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合頁配件,具體是一種輪壓式加強合頁緩沖筒。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號201420071687.3,提出了一種帶緩沖功能的新型玻璃合頁,其包括第一門夾1和第二門夾2,第一門夾1與鉸接座3固定連接,第二門夾2通過門軸4可轉動地鉸接安裝在鉸接座3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門軸4上設置有凸輪41,凸輪41安裝在鉸接座3上的限位區31內,所述限位區31的側壁還設置有緩沖液壓缸5,緩沖液壓缸5抵壓在凸輪41上,門軸4轉動時驅動凸輪41在限位區31內轉動。該案中,利用了門夾在轉動中,驅動凸輪擺動,凸輪與緩沖液壓缸的相互擠壓起到了對門開閉時的緩沖作用。
但是,在后來的使用過程中本申請人發現,這種合頁中,凸輪與門軸采用的是分體結構,其中為了保證凸輪的偏心效果,使得凸輪的結構要比門軸尺寸大,這就要求鉸接座上必須設置相應的限位區來供凸輪運動。如上述專利附圖所示,該安裝凸輪運動的限位區完全貫通鉸接座,這就使得凸輪長期處于暴露的環境工作,因此存在以下弊端。1、凸輪運動時會突出限位區,因此在合頁安裝時必須要有一定的空間,否則就會導致凸輪無法運動。2、限位區缺乏保護,容易導致用戶或是其他物體進入到限位區內導致夾傷或是阻礙凸輪運動。3、限位區長期處于暴露狀態,用于潤滑的油脂容易氧化或是吸入灰塵,影響凸輪滑動的暢順性。4、凸輪與門軸分體制作,一則造成加工復雜,生產本高,二則安裝調試麻煩。
因此,本申請人呈發明了一種201610170509.X,名稱為一種緩沖復位合頁的改良結構,該專利中,利用偏心結構使得彈簧及緩沖裝置可設置在鉸接軸的側壁,在簡化結構的同時,使其可以裝配體積及彈力更大的彈簧產生足夠的推力驅動其轉動,從而適應各種大型,重型的門頁使用。但是該專利中,緩沖器與鉸接軸間采用滑動連接,因此兩者間摩擦力較大,使用一段時間后就會因為失去潤滑而產生噪音及緩沖器或是鉸接軸過度磨損,影響其使用壽命,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技術及結構作進一步的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安裝調試方便,使用壽命長的一種輪壓式加強合頁緩沖筒。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實現的:一種輪壓式加強合頁緩沖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緩沖缸本體及設于其內的活塞桿,活塞桿從緩沖缸本體的前端延伸出缸體外,緩沖缸本體的后端設置有支架,支架內安裝有滾輪。
所述的支架分為左支架及右支架,左右支架相對安裝將滾輪夾持在兩者之間的避空槽內,支架通過過盈配合安裝在活塞缸本體端面的通孔內。
所述的避空槽內設置有轉軸,滾輪安裝在該轉軸上固定。
所述的支架通過焊接固定在緩沖缸本體上。
所述的支架與緩沖缸本體一體制作而成,支架內設置有軸孔,轉軸穿過軸孔將滾輪固定在支架內的避空槽內。
所述的活塞桿尾部安裝有尾塞,尾塞與設置在合頁的定位套螺接,活塞桿插入設置在尾塞內的定位孔內。
所述的緩沖缸本體支架活塞桿及滾輪由金屬材質制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結構簡單,組裝方便,生產成本低,提高市場競爭力;2、利用金屬滾輪與鉸接軸配合連接,將原本的滑動接觸變為滾筒接觸,在降低摩擦的同時,使得合頁開關時更加平穩順暢;3、尾塞的設計可通過調節其與定位套的連接距離,控制緩沖器的緩沖行程;4、滾筒與緩沖器一體化結構,在方便安裝的同時,可便于更換及維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合頁裝配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合頁關閉狀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結構與合頁裝配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緩沖筒與定位套及尾塞裝配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緩沖筒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緩沖筒結構裝配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合頁結構主視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中圖7的B-B結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具體進一步的說明。一種輪壓式加強合頁緩沖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緩沖缸本體1及設于其內的活塞桿2,活塞桿2從緩沖缸本體1的前端延伸出缸體外,緩沖缸本體的后端設置有支架3,支架3內安裝有滾輪4。
所述的支架3分為左支架31及右支架32,左右支架相對安裝將滾輪4夾持在兩者之間的避空槽33內,支架3通過過盈配合安裝在活塞缸本體1端面的通孔內。
所述的避空槽33內設置有轉軸34,滾輪4安裝在該轉軸34上固定。
所述的支架3通過焊接固定在緩沖缸本體1上。
所述的支架3與緩沖缸本體1一體制作而成,支架3內設置有軸孔,轉軸穿過軸孔將滾輪4固定在支架3內的避空槽內。
所述的活塞桿2尾部安裝有尾塞5,尾塞5與設置在合頁6的定位套7螺接,活塞桿2插入設置在尾塞5內的定位孔51內。
所述的緩沖缸本體1支架3活塞桿2及滾輪4由金屬材質制作。
工作原理:在生產本緩沖筒時,如圖5、6所示,可將支架及分體制作,支架與滾輪裝配后,將支架安裝在緩沖缸本體端面的通孔內,兩者間通過過盈配合安裝為一體,也可將兩者通過焊接等方式固定為一體,具體在此不作限定。當然也可將支架與緩沖缸本體一體成型,通過轉軸將滾輪安裝在支架上。
如圖8所示,在實際使用時,利用鉸接軸8本體材料進行切割加工出截面呈“L”字形緩沖臺81,當合頁閉合時,滾輪4與緩沖臺81相互擠壓,迫使緩沖器壓縮,緩沖器起到對鉸接軸轉動時的阻尼作用,使得合頁緩慢關閉,從而避免了因合頁開合過快導致門頁與門框等發生碰撞而導致的噪音。
其中滾輪的設計可使得鉸接軸在轉動時與其進行滾動接觸,避免傳統技術中兩者間滑動接觸產生較大的摩擦力,在使得合頁開合順暢平穩的同時,延長其使用壽命。
另外,當本緩沖筒與合頁6 裝配使用時,活塞桿2尾部安裝有尾塞5,尾塞5與設置在合頁6的定位套7螺接,活塞桿2插入設置在尾塞5內的定位孔51內。當緩沖筒安裝后,用戶可通過旋轉尾塞壓縮活塞筒,使其保持一定的壓力迫使滾輪4與鉸接軸接觸,避免兩者間產生間隙導致鉸接軸運動時受到沖擊。另外,還可通過旋轉尾塞與定位套的相對位置,調整活塞筒的緩沖行程,故可廣泛推廣使用。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如滾輪與緩沖筒間的連接方式等,支架的結構等,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