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舊螺絲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在工地上,大量的舊螺絲被使用,當房屋建成后,舊螺絲都需要被拆除,拆下的螺絲當用手一個個回收再利用時,需要用套筒拆除,這樣的拆除方式費時費勁。由于舊螺絲一般都沒有一個很好的平面去固定,所以也需要一個很好的固定平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拆除舊螺絲費時費力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
一種舊螺絲處理裝置,包括支架、傳動部件、把手、轉軸、套筒、轉軸固定件、正反轉電機,所述轉軸的兩端分別通過軸承固定在轉軸固定件上,所述正反轉電機通過傳動部件帶動所述轉軸轉動;所述正反轉電機、傳動部件、轉軸固定件、把手均固定在支架上,其特征在于,套筒口卡住舊螺絲的螺母,把手包括垂直部分和水平部分,垂直部分與支架的上表面垂直,水平部分繞與垂直部分轉動;把手的水平部分上設置有把手孔,當把手的水平部分轉動到與套筒垂直的方向時,套筒正對把手孔;所述裝置還包括按鈕,所述按鈕包括正轉按鈕和反轉按鈕,所述正轉按鈕和反轉按鈕與正反轉電機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裝置還包括按鈕面,所述按鈕面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正轉按鈕和反轉按鈕安裝在按鈕面上。
進一步地,所述傳動部件為皮帶傳動部件。
進一步地,所述套筒同軸心焊接在轉軸上。
更進一步地,所述把手上設置有把手孔大小控制件,所述把手孔大小控制件與把手之間螺紋連接,把手孔大小控制件為兩個,分別從把手孔的水平部分的上邊緣和下邊緣伸入到把手孔內并位置相對。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1)本裝置將舊螺絲的一端卡在把手孔中,另一端套在套筒內,將把手轉動到把手孔正對套筒的位置,當點正轉按鈕或反轉按鈕時,正反電機通過皮帶傳動部件帶動轉軸轉動,實現套筒轉動,從而使得套在套筒內的螺母相對于把手孔內的螺桿轉動,從而實現螺母在螺桿上來回運動,從而去掉螺母和螺桿上的鐵銹。
(2)本裝置中的傳動部件使用皮帶傳動部件,由于在來回活動舊螺絲的螺桿和螺母的時間短,所以正反轉電機基本上是一直處于啟動狀態,當使用皮帶傳動部件時,可以增加手動的力來促進皮帶的啟動,防止正反轉電機卡住而燒壞。
(3)本裝置將套筒同軸心焊接在轉軸上,由于工地上的舊螺絲基本都是標準件,尺寸都相同,可以直接將套筒同軸心焊接在轉軸上,這樣減少零部件的數量,也增加了套筒與轉軸之間的牢固性。
(4)本裝置使用把手孔大小控制件,當上方把手孔大小控制件都在把手孔伸出的部分都增大時,適用于小型號的螺絲,當伸出的部分都減小時,適用于大型號的螺絲,當上部的把手空大小控制件在把手孔伸出的部分增大,下部的減小時,這樣螺絲固定端就往上移,反之,則往下移。這樣可以調整螺絲的位置,這樣把手孔夾住螺絲的部分正對套筒,避免舊螺絲由于方向的不正導致滑絲,或者在套筒在轉動時,舊螺絲的螺桿左右晃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包括按鈕面的結構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包括腳踩部件的結構主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套筒和轉軸的第二種連接方式的主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套筒和轉軸的第三種連接方式的套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套筒和轉軸的第三種連接方式的主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設置有噴油部件時套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套筒上方設置有油盒的立體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噴油部件的系統剖面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滑片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1-10所示,一種舊螺絲處理裝置,包括支架1、傳動部件5、把手2、轉軸12、套筒4、轉軸固定件6、正反轉電機7。轉軸12的兩端分別通過軸承固定在轉軸固定件6上,正反轉電機7通過傳動部件5帶動轉軸12轉動。正反轉電機7、傳動部件5、轉軸固定件6、把手2均固定在支架1上,其中支架1為框架結構,支架1分為兩層,上層設置轉軸固定件6、把手2、傳動部件5的上部分,下層放置正反轉電機7。傳動部件5的下部分與正反轉電機7連接。把手2包括垂直部分和水平部分,垂直部分與支架1的上表面垂直,水平部分繞垂直部分轉動;把手2的水平部分上設置有把手孔21,當把手2的水平部分轉動到與套筒4垂直的方向時,套筒4正對把手孔21。
優選的,把手2上設置有把手孔大小控制件22,把手孔大小控制件22與把手2之間螺紋連接,把手孔大小控制件22為兩個,分別從把手2的水平部分的上邊緣和下邊緣伸入到把手孔21并位置相對。把手孔大小控制件22通過螺紋旋轉從而改變把手孔21的上下寬度,從而適用于不同的舊螺絲。更可以調整螺絲的位置,這樣把手孔21夾住螺絲的部分正對套筒,避免舊螺絲由于方向的不正導致滑絲,或者在套筒4在轉動時,舊螺絲的螺桿左右晃動。
優選的,傳動部件為皮帶傳動部件5,由于本裝置中正反轉電機7的工作單向轉動時間短,有時候不能正常啟動,此時可以通過手拉皮帶的方式來促進正反轉電機7的正常工作。
轉軸12和套筒4有三種連接方式,一種是轉軸12和套筒4同軸心焊接,由于工地上的舊螺絲基本都是標準件,尺寸都相同,可以直接將套筒4同軸心焊接在轉軸上,這樣減少零部件的數量,也增加了套筒4與轉軸12之間的牢固性。
第二種連接方式是:裝置還包括套筒連接件10和第一固定件11,轉軸12和套筒4的左端伸入套筒連接件10的右端,轉軸12的右端伸入套筒連接件10的左端。套筒連接件10、轉軸12和套筒4上均設置有通孔,第一固定件11穿過通孔將轉軸12和套筒4分別固定在套筒連接件10從而固定同軸心連接轉軸12和套筒4。當需要處理的舊螺絲尺寸發生變化時,松開第一固定件11,替換套筒4和套筒連接件10。
第三種連接方式是:轉軸12的右端焊接有固定盤,套筒4的左端也焊接有固定盤,轉軸12和套筒4的固定盤相對設置,并且固定盤上設置均有固定孔45,從而可以通過第二固定件46固定,實現轉軸12和套筒4同軸心連接。
本裝置使用正反轉電機7,實現舊螺絲上螺絲的松緊,本專利中有兩種方式方案。一種是在在支架1上設置正轉按鈕81和反轉按鈕82,優選的,在支架1上設置按鈕面8,正轉按鈕81和反轉按鈕82固定在按鈕面8上,正轉按鈕81和反轉按鈕82與正反轉電機7連接。正轉按鈕81和反轉按鈕82與正反轉電機7連接,從而控制正反轉電機7的正反轉動作。
另一種方式是設置腳踩左部件131和腳踩右部件132,腳踩左部件131和腳踩右部件132通過導線與正反轉電機7連接,腳踩左部件131和腳踩右部件132可以架設在支架1上,也可以通過延長導線將其放置在地面上,這樣可以空出手來拿取下一個需要處理的舊螺絲,從而可以提高處理舊螺絲的效率。當正反轉電機7不能很好啟動時,這樣可以一只手拉動皮帶傳動部件5,另一只手拿住正被處理的舊螺絲,也方便了操作。
本裝置還包括灰塵收集部件3,灰塵收集部件3放置在支架1的下層上,并且灰塵收集部件3上方是套筒4,灰塵收集部件3可以取下。在套筒4右部分下端設置有排塵孔44,排塵孔44到套筒4最右端的距離和舊螺絲上的螺母的寬度相同,當舊螺絲螺桿和螺母相對轉動時,掉落的灰塵進入到灰塵收集部件3內。灰塵收集部件3,這樣保證了工作地點的清潔。
本裝置還包括噴油部件,噴油部件包括油盒91、輸油管92、油箱93,滑片、彈簧43。其中油盒91設置在套筒4的上方,油箱93放置在支架1的下層,油箱93通過輸油管92將潤滑油輸送到油盒91內。套筒4的內部設置有彈簧43,套筒4的上部開設槽口,槽口沿軸心方向的兩側開設有滑片槽42。滑片為“7”型結構,水平方向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470附在套筒4的外部,第二部分471 為突出結構,位于套筒4的滑片槽內,垂直部分472位于套筒4的內部。其中套筒4的左端為封閉的,右端插入舊螺絲的螺母。彈簧43一端與滑片的垂直部分472連接,另一端與套筒4左端封閉部連接。當套筒4口卡住舊螺絲中的螺母時,舊螺絲的螺桿伸入套筒4內部并推動滑片的垂直部分472從而擠壓彈簧43,滑片的水平部分向左滑動,從而打開套筒4上的槽口,槽口上方的油盒91里的潤滑油滴在舊螺絲的螺桿上,隨著螺桿在套筒4內的來回轉動,整個螺桿上都有潤滑油,最終實現潤滑。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創造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創造,凡在本實用新型創造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創造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