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廚房用具技術領域,特指一種蔬菜掏空處理器。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在日常烹飪過程中有時需要對土豆、蘿卜以及南瓜等塊狀的蔬菜進行加工處理使其形成一定的形狀,比如在做菜的過程中將土豆削皮后切成圓柱體,再將圓柱體的土豆的中部掏空使其形成一個凹腔,凹腔內可塞入各種餡料,上述對土豆的處理均采用人為加工,加工的速度慢、效率低下,而且如果需要將圓柱體土豆的外側壁加工成花紋則花費的時間更長,人為加工時還會出現大小不一、誤差大、形狀不美觀等問題;除此之外,人為加工時還會出現手指受傷的情況,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加工蔬菜速度快、效率高,操作簡便的蔬菜掏空處理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蔬菜掏空處理器,包括配合使用的切塊器與取塊器,所述切塊器包括中空的上套體,上套體內彈性安裝有可供手指按壓實現上下移動的頂桿,上套體的下端設有環形凹槽,環形凹槽內的內、外側通過卡塊固定有大直徑的外管形刀和小直徑的內管形刀,內管形刀的下端高于外管形刀的下端,所述取塊器包括刀架與手柄,刀架上固定有刀片且刀片一側的中部向外凸形成弧形的切割端,手柄上固定有螺紋桿。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刀架為U形結構,刀架上的水平端面的中部向內凹形成安裝槽,所述刀片固定在安裝槽內。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刀片的切割端朝向刀架的開口方向,刀片的切割端位于刀架的開口之內。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手柄可扣合在刀架開口端。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卡塊卡在環形凹槽內且卡塊的內、外側壁上均設有卡銷,內、外管形刀的上端均設有可旋轉卡在卡銷上的卡槽。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上套體下部的內側壁上向外并向下延伸形成有內環凸起,內環凸起與上套體下部之間形成環形凹槽,環形凹槽的底壁上間隔設置有兩個以上的通孔,卡塊的上端設有兩個以上的懸臂,懸臂上端穿過通孔卡在環形凹槽的底壁。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頂桿的下部套裝在內環凸起內并通過花鍵連接,內環凸起的內側壁上設有卡在頂桿上的限位凸起,頂桿的上端設有環形凸沿,環形凸沿與環形凹槽底壁上表面之間的頂桿上套裝有彈簧。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外側管形刀下端的橫截面為圓形或梅花形或多角形。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使用時通過切塊器將土豆、蘿卜以及南瓜等塊狀類蔬菜處理成圓柱體,再通過取塊器將圓柱體中部的小圓柱體取出形成一個凹腔,圓柱體的外側壁的花紋可為梅花形或多角形或其他各種形狀,美觀大方,與傳統的手工處理相比速度快、效率高,而且操作簡便、安全性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的A—A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2中的B—B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4:
蔬菜掏空處理器,包括配合使用的切塊器與取塊器,所述切塊器包括中空的上套體1,上套體1內彈性安裝有可供手指按壓實現上下移動的頂桿2,上套體1的下端設有環形凹槽14,環形凹槽14內的內、外側通過卡塊3固定有大直徑的外管形刀5和小直徑的內管形刀4,內管形刀4的下端高于外管形刀5的下端,在切割蔬菜時外管形刀5將蔬菜切割成大圓柱體、內管形刀4在大圓柱體的中部切割成一個小圓柱體,小圓柱體的底端與大圓柱體連成一體,所述取塊器包括刀架6與手柄7,刀架6上固定有刀片8且刀片8一側的中部向外凸形成弧形的切割端,手柄7上固定有螺紋桿9。
上述的刀架6為U形結構,刀架6上的水平端面的中部向內凹形成安裝槽,所述刀片8固定在安裝槽內,刀片8的切割端朝向刀架6的開口方向,刀片8的切割端位于刀架6的開口之內。
上述的手柄7可扣合在刀架6的開口端,不使用時,手柄7扣合在刀架6上,這樣刀架6上的刀片8與手柄7上的螺紋桿9都不至于外露。
上述的卡塊3卡在環形凹槽內且卡塊3的內、外側壁上均設有卡銷10,兩管形刀4、5的上端均設有可旋轉卡在卡銷10上的卡槽11,卡銷10位于卡槽11內,內、外管形刀4、5旋轉一定的角度后卡銷10卡在卡槽11內使內、外管形刀4、5固定在卡塊3上。
上述的上套體1下部的內側壁上向外并向下延伸形成有內環凸起12,內環凸起12與上套體1下部之間形成環形凹槽14,環形凹槽14的底壁上間隔設置有兩個以上的通孔,卡塊3的上端設有兩個以上的懸臂13,懸臂13上端穿過通孔卡在環形凹槽14的底部,懸臂13的上端設有鉤并鉤在環形凹槽14的底壁上表面。
上述的頂桿2的下部套裝在內環凸起12內并通過花鍵連接,內環凸起12的內側壁上設有可卡在頂桿2外側壁上的限位凸起15,頂桿2的上端設有環形凸沿16,環形凸沿16與環形凹槽14底壁之間的頂桿2上套裝有彈簧17,手指下壓頂桿使頂桿2向下移動將蔬菜從切塊器內頂出,松開手指后頂桿2在彈簧17的作用下自動復位。
上述的外管形刀5下端的橫截面為圓形或梅花形或多角形,當然外管形刀5下端的橫截面也可為其它形狀。使用時可根據實際需要更換外管形刀5的形狀。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原理是:
以處理土豆為例:先用刀將土豆的兩端切除,將土豆的中部豎直放置在案板上,手握切塊器使切塊器的下端壓在土豆一端面的中部,用力下壓切塊器后外管形刀5將土豆切割成大圓柱體、內管形刀4將大圓柱體的中部切成小圓柱體,此時小圓柱體的底端與大圓柱體是一體的,用手按壓頂桿2的上端使頂桿2向下移動將大圓柱體頂出,再將大圓柱體放倒,手握刀架6將刀片8的切割端對準大圓柱體的后部位置,按壓刀架6使刀片8切割圓柱體的后部位置,此時小圓柱體的底端與大圓柱體分離,再通過手柄7將螺紋桿9旋入小圓柱體內將小圓柱體拔出,這樣大圓柱體的中部就被掏空,形成圓柱形凹腔,操作簡單、方便,對蔬菜的處理速度快、效率高、較安全,在烹飪的時候就可將餡料塞在圓柱形凹腔內,制作出來的菜賣相美觀。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