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氣象雷達車頂蓋啟閉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氣象雷達車小頂蓋開合機構。
背景技術:
雙層滑移式電動頂蓋安裝于天線艙的頂部,用于天線艙頂部天線艙孔口的啟閉,配合艙內升降機構使用。兩者之間具有互鎖功能:頂蓋開啟到位后,升降平臺才能升起或下降,升降平臺降到位后,頂蓋才能打開或關閉。中國專利中申請號為2014204738477中公開了一種雙層滑移式電動頂蓋機構,該電動頂蓋機構機架、小頂蓋和大頂蓋,機架呈矩形狀,它還包括電機、導向裝置和減速器,減速器設置在機架的一端,電機的輸出端與減速器的輸入軸連接且電機平行于機架的長邊設置,導向裝置由直線導軌I、直線導軌II、傳動軸、滑塊I和滑塊II、支撐塊、絲桿和螺母組成。然而,在雨天或其它惡劣環境時,則無法進行正常工作,完全依賴天氣情況,因此氣象雷達使用時完全暴露于外部,雨水很容易進入天線艙內,雨水損壞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緊湊、氣象雷達能夠在雨天雪天等任何惡劣條件下進行正常工作、運行平穩的氣象雷達車小頂蓋開合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氣象雷達車小頂蓋開合機構,它包括氣象雷達車方艙,氣象雷達車方艙的頂部開設有圓形槽,氣象雷達車方艙的頂表面上且位于圓形槽的兩側均設置有導軌,兩個導軌之間前后設置有可沿導軌滑動的左小頂蓋和右小頂蓋,左小頂蓋與氣象雷達車方艙、右小頂蓋與氣象雷達車方艙之間均設置有小頂蓋傳動機構,小頂蓋傳動機構由第一連桿、第二連桿、拉伸彈簧和密封條組成, 第一連桿的一端鉸接于氣象雷達車方艙上,第一連桿的另一端鉸接于第二連桿上,第二連桿的另一端鉸接于左小頂蓋上,第二連桿上固定有拉伸彈簧,拉伸彈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氣象雷達車方艙上,密封條固定于左小頂蓋的端面上,兩個密封條緊密接觸。
所述的兩個導軌關于圓形槽對稱設置。
所述的第二連桿的長度大于第一連桿的長度。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氣象雷達能夠在雨天雪天等任何惡劣條件下進行正常工作、運行平穩。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氣象雷達車方艙,2-圓形槽,3-導軌,4-左小頂蓋,5-右小頂蓋,6-第一連桿,7-第二連桿,8-拉伸彈簧,9-密封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圖1所示,一種氣象雷達車小頂蓋開合機構,它包括氣象雷達車方艙1,氣象雷達車方艙1的頂部開設有圓形槽2,氣象雷達車方艙1的頂表面上且位于圓形槽2的兩側均設置有導軌3,兩個導軌3之間前后設置有可沿導軌3滑動的左小頂蓋4和右小頂蓋5,左小頂蓋4與氣象雷達車方艙1、右小頂蓋5與氣象雷達車方艙1之間均設置有小頂蓋傳動機構。
如圖1所示,小頂蓋傳動機構由第一連桿6、第二連桿7、拉伸彈簧8和密封條9組成, 第一連桿6的一端鉸接于氣象雷達車方艙1上,第一連桿6的另一端鉸接于第二連桿7上,第二連桿7的另一端鉸接于左小頂蓋4上,第二連桿7上固定有拉伸彈簧8,拉伸彈簧8的另一端固定于氣象雷達車方艙1上,密封條9固定于左小頂蓋4的端面上,兩個密封條9緊密接觸。
所述的兩個導軌3關于圓形槽2對稱設置;第二連桿7的長度大于第一連桿6的長度;所述的兩個小頂蓋傳動機構對稱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使用氣象雷達時,緩慢舉升位于氣象雷達車內的氣象雷達,氣象雷達穿過圓形槽2且作用在兩個密封條之間,在擠壓力的作用下左小頂蓋4向后移動,右小頂蓋5向前移動,此時拉伸彈簧8處于被壓縮狀態,當氣象雷達的鍋蓋完全伸出后,左小頂蓋4和右小頂蓋5在拉伸彈簧8恢復力的作用下做相對立運動,從而兩個密封條9抱在氣象雷達的立柱上,因此保證了鍋蓋露在外部,因此氣象雷達能夠在雨天、雪天等任何惡劣條件下進行正常工作,避免了雨水進入氣象雷達車方艙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