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動工具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裝卸方便的電錘。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普通電錘基本采用筒式結構,即,將部件設置于筒形的外殼內。這樣,需借助多種工具進行安裝、維修和保養,極其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裝卸方便的電錘,它具有拆裝方便,繼而便于內部部件的維修的特點。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裝卸方便的電錘,包括殼體以及位于該殼體內的電機、傳動機構,該傳動機構動力連接有鉆頭夾持機構,所述殼體包括通過螺釘固定在一起的前殼體和后殼體,該后殼體內設有鋁支架,該電機、傳動機構、鉆頭夾持機構均固定于該鋁支架上。
所述鋁支架嵌在該后殼體上。
本發明和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優點是:拆裝方便,繼而便于內部部件的維修。本發明的裝卸方便的電錘的殼體采用half式結構,在裝配和維修電機、傳動機構等內部部件時僅需將前殼體取下即可,極為方便。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裝卸方便的電錘在分解狀態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見圖1所示:裝卸方便的電錘,包括殼體以及位于該殼體內的電機20、傳動機構30,該傳動機構30動力連接有鉆頭夾持機構40。當然,該鉆頭夾持機構40位于該殼體的外部。
進一步講,該殼體包括通過螺釘50固定在一起的前殼體11和后殼體12。該后殼體12內設有鋁支架60。較優的方式是,該鋁支架60嵌在該后殼體12上。即,在通過熱熔的方式成型該后殼體12時,將該鋁支架60預置于制備該后殼體12的模具內。該電機20、傳動機構30、鉆頭夾持機構40均固定于該鋁支架60上。這樣,僅需將該前殼體11和該后殼體12取開,即可方便的對電機20等部件進行維修和裝配。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