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工具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防生銹的活動扳手。
背景技術:
扳手是一種可折疊的常用的安裝與拆卸工具,利用杠桿原理擰轉螺栓、螺釘、螺母和其他螺紋緊持螺栓或螺母的開口或套孔固件的手工工具,用于轉動螺栓、螺帽及其他難以用手轉動的物件,這種扳手包括手柄和手柄端部出的U形開口,該U形開口方便握緊螺栓或螺帽的兩個對稱邊。活動扳手又叫活絡扳手、活扳手,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可折疊的,通過轉動蝸輪調節扳口大小,但是經常接觸到手部的蝸輪很容易生銹,使用時需要添加潤滑油,比較麻煩,但由于扳手是工人隨身攜帶的工具,需要將其裝進工具箱內便于攜帶,若扳手的手柄較長,扳手不能被裝入工具箱內,造成不易攜帶的問題,因此提出一種防生銹的活動扳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一種防生銹的活動扳手,能夠保證扳手的扳口大小可調,同時用定位塊取代蝸輪,避免接觸引起蝸輪生銹的問題,并且采用可折疊的手柄減小體積,便于攜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防生銹的活動扳手,包括工作部、固定扳唇、活動扳唇、支撐架、卡緊部和手柄,所述工作部上設有固定扳唇,所述工作部內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安裝有卡緊部,所述卡緊部上連接有兩個支撐架,所述支撐架與活動扳唇相連接,所述滑槽下方設有腔體,所述卡緊部位于腔體中,所述工作部上設有固定齒條,所述固定齒條與卡緊部相配合,所述工作部的下端設有手柄。
作為優選,所述手柄包括第一扳手桿、第二扳手桿、合頁和加固部,所述第一扳手桿的內部開設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橫截面形狀為矩形,所述第一扳手桿的側面安裝有合頁,所述合頁與第二扳手桿的側面相連接,所述第二扳手桿內部開設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內設有加固部,所述加固部與第一卡槽相配合,所述第二扳手桿的上端面上還設有定位凸體。
作為優選,所述加固部包括加固桿、滑桿和推塊,所述加固桿的橫截面形狀為矩形,所述加固桿的頂部形狀為半圓形,所述加固桿上設有滑桿,所述滑桿上設有推塊,所述推塊上設有防滑凸起。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扳手上設置卡緊部,活動扳唇與卡緊部配合,代替蝸輪蝸桿,本實用新型能夠保證扳手的扳口大小可調,同時避免手直接接觸蝸輪,引起蝸輪生銹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防生銹的活動扳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防生銹的活動扳手的卡緊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防生銹的活動扳手的加固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工作部、2-固定扳唇、3-活動扳唇、4-支撐架、5-卡緊部、6-手柄、11-腔體、12-固定齒條、13-滑槽、51-轉桿、52-轉筒、53-定位塊、54-齒牙、55-拉手、61-第一扳手桿、62-第二扳手桿、63-合頁、64-加固部、641-加固桿、642-滑桿、643-推塊。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一種防生銹的活動扳手,包括工作部1、固定扳唇2、活動扳唇3、支撐架4、卡緊部5和手柄6,所述工作部1上設有固定扳唇2,所述工作部1內設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內安裝有卡緊部5,所述卡緊部5上連接有兩個支撐架4,所述支撐架4與活動扳唇3相連接,所述滑槽13下方設有腔體11,所述卡緊部5位于腔體11中,所述工作部1上設有固定齒條12,所述固定齒條12與卡緊部5相配合,所述工作部1的下端設有手柄6。所述手柄6包括第一扳手桿61、第二扳手桿62、合頁63和加固部64,所述第一扳手桿61的內部開設有第一卡槽611,所述第一卡槽611的橫截面形狀為矩形,所述第一扳手桿61的側面安裝有合頁63,所述合頁63與第二扳手桿62的側面相連接,所述第二扳手桿62內部開設有第二卡槽621,所述第二卡槽621內設有加固部64,所述加固部64與第一卡槽611相配合,所述第二扳手桿62的上端面上還設有定位凸體624。所述加固部64包括加固桿641、滑桿642和推塊643,所述加固桿641的橫截面形狀為矩形,所述加固桿641的頂部形狀為半圓形,所述加固桿641上設有滑桿642,所述滑桿642上設有推塊643,所述推塊643上設有防滑凸起。所述卡緊部5包括轉桿51、轉筒52、定位塊53、齒牙54和拉手55,所述轉桿51與支撐架4相連接,所述轉桿51上設有轉筒52,所述轉筒52與定位塊53相連接,所述定位塊53的下端面設有若干個齒牙54,所述齒牙54與固定齒條12相配合,所述定位塊53上設有拉手55。所述第一扳手桿61的長度大于第二扳手桿62的長度。
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
本實用新型一種防生銹的活動扳手在工作過程中,打開第二扳手桿62,第二扳手桿62上的定位凸體624推進定位槽中,此時停止旋轉第二扳手桿62,滑動推塊643在滑桿642的驅動下,加固桿641向前移動,當加固桿641完全進入第一卡槽611中,此時扳手可進行工作準備,用手向上翻轉推拉手55,當定位塊53上的齒牙54脫離固定齒條12時,滑動定位塊53,帶動轉筒52及轉桿51在滑槽13內水平移動,轉桿51上的支撐架4帶動活動扳唇3水平移動到合適的位置后,手動向下翻轉定位塊53,使定位塊53上的齒牙與固定齒條12相嚙合,此時活動扳唇3與固定齒條12咬緊,此時扳手可進行工作,當扳手工作完成過后,滑動推塊643在滑桿642的驅動下,加固桿641向下移動,當加固桿641完全進入第一卡槽611中完全脫離,旋轉第二扳手桿62,在合頁63的配合下,第二扳手桿62與第一扳手桿61相折疊,完成收納工作,本實用新型通過活動扳唇與卡緊部的配合,代替蝸輪蝸桿,能夠保證扳手的扳口大小可調,同時避免手直接接觸蝸輪,引起蝸輪生銹的問題,并且保證省力作用,同時達到便攜的效果。
上述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說明,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對本實用新型簡單變換后的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