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車配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動車用空轉鎖具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電動車防盜鎖功能比較差,如用工具暴力轉動鎖芯就可以開鎖,這樣其防盜性就大打折扣,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為此專利名稱為“一種電動車上使用的鎖”,專利號“201520757968.9”,公開了一種電動車上使用的鎖,鎖頭包括有內鎖芯、外鎖芯、第一彈子、第二彈子、彈簧和第三彈子,內鎖芯置于外鎖芯的長通孔中,外鎖芯置于外殼的圓柱形通孔中,第二彈子設置有兩片為上片和下片,其中上片設置在外鎖芯上,下片設置在內鎖芯上,上下兩片相互抵觸設置,彈簧和第三彈子設置在外殼上,第一彈子的一側設置有供第二彈子下片一側置入的缺口,解決了上述缺陷。然而其存在結構較為復雜,鎖頭采用內外鎖芯結構,存在安裝較為繁瑣,鎖具穩定性較差的缺陷,外鎖芯還是存在被暴力轉動的可能,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不足,提供一種電動車用空轉鎖具裝置,具有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電動車用空轉鎖具裝置,包括一鎖殼和鎖芯,所述鎖芯位于所述鎖殼內部,所述鎖芯一側設有一回位制動槽,所述回位制動槽內設有鎖芯回位銷,還包括一制動卡位銷,所述鎖芯回位銷位于所述制動卡位銷上部內側,所述制動卡位銷上部與所述回位制動槽配合安裝,所述制動卡位銷呈“L”形結構,所述鎖芯底部連接設有一連接軸,所述連接軸一側設有一卡位槽,所述卡位槽位于所述回位制動槽下部,所述制動卡位銷下部與所述卡位槽對應安裝。
所述鎖芯上部設有一鎖蓋。
所述制動卡位銷外側壁安裝設有至少一個鎖殼回位銷。
所述鎖殼回位銷與 所述鎖殼回位銷上部設有一防技術開啟銷。
所述鎖殼之間設有彈簧。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突出優點和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優化設計,去除了轉動鎖套結構,由鎖芯、制動卡位銷及鎖殼實現空轉防盜,使其結構更加簡單穩定,有效解決了空轉鎖進入空轉狀態后容易抓住鎖套開啟的技術缺陷,實現真正的空轉防撬,避免出現暴力開啟,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具有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可參閱本案圖式及以下較好實施方式的詳細說明而獲得清楚地了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體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鎖芯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連接軸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電動車用空轉鎖具裝置,包括一鎖殼5和鎖芯1,鎖芯1位于鎖殼5內部,鎖芯1上部設有一鎖蓋7,鎖芯1一側設有一回位制動槽11,回位制動槽11內設有鎖芯回位銷8,還包括一制動卡位銷9,鎖芯回位銷8位于制動卡位銷9上部內側,制動卡位銷9上部與回位制動槽11配合安裝,制動卡位銷9呈“L”形結構,鎖芯1底部連接設有一連接軸4,連接軸4一側設有一卡位槽41,卡位槽41位于回位制動槽11下部,制動卡位銷9下部與卡位槽41對應安裝,制動卡位銷9外側壁安裝設有至少一個鎖殼回位銷2,鎖殼回位銷2與鎖殼5之間設有彈簧3,鎖殼回位銷2上部設有一防技術開啟銷6。
依據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當處于工作狀態時,原配鑰匙插入鎖孔內,鎖芯1內部完成空位槽對齊,鎖芯回位銷8進入鎖芯回位制動槽11內,制動卡位銷9通過鎖殼回位銷2后部彈簧3的彈性作用力下,制動卡位銷9上部對位進入鎖芯回位制動槽11內,同時制動卡位銷9下部進入卡位槽41內對位安裝,通過滑動“L”形制動卡位銷9控制連接軸4在鎖殼5內轉動,從而達到控制開關電門鎖的目的;當處于空轉狀態時,原配鑰匙拔出,鎖芯回位銷8退位至鎖芯回位制動槽11外圍部位,將制動卡位銷8推出鎖芯回位制動槽11,同時制動卡位銷8下部與卡位槽41完成分離,制動卡位銷8退入鎖殼5內,此時鎖芯1不受制動卡位銷8的定位,形成空轉結構,從而無論鎖芯1如何轉動,都無法帶動連接軸4運轉,從而無法控制電門鎖的啟動,同時增加防技術開啟銷6可以避免技術開啟。
本實用新型通過優化設計,去除了轉動鎖套結構,由鎖芯1、制動卡位銷8及鎖殼5實現空轉防盜,使其結構更加簡單穩定,有效解決了空轉鎖進入空轉狀態后容易抓住鎖套開啟的技術缺陷,實現真正的空轉防撬,避免出現暴力開啟,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具有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的特點。
由技術常識可知,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其它的不脫離其精神實質或必要特征的實施方案來實現。因此,上述公開的實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舉例說明,并不是僅有的。所有在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或在等同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的改變均被本實用新型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