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后背門開啟形式,具體涉及一種具備上翻和下翻開啟方式的汽車背門。
背景技術:
通常汽車的背門的開啟方式有上翻、側開、對開、上下開天地門等,以便于取放行李。但不管是上翻、側開還是對開,均需手工搬運行李至行李艙,遇到有重的行李或大件行李式,則取放不便。上下開的天地門則是將背門劃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向上翻,下部向下翻,但下部下翻后仍與行李艙平齊,并不能為搬運行李提供幫助。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備上翻和下翻開啟方式的汽車背門,其同時具備上翻和下翻的開啟方式,以便于貨物上下車的搬運,達到省力的作用及輪椅上下提供便利。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備上翻和下翻開啟方式的汽車背門,包括背門和翻轉機構,所述背門的上下兩端分別通過翻轉機構裝設于汽車車身上。其中,所述翻轉機構包括旋轉軸、固定裝設于旋轉軸兩端的鎖扣肋板、固定裝設于旋轉軸上的固定齒輪、解鎖機構、驅動齒輪和驅動電機,所述鎖扣肋板固定裝設于汽車車身上,所述解鎖機構、驅動齒輪和驅動電機裝設于所述背門內,所述驅動齒輪裝設于驅動電機上并與所述固定齒輪相嚙合,所述解鎖機構鎖止于所述旋轉軸上,且所述解鎖機構和驅動電機電性連接于設置于車身上的控制按鈕上。
優選的,所述背門的上下兩端與汽車車身上上下兩端分別設有2個翻轉機構固定。
優選的,所述解鎖機構包括固定裝設于所述背門上的固定部和裝設于固定部前端的鎖頭,該鎖頭前端開設有鎖口及設置于鎖口內用于卡持固定的鎖舌。
優選的,所述背門的內側設置有多組滾子,用于協助搬運,達到省力的作用。
優選的,所述鎖扣肋板通過鉚接方式固定于所述旋轉軸上,且鎖扣肋板的前端通過焊接固定于所述汽車車身上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備上翻和下方開啟方式的汽車背門的背門的上下兩端分別通過翻轉機構裝設于汽車車身上,且所述翻轉機構包括解鎖機構,可實現背門的上下兩端切換解鎖,進而可實現背門同時具備上翻和下翻的開啟方式,以便于貨物上下車的搬運,達到省力的作用及輪椅上下提供便利。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具備上翻和下翻開啟方式的汽車背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一種具備上翻和下翻開啟方式的汽車背門下翻時的狀態圖。
圖3是圖1所示一種具備上翻和下翻開啟方式的汽車背門上翻時的狀態 圖。
圖4是圖3所示一種具備上翻和下翻開啟方式的汽車背門上翻時另一角度的狀態圖。
圖5是圖1所示一種具備上翻和下翻開啟方式的汽車背門的翻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背門—1、滾子—11、翻轉機構—2、旋轉軸—21、鎖扣肋板—22、固定齒輪—23、解鎖機構—24、固定部—241、鎖頭—242、鎖口—243、鎖舌—244、驅動齒輪—25、驅動電機—26、汽車車身—3。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請參閱圖1至圖5,一種具備上翻和下翻開啟方式的汽車背門,包括背門1和翻轉機構2,所述背門1的上下兩端分別通過翻轉機構2裝設于汽車車身 上3。其中,所述翻轉機構2包括旋轉軸21、固定裝設于旋轉軸21兩端的鎖扣肋板22、固定裝設于旋轉軸21上的固定齒輪23、解鎖機構24、驅動齒輪25和驅動電機26。所述鎖扣肋板22固定裝設于汽車車身3上,所述解鎖機構24、驅動齒輪25和驅動電機26裝設于所述背門1內,所述驅動齒輪25裝設于驅動電機26上并與所述固定齒輪23相嚙合,可控制背門1翻轉自由角度的調節,所述解鎖機構24鎖止于所述旋轉軸21上,且所述解鎖機構24和驅動電機26電性連接于設置于車身上的控制按鈕上。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背門1的上下兩端與汽車車身3上上下兩端分別設有2個翻轉機構2固定,以提高背門1上下翻轉的穩定性。
具體的,所述解鎖機構24包括固定裝設于所述背門1上的固定部241和裝設于固定部241前端的鎖頭242,該鎖頭242前端開設有鎖口243及設置于鎖口243內用于卡持固定的鎖舌244。
進一步的,所述背門1的內側設置有多組滾子11,用于協助搬運,以便于貨物上下車的搬運,達到省力的作用。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鎖扣肋板22通過鉚接方式固定于所述旋轉軸21上,且鎖扣肋板22的前端通過焊接固定于所述汽車車身3上。
本實用新型一種具備上翻和下方開啟方式的汽車背門的工作原理為:當背門1需要向上翻開時,按下上端驅動電機26的控制按鈕并開始工作,同時按下下端解鎖機構24的控制按鈕實現解鎖,進而實現背門1沿著上方的翻轉機構2的旋轉軸21上翻開啟;當背門1需要下翻開啟時,按下下端驅動電機26的控制按鈕并開始工作,同時按下上端解鎖機構24的控制按鈕實現解鎖,進而實現背門1沿著下方的翻轉機構2的旋轉軸21下翻開啟,以便于貨物上下車的搬運,達到省力的作用及輪椅上下提供便利。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一種具備上翻和下翻開啟方式的汽車背門的背門1的上下兩端分別通過翻轉機構2裝設于汽車車身3上,且所述翻轉機構2包括解鎖機構24,可實現背門1的上下兩端切換解鎖,進而可實現背門1同時具備上翻和下翻的開啟方式,以便于貨物上下車的搬運,達到省力的作用及輪椅上下提供便利。
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采用與其相同或相似的其它裝置,均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