖扣軸11-1;
所述主驅動板1具有與所述底板1的滑動連接端,與所述電機驅動撥盤18的連接端,以及與所述比例杠桿4的掛接端;
所述主驅動板1上開設有滑動安裝于所述底板16上的第一縱向滑槽1-2和第二縱向滑槽1-3,所述底板16上設有兩個用于掛接兩滑槽的主驅動板滑槽鉚軸2#;所述主驅動板1的一側開設有用于連接所述電機驅動撥盤18的撥爪孔1-4;所述主驅動板1的底部開設有第一杠桿滑槽1-1,所述比例杠桿4的上端活動安裝于所述第一杠桿滑槽1-1內;
所述從動板12具有與所述底板16的滑動連接端、與所述比例杠桿4的掛接端,以及與所述機械鎖11的鎖扣軸11-1相連的鎖具控制端;
所述從動板12開設有滑動安裝于所述底板16上的第三縱向滑槽12-2和第四縱向滑槽12-3,所述底板16上設有兩個用于掛接兩滑槽的從動板滑槽鉚軸5#;所述從動板12的上部開設有用于連接所述比例杠桿4下端的第二杠桿滑槽12-1,所述從動板12的下部開設有鉤掛于所述機械鎖11的鎖扣軸11-1上的鎖扣槽口12-4;
所述滑動組件包括滑動安裝于所述柜門19上、并由所述門開閉手扭27驅動的滑板20,所述滑板20的一側具有鎖軸9#,所述鎖軸9#嵌插于所述機械鎖11的鎖扣中用以實現所述滑板20與所述機械鎖11的鎖定與脫離;所述滑板20上設有一縱向撥槽20-1,所述縱向撥槽20-1內鉤掛有手扭撥片21的撥片軸11#;通過撥片軸11#轉動帶動所述滑板20作橫向位移;
所述滑板20上開設有第一槽向條形槽20-4和第二橫向條形槽20-2,所述柜門19上設有兩個插設于兩槽向條形槽內的立柱軸12#,通過槽和軸之間的滑動配合以實現滑板20在所述柜門19上的橫向滑動;
所述門栓組件活動安裝于所述滑板20上并與之聯動,其包括用于與柜門19上框配合的上栓組件、與柜門19下框配合的下栓組件,以及與柜門19側框配合的側栓組件,所述上栓組件和下栓組件縱向連接于所述滑板20上,并能夠在所述滑板20橫向移動時實現二者的縱向位移,所述側栓組件連接于所述滑板20的一側,并能夠在所述滑板20橫向移動時隨之而移動;
所述上栓組件包括上栓頭24-1、上栓滑板24-3,以及連接于上栓滑板24-3與上栓頭24-1之間的上栓拉桿24-2;所述上栓滑板24-3上設有安裝于柜門19的立柱軸12#上的第一縱向槽孔24-4和第二縱向槽孔24-7,以及安裝于所述滑板20上的聯接軸10#上的第一斜槽24-6;所述柜門19上框開設有上栓孔19-8;所述上栓組件的上栓頭24-1與所述柜門19的上栓孔19-8對正配合;
所述下栓組件包括下栓頭22-1、下栓滑板22-3,以及連接于下栓滑板22-3與下栓頭22-1之間的下栓拉桿22-2;所述下栓滑板22-3上設有安裝于柜門19的立柱軸12#上的第三縱向槽孔22-7和第四縱向槽孔22-5,以及安裝于所述滑板20上的聯接軸10#上的第二斜槽22-6;所述柜門19下框開設有下栓孔19-2,所述下栓組件的下栓頭22-1與所述柜門19的下栓孔19-2對正配合;
所述側栓組件固定連接于所述滑板20向柜門19滑動的一側,沿其高度方向均布有三個栓頭,分別是第一側栓頭23-1、第二側栓頭23-2和第三側栓頭23-3;所述柜門19側框開設有三個栓頭孔,所述側栓組件的三個栓頭與所述柜門的三個栓頭孔對正配合;
本實用新型配備的兩套機械應急鎖機構包括安裝于所述滑板20上的第一應急鎖頭A和第二應急鎖頭B,以及分別由所述第一應急鎖頭A和第二應急鎖頭B驅動連接的橫向應急桿5和縱向應急桿6;所述橫向應急桿5和縱向應急桿6滑動安裝于所述底板16上,其一端由鎖頭驅動連接,另一端對應設有能夠實現互鎖的互鎖結構;所述縱向應急桿6上具有一個套接在機械鎖11鎖扣軸11-1上的軸孔6-4;
所述橫向應急桿5和縱向應急桿6的互鎖結構包括設在所述縱向應急桿6上的開槽,以及設在所述橫向應急桿5上的鉤板,當應急機械鎖機構處于鎖止狀態時,所述鉤板鉤掛于所述開槽上,實現二者互鎖;需要啟用應急機械鎖機構時,首先轉動第一應急鎖頭A,使橫向應急桿5發生橫向位移以解除對縱向應急桿6的鎖止,再通過轉動第二應急鎖頭B,使縱向應急桿6上移以使機械鎖11開鎖;
所述主驅動板1一側設有用于限制其上下運動行程的第一微動開關2和第二微動開關3;
所述縱向應急桿6的一側設有用于限制其上行距離的第三微動開關7。
本實用新型的柜門鎖機構,其結構設計科學合理、操作起來安全可靠,同時配備有電子鎖控制和兩套應急機械開啟機構,在正常開啟時只需要電子鎖控制,只有在應急開啟時,同時啟動兩套機械應急鎖,才能實現應急開啟,避免了現有雙人雙鎖管理存在的安全漏洞,真正實現了雙人雙鎖的智能化管理。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柜門鎖機構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圖1中的主驅動板結構示意圖;
圖3:圖1中的比例杠桿結構示意圖;
圖4:圖1中的橫向應急桿結構示意圖;
圖5:圖1中的縱向應急桿結構示意圖;
圖6:圖1中的機械鎖結構示意圖;
圖7:圖1中的底板結構示意圖;
圖8:圖1中的從動板結構示意圖;
圖9:本實用新型柜門鎖機構外部門體結構示意圖;
圖10:本實用新型完整機構示意圖;
圖11:本實用新型柜門鎖機構開鎖狀態局部剖視圖;
圖12:本實用新型柜門鎖機構關鎖狀態局部剖視圖;
圖13:完整機構前視圖;
圖14:滑板結構示意圖;
圖15:手扭座結構示意圖;
圖16:手扭結構示意圖;
圖17:上栓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18:下栓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19:側栓組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就附圖1-19對本實用新型柜門鎖機構及其加工工藝作以下詳細說明。
實施例1
柜門鎖機構,安裝于柜門19上,其包括一套電子鎖控制機構和兩套機械應急鎖機構,所述柜門19外側具有門開閉手扭27和第一應急鎖孔、第二應急鎖孔;所述柜門19內側設有:向所述電子鎖控制機構提供動力的電驅動組件;由所述電驅動組件輸出連接的鎖具開啟機構;由所述門開閉手扭27驅動控制的滑動組件;以及與所述滑動組件連接并與其聯動以實現門開閉的門栓組件;其中,所述電驅動組件和鎖具開啟機構通過底板16安裝于所述柜門19上;與安裝在所述柜門19上的滑動組件和門栓組件聯動配合,以實現柜門鎖功能。所述柜門19上預留有用于安裝門開閉手扭27的第一手扭安裝孔19-9和第二手扭安裝孔19-10,所述門開閉手扭27上的手扭軸27-1穿過手扭座28上的圓筒28-2后與手扭撥片21用固定螺絲固定。
所述電驅動組件包括電機17、電機驅動撥盤18;所述電機17安裝于底板16上,所述電機17輸出軸連接并帶動所述電機驅動撥盤18旋轉,所述電機驅動撥盤18外側設有撥爪18-1,所述撥爪18-1連接至所述鎖具開啟機構;所述鎖具開啟機構包括主驅動板1、從動板12、比例杠桿4和機械鎖11,所述機械鎖11包括相互嚙合以實現鎖具鎖止的上鎖扣25和下鎖扣26;以及驅動所述上鎖扣25以實現鎖具開啟或閉合的鎖扣軸11-1;所述比例杠桿4具有上鉚軸4-1和下鉚軸4-2;所述主驅動板1和從動板12按預定的位置滑動安裝在所述底板16上,并且能夠沿安裝部上下往復滑動預定的行程,所述比例杠桿4活動連接于所述主驅動板1和從動板12之間,并且能夠在所述主驅動板1動作時,間接帶動從動板12作上下運動;所述機械鎖11安裝于所述從動板12的下部、且具有與所述從動板12連接的鎖扣軸11-1;所述主驅動板1具有與所述底板1的滑動連接端,與所述電機驅動撥盤18的連接端,以及與所述比例杠桿4的掛接端;所述主驅動板1上開設有滑動安裝于所述底板16上的第一縱向滑槽1-2和第二縱向滑槽1-3,所述底板16上設有兩個用于掛接兩滑槽的主驅動板滑槽鉚軸2#;所述主驅動板1的一側開設有用于連接所述電機驅動撥盤18的撥爪孔1-4;所述主驅動板1的底部開設有第一杠桿滑槽1-1,所述比例杠桿4的上端活動安裝于所述第一杠桿滑槽1-1內;所述從動板12具有與所述底板16的滑動連接端、與所述比例杠桿4的掛接端,以及與所述機械鎖11的鎖扣軸1-1相連的鎖具控制端;所述從動板12開設有滑動安裝于所述底板16上的第三縱向滑槽12-2和第四縱向滑槽12-3,所述底板16上設有兩個用于掛接兩滑槽的從動板滑槽鉚軸5#;所述從動板12的上部開設有用于連接所述比例杠桿4下端的第二杠桿滑槽12-1,所述從動板12的下部開設有鉤掛于所述機械鎖11的鎖扣軸11-1上的鎖扣槽口12-4;所述滑動組件包括滑動安裝于所述柜門19上、并由所述門開閉手扭27驅動的滑板20,所述滑板20的一側具有鎖軸9#,所述鎖軸9#嵌插于所述機械鎖11的鎖扣中用以實現所述滑板20與所述機械鎖11的鎖定與脫離;所述滑板20上設有一縱向撥槽20-1,所述縱向撥槽20-1內鉤掛有手扭撥片21的撥片軸11#;通過撥片軸11#轉動帶動所述滑板20作橫向位移;所述滑板20上開設有第一槽向條形槽20-4和第二橫向條形槽20-2,所述柜門19上設有兩個插設于兩槽向條形槽內的立柱軸12#,通過槽和軸之間的滑動配合以實現滑板20在所述柜門19上的橫向滑動;所述門栓組件活動安裝于所述滑板20上并與之聯動,其包括用于與柜門19上框配合的上栓組件、與柜門19下框配合的下栓組件,以及與柜門19側框配合的側栓組件,所述上栓組件和下栓組件縱向連接于所述滑板20上,并能夠在所述滑板20橫向移動時實現二者的縱向位移,所述側栓組件連接于所述滑板20的一側,并能夠在所述滑板20橫向移動時隨之而移動;所述上栓組件包括上栓頭24-1、上栓滑板24-3,以及連接于上栓滑板24-3與上栓頭24-1之間的上栓拉桿24-2;所述上栓滑板24-3上設有安裝于柜門19的立柱軸12#上的第一縱向槽孔24-4和第二縱向槽孔24-7,以及安裝于所述滑板20上的聯接軸10#上的第一斜槽24-6;所述柜門19上框開設有上栓孔19-8;所述上栓組件的上栓頭24-1與所述柜門19的上栓孔19-8對正配合;所述下栓組件包括下栓頭22-1、下栓滑板22-3,以及連接于下栓滑板22-3與下栓頭22-1之間的下栓拉桿22-2;所述下栓滑板22-3上設有安裝于柜門19的立柱軸12#上的第三縱向槽孔22-7和第四縱向槽孔22-5,以及安裝于所述滑板20上的聯接軸10#上的第二斜槽22-6;所述柜門19下框開設有下栓孔19-2,所述下栓組件的下栓頭22-1與所述柜門19的下栓孔19-2對正配合;所述側栓組件固定連接于所述滑板20向柜門19滑動的一側,其包括一連接板和一栓板,所述連接板設有第一連接方孔23-7和第二連接方孔23-5,所述滑板20一側設有用于與兩方孔固定連接的第三連接方孔20-5和第四連接方孔20-3;所述栓板上分別通過第一螺釘23-8、第二螺釘23-6和第三螺釘23-4安裝有三個栓頭,分別是第一側栓頭23-1、第二側栓頭23-2和第三側栓頭23-3;所述柜門19側框開設有三個栓頭孔,分別是第一栓頭孔19-7、第二栓頭孔19-5和第三栓頭孔19-3,所述側栓組件的三個栓頭與所述柜門的三個栓頭孔對正配合。
所述柜門19上預留有第一鎖頭孔19-和第二鎖頭孔19-1;本實用新型配備的兩套機械應急鎖機構包括通過第一鎖緊螺母13和第二鎖緊螺母8安裝于所述滑板20和柜門19上的第一應急鎖頭A和第二應急鎖頭B,以及分別由所述第一應急鎖頭A和第二應急鎖頭B驅動連接的橫向應急桿5和縱向應急桿6;所述橫向應急桿5具有安裝于所述滑板20上的第一安裝槽5-2和第二安裝槽5-3以及用于與所述第一鎖頭撥片15相連接的第一鎖頭撥片槽5-1;所述縱向應急桿6具有安裝于所述滑板20上的第三安裝槽6-3和第四安裝槽6-4以及用于與所述第二鎖頭撥片10相連接的第二鎖頭撥片槽6-1;所述橫向應急桿5和縱向應急桿6滑動安裝于所述底板16上,其一端由鎖頭驅動連接,另一端對應設有能夠實現互鎖的互鎖結構;所述縱向應急桿6上具有一個套接在機械鎖11鎖扣軸11-1上的軸孔6-4;所述橫向應急桿5和縱向應急桿6的互鎖結構包括設在所述縱向應急桿6上的開槽,以及設在所述橫向應急桿5上的鉤板,當應急機械鎖機構處于鎖止狀態時,所述鉤板鉤掛于所述開槽上,實現二者互鎖;需要啟用應急機械鎖機構時,首先轉動第一應急鎖頭A,使橫向應急桿5發生橫向位移以解除對縱向應急桿6的鎖止,再通過轉動第二應急鎖頭B,使縱向應急桿6上移以使機械鎖11開鎖;
所述主驅動板1一側設有用于限制其上下運動行程的第一微動開關2和第二微動開關3;所述縱向應急桿6的一側設有用于限制其上行距離的第三微動開關7。
本實用新型的柜門鎖機構,其工作原理及操作過程如下:
1、機構開啟
接到開鎖指令時,電機工作,電機驅動撥盤18轉動同時帶動主驅動板1下行,主驅動板1下行過程中對比例杠桿4施加力矩,使得比例杠桿4沿主驅動板1下部的第一杠桿滑槽1-1向左側移動(參考圖1),滑動的比例杠桿4帶動下部的從動桿12上移,從動桿12下部的鎖扣槽口12-4在從動板 12上移過程中拉動機械鎖11的鎖扣軸11-1,從而使得機械鎖11的上鎖扣25和下鎖扣26脫離嚙合,上下鎖扣脫離后,滑板20上的鎖軸9#從鎖扣中脫離釋放,此時可從外部操作門開閉手扭27,轉動門開閉手扭27的同時,與手扭軸27-1相連的手扭撥片21也隨之轉動,推動滑板20向左滑移,與此同時,滑板20上的上栓組件下移,下栓組件上移,側栓組件隨滑板左移,上栓頭、下栓頭和側栓頭均收回柜門19內,機構開啟。
2、機構關閉
關鎖時,電機組件帶動主驅動板1上行,上行的主驅動板1帶動其下部的比例杠桿4向右移動(參考圖1),右移的比例杠桿4帶動從動桿12向下移動,從動桿12下部的鎖扣槽口12-4回位,此時順時針轉動門開閉手扭27,手扭撥片21順時針轉動,推動滑板20向右移動,滑板20回移過程中,其鎖軸9#推動下鎖扣26與上鎖扣25嚙合鎖定,滑道20右滑同時帶動上栓組件上移、下栓組件下移和側栓組件右移,使得各組件的栓頭伸入柜門19的栓頭孔內,完成機構鎖閉。
3、應急開啟
應急開啟時,從柜門19外部插入并轉動第一應急鎖頭A的鑰匙,扭動鑰匙時橫向應急桿5向右側滑移(以柜門外側為基礎),使得橫向應急桿5與縱向應急桿6之間的互鎖結構打開,此時再插入并轉動第二應急鎖頭B的鑰匙,扭動鑰匙同時縱向應急桿6向上移動,縱向應急桿6上的軸孔6-4拉動機械鎖11的鎖扣軸11-1,打開機械鎖,此時上鎖扣25與下鎖扣26脫離,釋放滑板20上的鎖軸9#,轉動門開閉手扭27,與手扭軸27-1相連接的手扭撥片21也隨之轉動,推動滑板20移動,與滑板20相連接的上栓組件下移,下栓組件上移,各組件上的栓頭收回,側栓組件隨著滑板一起移動,側栓頭收回,完成機構應急開啟。
4、應急關閉
應急關閉柜門機構時,插入并轉動第二應急鎖頭B的鑰匙,鑰匙轉動時,第二鎖頭撥片10拉動縱向應急桿6下移,關閉機械鎖11,然后再插入并轉動第一應急鎖頭A的鑰匙,鑰匙轉動時使橫向應急桿5向左移動(以柜門外側為基礎),抵住縱向應急桿6,使之與橫向應急桿6之間呈互鎖狀態,此時縱向應急桿6上的軸孔6-4與機械鎖11的鎖扣軸11-1脫離,轉動門開閉手扭27,手扭撥片21轉動帶動滑板20回移,同時滑板20上的鎖軸9#移動推動下鎖扣26與上鎖扣25嚙合,滑板20滑動同時帶動上栓組件上移、下栓組件下移,各組件栓頭伸出柜門外,機構應急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