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工器具制作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滑脫扳手。
背景技術:
化工生產中用各類管道輸送各類介質,管道在輸送介質時均會使各類閥門來控制介質的送停,但是在送停介質時就需要開關閥門,在常見的F扳手使用過程中會因為受力不同,導致扳手滑脫,使操作人員受到傷害,或者因為扳手滑脫致使閥門開關較慢,從而引發事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不同閥門的開關過程中使用的扳手滑脫,使操作人員受到傷害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防滑脫扳手,包括F扳手手柄,和設在F扳手手柄端部的F扳手前腳和F扳手后腳,所述F扳手前腳和F扳手后腳的側壁上分別相對布置有互為對稱的F扳手前卡腳和F扳手后卡腳。
優選的,所述F扳手前腳和F扳手后腳相對于F扳手手柄呈90°設置。
優選的,所述F扳手前腳和F扳手后腳在F扳手手柄一側同方向相互平行。
優選的,在F扳手手柄的后端設有絲母。
優選的,所述F扳手手柄、F扳手前腳和F扳手后腳為空心圓管。
優選的,所述F扳手前卡腳和F扳手后卡腳為矩形板。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可以節省力氣,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人身傷害事故。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a)和圖2(b)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中:1-閥門手輪;2-F扳手前腳;3-F扳手后腳;4-F扳手手柄;5-絲母;6-F扳手前卡腳;7-F扳手后卡腳。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該防滑脫扳手,包括F扳手手柄4,和設在F扳手手柄4端部的F扳手前腳2和F扳手后腳3,所述F扳手前腳2和F扳手后腳3的側壁上分別設有相對設有互為對稱的F扳手前卡腳6和F扳手后卡腳7。
其中,F扳手前腳2和F扳手后腳3相對于F扳手手柄4呈90°設置,F扳手前腳2和F扳手后腳3在F扳手手柄4一側同方向相互平行。在F扳手手柄4的后端設有絲母5,用于螺紋連接另一段絲杠,接長手柄。
其中,F扳手手柄4、F扳手前腳2和F扳手后腳3為空心圓管,F扳手前卡腳6和F扳手后卡腳7為矩形板。
在化工生產中用F扳手開啟常用閥門手輪1時,F扳手開關閥門手輪1的過程中,由于受力點在F扳手前腳2和F扳手后腳3之間,如果受力不均勻的話會導致F扳手滑脫,閥門1不容易及時開關,更可能對人員造成的傷害。
如圖2(a)和圖2(b)所示:在F扳手尾端打出絲母5,用于開啟大直徑閥門時連接絲杠,節省力氣。在F扳手前腳2與F扳手后腳3內分別焊接F扳手前卡腳6與F扳手后卡腳7,增加了F扳手的受力點,將閥門1閥柄卡至F扳手由F扳手前腳2和F扳手后腳3在F扳手手柄4上的F扳手前卡腳6和F扳手后卡腳7構成的圍框內,使得F扳手在操作過程中不會滑脫出閥門手輪1外,就不會因為滑脫對人員造成傷害。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僅限于此,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的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權利要求書確定專利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