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產用刀具,尤其是涉及在生產現場能夠有效防止意外劃傷產品的一種生產防護刀。
背景技術:
在生產現場作業過程中,經常需要使用到各種鋒利刀具,例如,有許多PVC軟型的材料產品,都需要使用鋒利刀具對其進行必要的開口才能達到生產要求。這些鋒利的刀具雖然使用時省心、省力,但是,由于其鋒利的刀刃沒有相應的防護措施,因此,在生產現場作業時,使用這些鋒利刀具很容易有意或者無意地劃傷產品。
特別是對于薄膜類產品,這些刀具的鋒利刀刃只要接觸到薄膜類產品,就會留下相應的切口,而且這些切口很細,操作人員不容易覺察或者檢查到位,從而留下了質量隱患。尤其是對于如圖1所示的可伸縮式生產用刀具,其中的刀片可以相對于刀架伸縮,在使用完后,都需要記住及時使刀片尤其是刀尖部分縮回到刀架內,以防止刀片劃傷其他產品。如果操作人員忘記將刀片尤其是刀尖部分縮回到刀架內,外露的刀片或者刀尖就會存在劃傷產品的風險。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生產防護刀,以有效地防止其在不使用時所導致的劃傷風險。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生產防護刀,包括刀架、刀片以及刀片防護板和彈簧,所述刀片防護板與刀架之間通過轉軸形成活動連接結構,所述彈簧將刀架、刀片防護板、轉軸串接起來,且刀片防護板繞轉軸相對于刀架轉動,并在彈簧彈性力作用下復位;在刀片防護板相對于刀架復位后,所述刀片防護板覆蓋刀片工作部。
優選地,所述的彈簧包括連接成一體的第一支腳、支撐部和第二支腳,所述第一支腳、第二支腳分別與刀架、刀片防護板連接,所述支撐部與轉軸連接。
優選地,所述的刀架上設置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的刀片防護板上設置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一支腳與第一限位凸起連接,所述第二支腳與第二限位凸起連接。
優選地,所述彈簧上的支撐部是圓弧形結構。
優選地,所述彈簧上的支撐部是四分之一圓周的圓弧形結構。
優選地,所述彈簧上的支撐部是圓環形結構。
優選地,所述刀架的開口側設置刀片限位板。
優選地,所述的刀片限位板是由刀架的底板彎折而成。
優選地,所述刀片防護板與刀片工作部的外形結構相同。
優選地,所述刀架與刀片之間設置刀片固定鎖。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設置了刀片防護板和彈簧,且刀片防護板可以繞轉軸相對于刀架轉動、并在彈簧彈性力作用下復位,當刀片防護板相對于刀架復位后,刀片防護板可以覆蓋刀片工作部,因此,當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本實用新型進行劃口作業時,刀片防護板在外力作用下相對于刀片轉動一定角度,并使刀片工作部外露于刀片防護板,只需要將刀片工作部對準要劃口的作業位置并進行拉動,即可完成劃口作業;在劃口作業完成后,刀片防護板將在彈簧的作用下回彈并自動復位,以對刀片工作部形成有效遮蔽,從而對刀片工作部起到防護作用,有效地防止其在不使用時所導致的劃傷風險,操作方便、防護有效,尤其適用于對PVC等軟膜材產品進行防劃傷的生產防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生產防護刀的結構圖(正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生產防護刀的結構圖(背面圖)。
圖3為圖1或者圖2中彈簧的結構圖(實施方式1)。
圖4為圖1或者圖2中彈簧的結構圖(實施方式2)。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生產防護刀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中部品標記名稱:1-刀架,2-刀片防護板,3-刀片限位板,4-刀片,5-刀片固定鎖,6-刀片座,7-第一限位凸起,8-彈簧,9-第二限位凸起,10-轉軸,11-PVC膜,81-第一支腳,82-第二支腳,83-支撐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方式1
如圖1、圖2所示的生產防護刀,主要包括刀架1、刀片4以及刀片防護板2和彈簧8,所述的刀片防護板2與刀架1之間通過轉軸10形成活動連接結構,其外形結構與刀片4工作部的外形結構相同,以便刀片防護板2可以對刀片4工作部形成有效遮蔽。所述的彈簧8呈“W”形結構,如圖3所示,包括連接成一體的第一支腳81、支撐部83和第二支腳82,在刀架1上設置第一限位凸起7,在刀片防護板2上設置第二限位凸起9,所述的第一支腳81與第一限位凸起7連接,所述的第二支腳82與第二限位凸起9連接,所述的支撐部83與轉軸10以相互接觸方式連接,從而使彈簧8將刀架1、刀片防護板2、轉軸10串接起來。
所述的刀片防護板2可以繞轉軸10相對于刀架1在一定范圍內轉動,并在彈簧8的彈性力作用下自動復位,并且,在刀片防護板2相對于刀架1復位后,所述的刀片防護板2可以覆蓋刀片4工作部,從而可以對刀片4工作部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其中,所述的支撐部83設計成圓弧形結構,優選采用四分之一圓周的圓弧形結構,即支撐部83的中心角為90度,以提高支撐部83與轉軸10相互配合時的接觸面積,進而保證彈簧8的工作穩定性。
實施方式2
如圖1、圖2所示的生產防護刀,其中的彈簧8的結構如圖4所示,包括連接成一體的第一支腳81、支撐部83和第二支腳82,所述的支撐部83是圓環形結構,且支撐部83與轉軸10之間是以相互套接方式連接起來,這樣可以進一步提高并保證彈簧8的工作穩定性。其他同實施方式1。
如圖5所示,在利用本實用新型的生產防護刀對PVC膜11進行劃口作業時,刀片防護板2在外力作用下相對于刀片4轉動一定角度,使刀片4工作部外露于刀片防護板2,此時,操作人員只需要將刀片4工作部對準PVC膜11上要劃口的作業位置,并拉動生產防護刀,即可完成劃口作業。當劃口作業完成后,刀片防護板2將在彈簧8的作用下回彈并自動復位,以對刀片4工作部形成有效遮蔽,從而可以對刀片4工作部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有效地防止其在不使用時所導致的劃傷風險,操作方便、防護有效,尤其適用于對PVC等軟膜材產品進行防劃傷的生產防護。
通常,如圖1、圖5所示,所述的刀片4與刀片座6連接,以方便刀片4相對于刀架1的相對滑動操作,在刀架1與刀片4之間設置刀片固定鎖5,當刀片4相對于刀架1相對滑動至指定位置后,旋緊刀片固定鎖5,即可使刀片4相對于刀架1保持在該指定位置。為了防止刀片4相對于刀架1過度伸出而導致劃傷風險,可以在刀架1的開口側設置刀片限位板3,優選地,所述的刀片限位板3可以是由刀架1的底板直接彎折而成,這樣加工更加容易,實施成本更低。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應當指出的是,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