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裁紙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新型高效裁紙機。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化的高速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設計行業的設計量大大增加,因此對圖紙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加。為了得到符合要求的工程圖紙,過去采用人工的方法進行裁剪,這樣裁剪得到的圖紙尺寸不準確,誤差較大,并且人工裁剪效率低下,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工程設計的成本,降低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設計合理,能夠快速、準確、方便地進行紙張的裁剪,尺寸準確,誤差小,裁剪效率高,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工程設計的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的新型高效裁紙機。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新型高效裁紙機,包括一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一沿Y方向設置的廢料口,所述廢料口的一側設有一固定機構,另一側設有一切割機構,
所述固定機構包括一沿Y方向設置的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兩端均轉動連接一側壓桿,兩個側壓桿沿X方向并對稱設置,所述側壓桿與機架的上表面之間固定有拉力彈簧,兩個側壓桿的自由端之間設有一橫向壓桿,所述橫向壓桿接近廢料口的邊緣,所述廢料口的邊緣設有一切割槽;
所述切割機構包括一汽缸,所述汽缸的缸體固定于機架上,所述汽缸的活動桿沿Y方向移動,所述汽缸的活動桿上垂直設有一連桿,所述連桿的一端固定于汽缸的活動桿的自由端,所述連桿的另一端的底部設有一固定環,所述廢料口的邊緣設有一沿Y方向設置的導向桿,所述固定環穿過導向桿,所述連桿的另一端還設有一切割刀,所述切割刀位于切槽的正上方。
進一步地,所述切割刀通過螺栓固定于連桿上。
進一步地,所述切割刀的橫截面為直角三角形。
進一步地,所述機架上還設有兩個刻度尺,兩個刻度尺分別位于兩個側壓桿的內側。
進一步地,所述機架的底部設有一廢料斗,所述廢料斗位于廢料口的下方。
進一步地,所述側壓桿由兩部分組成,分別為第一側壓桿和第二側壓桿,所述第一側壓桿與機架平行設置,所述第二側壓桿傾斜設置,所述第二側壓桿的端部轉動連接于支撐桿上。
進一步地,所述橫向壓桿的上還設有一把手。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勢:
本實用新型新型高效裁紙機,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設計合理,能夠快速、準確、方便地進行紙張的裁剪,尺寸準確,誤差小,裁剪效率高,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工程設計的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中:1、機架;2、廢料口;3、廢料斗;4、支撐桿;5、側壓桿;51、第一側壓桿;52、第二側壓桿;6、拉力彈簧;7、橫向壓桿;8、把手;9、切割槽;10、汽缸;11、連桿;12、固定環;13、導向桿;14、切割刀;15、刻度尺。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通過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2所示,一種新型高效裁紙機,包括一機架1,機架1上設有一沿Y方向設置的廢料口2,廢料口2的一側設有一固定機構,另一側設有一切割機構,機架1的底部設有一廢料斗3,廢料斗3位于廢料口2的下方,
固定機構包括一沿Y方向設置的支撐桿4,支撐桿4的兩端均轉動連接一側壓桿5,兩個側壓桿5沿X方向并對稱設置,側壓桿5由兩部分組成,分別為第一側壓桿51和第二側壓桿52,第一側壓桿51與機架1平行設置,第二側壓桿52傾斜設置,第二側壓桿52的端部轉動連接于支撐桿4上,第二側壓桿52與機架1的上表面之間固定有拉力彈簧6,兩個第一側壓桿51的自由端之間設有一橫向壓桿7,橫向壓桿7接近廢料口2的邊緣,橫向壓桿7的上還設有一把手8,廢料口2的邊緣設有一切割槽9;
切割機構包括一汽缸10,汽缸10的缸體固定于機架1上,汽缸10的活動桿沿Y方向移動,汽缸10的活動桿上垂直設有一連桿11,連桿11的一端固定于汽缸10的活動桿的自由端,連桿11的另一端的底部設有一固定環12,廢料口2的邊緣設有一沿Y方向設置的導向桿13,固定環12穿過導向桿13,連桿11的另一端還設有一切割刀14,切割刀14通過螺栓15固定于連桿11上,切割刀14位于切槽9的正上方,切割刀14的橫截面為直角三角形;
機架1上還設有兩個刻度尺15,兩個刻度尺15分別位于兩個側壓桿5的內側。
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使用時,拉起把手8,將紙張放在機架1上,用刻度尺15進行測量后,松開把手8,兩個側壓桿5的第一側壓桿51分別壓在紙張的兩側,紙張固定完畢之后,啟動汽缸10,汽缸10驅動連桿11移動,切割刀14在固定環12和導向桿13的導向作用下移動并對紙張進行切割,切割后的廢料由廢料口2進入肥料斗3內。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