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門鎖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分體鎖具。
背景技術:
把手裝飾蓋和鎖芯裝飾蓋連為一體的插芯門鎖,我們常稱為面板鎖,把手裝飾蓋和鎖芯裝飾蓋分開,各自有各自的裝飾蓋時,我們稱之為分體鎖。
傳統分體鎖具在安裝時,擋圈的安裝螺釘大都是裸露在外的,容易生銹、不安全并降低檔次。而對于傳統的螺釘內藏式分體鎖具來說,大都是通過螺釘直接將內擋圈固定在門上,對于不同材質的門,如木門就可直接用木牙螺釘進行固定,但對于金屬門就需要先在門上鉆孔,然后再對孔進行攻牙,最后才能上螺釘進行固定,安裝過程相當復雜困難。所以急需設計一種能同時適應木門和金屬門并有效避免螺釘裸露在外降低檔次的分體鎖具。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能同時適應木門和金屬門并有效避免螺釘裸露在外的分體鎖具。
一種分體鎖具,包括:
鎖體,嵌設在門板內;
至少兩個緊固件,所述緊固件包括緊固柱及螺釘,所述緊固柱的端部沿其軸向開設有內螺紋孔,所述緊固柱穿設于所述鎖體上,所述螺釘能夠與所述內螺紋孔相螺合;
把手組件,包括把手、把手外擋圈及把手內擋圈,所述把手的一端穿設于所述把手外擋圈及所述把手內擋圈上,至少一所述螺釘的一端穿過所述把手內擋圈與所述緊固柱上的內螺紋孔相螺合,所述把手外擋圈蓋設于所述把手內擋圈上;及
鎖芯組件,包括鎖芯外擋圈及鎖芯內擋圈,至少一所述螺釘的一端穿過所述鎖芯內擋圈與所述緊固柱上的內螺紋孔相螺合,所述鎖芯外擋圈蓋設于所述鎖芯內擋圈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把手組件還包括轉動軸,所述轉動軸穿設于所述鎖體上,且所述轉動軸的端部與所述把手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把手外擋圈上設置有第一凸塊,所述把手內擋圈上設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凸塊與所述第一卡槽相配合以將所述把手外擋圈固定于所述把手內擋圈外。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鎖芯外擋圈上設置有第二凸塊,所述鎖芯內擋圈上設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凸塊與所述第二卡槽相配合以將所述鎖芯外擋圈固定于所述鎖芯內擋圈外。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塊設置在所述把手外擋圈的圓周面的內側,所述第二凸塊設置在所述鎖芯外擋圈的圓周面的內側,所述第一卡槽開設在所述把手內擋圈的圓周面上,所述第二卡槽開設在所述鎖芯內擋圈的圓周面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塊、所述第二凸塊、所述第一卡槽及所述第二卡槽的數量均可為多個,一所述第一凸塊對應一所述第一卡槽,一所述第二凸塊對應一所述第二卡槽。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把手、所述把手外擋圈及所述把手內擋圈的數量均為兩個,兩個所述把手分別設置在所述鎖體的兩側,一所述把手對應一所述把手外擋圈及一把手內擋圈。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鎖芯外擋圈及所述鎖芯內擋圈的數量均為兩個,兩個所述鎖芯外擋圈分別設置在所述鎖體的兩側,一所述鎖芯外擋圈對應一所述鎖芯內擋圈。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緊固件的數量為四個,一把手組件對應兩個緊固件,一鎖芯組件對應兩個緊固件。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鎖芯外擋圈及所述鎖芯內擋圈上對應開設有鎖芯孔,可供鎖芯穿過。
上述分體鎖具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安裝時,鎖體嵌設于門板上,緊固柱穿設于鎖體上,通過螺釘的一端穿過把手內擋圈與緊固柱上的內螺紋孔相螺合,可以將把手內擋圈固定于門板上,另一螺釘的一端穿過鎖芯內擋圈與另一緊固柱上的內螺紋孔相螺合,可以將鎖芯內擋圈固定于門板上,由于通過螺釘與開設有內螺紋孔的緊固柱相螺合,因此緊固柱上并未設置外螺紋,螺釘上的外螺紋也并未與門板接觸,所以在門板上開孔后無需進行攻牙,簡化了安裝程序。安裝好鎖芯內擋圈后,通過鎖芯外擋圈蓋設于鎖芯內擋圈上以避免螺釘外露,有效解決了螺釘裸露在外容易生銹、不安全并降低檔次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實施方式中分體鎖具的分解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分體鎖具的側視圖;
圖3為圖1中緊固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鎖芯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改進,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的限制。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請參閱圖1及圖2,為一實施方式中的分體鎖具10。請一并參閱圖3及圖4,分體鎖具10包括鎖體100、至少兩個緊固件200、把手組件300及鎖芯組件400,鎖體100嵌設在門板(圖未示)內。
具體到本實施方式中,緊固件200包括緊固柱210及螺釘220,緊固柱210的端部沿其軸向開設有內螺紋孔210a,緊固柱210穿設于鎖體100上,螺釘220能夠與內螺紋孔210a相螺合。
緊固件200的數量可以為四個,一把手組件300對應兩個緊固件200,一鎖芯組件400對應兩個緊固件200。當然,在其它的實施方式中,緊固件200的數量還可以為六個,一把手組件300對應三個緊固件200,一鎖芯組件400對應三個緊固件200。
把手組件300包括把手330、把手外擋圈310及把手內擋圈320,把手330的一端穿設于把手外擋圈310及把手內擋圈320上,至少一螺釘220的一端穿過把手內擋圈320與緊固柱210上的內螺紋孔210a相螺合,將把手內擋圈320固定于門板上。然后將把手外擋圈310蓋設于把手內擋圈320上,從而避免了螺釘220裸露在把手外擋圈310外側。
進一步的,把手外擋圈310上設置有第一凸塊311,把手內擋圈320上設置有第一卡槽321a,第一凸塊311與第一卡槽321a相配合以將把手外擋圈310固定于把手內擋圈320外。第一凸塊311設置在把手外擋圈310的圓周面的內側,第一卡槽321a開設在把手內擋圈320的圓周面上。
把手組件300還包括轉動軸340,轉動軸340穿設于鎖體100上,且轉動軸340的端部與把手330連接。把手330帶動轉動軸340旋轉進而帶動鎖舌(圖未標)做伸縮運動用于開關門。
把手330、把手外擋圈310及把手內擋圈320的數量均為兩個,兩個把手330分別對稱設置在鎖體100的兩側,一把手330對應一把手外擋圈310及一把手內擋圈320。
請再次參閱圖4,鎖芯組件400包括鎖芯外擋圈410及鎖芯內擋圈420,至少一螺釘220的一端穿過鎖芯內擋圈420與緊固柱210上的內螺紋孔210a相螺合,將鎖芯內擋圈420固定于門板(圖未示)上。然后,將鎖芯外擋圈410蓋設于鎖芯內擋圈420上,從而避免了螺釘220裸露在把手外擋圈310外側。
進一步的,鎖芯外擋圈410上設置有第二凸塊411,鎖芯內擋圈420上設置有第二卡槽421a,第二凸塊411與第二卡槽421a相配合以將鎖芯外擋圈410固定于鎖芯內擋圈420外。第二凸塊411設置在鎖芯外擋圈410的圓周面的內側,第二卡槽421a開設在鎖芯內擋圈420的圓周面上。
第一凸塊311、第二凸塊411、第一卡槽321a及第二卡槽421a的數量均可為多個,一第一凸塊311對應一第一卡槽321a,一第二凸塊411對應一第二卡槽421a。
當然,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把手外擋圈310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蓋設于把手內擋圈320上,鎖芯外擋圈410也可通過其他方式蓋設于鎖芯內擋圈420上。例如,可以通過開設在把手內擋圈320或者鎖芯內擋圈420上的定位孔和設置在把手外擋圈310或者鎖芯外擋圈410上的定位柱進行固定。
鎖芯外擋圈410及鎖芯內擋圈420的數量均為兩個,兩個鎖芯外擋圈410分別設置在鎖體100的兩側,一鎖芯外擋圈410對應一鎖芯內擋圈420。鎖芯外擋圈410上開設有鎖芯孔410a,鎖芯內擋圈420上開設有鎖芯孔420a,可供鎖芯(圖未示)穿過。
上述分體鎖具10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安裝時,鎖體100嵌設于門板(圖未示)上,緊固柱210穿設于鎖體100上,通過螺釘220的一端穿過把手內擋圈320與緊固柱210上的內螺紋孔210a相螺合,可以將把手內擋圈320固定于門板(圖未示)上,另一螺釘220的一端穿過鎖芯內擋圈420與另一緊固柱210上的內螺紋孔210a相螺合,可以將鎖芯內擋圈420固定于門板(圖未示)上,由于通過螺釘220與開設有內螺紋孔210a的緊固柱210相螺合,因此緊固柱210上并未設置外螺紋,螺釘220上的外螺紋也并未與門板(圖未示)接觸,所以在門板(圖未示)上開孔后無需進行攻牙,簡化了安裝程序。安裝好鎖芯內擋圈420后,通過鎖芯外擋圈410蓋設于鎖芯內擋圈420上以避免螺釘220外露,有效解決了螺釘220裸露在外容易生銹、不安全并降低檔次的問題。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