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化設備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碼垛同步手爪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袋裝碼垛手爪機采用夾鉗式結構,手爪主要功能為抓緊時兩側氣缸驅動擺臂,抓住料袋,隨后壓緊氣缸推動壓板,將料袋壓緊防止搬運過程中甩出;放料時壓緊氣缸松開,兩側抓緊氣缸驅動擺臂,將料袋放下;
傳統的袋裝碼垛手爪如圖1所述,其存在著以下幾點缺點:
1.手爪兩側擺臂a用兩個氣缸b做為驅動動力,難以實現同步即兩側擺爪c難同時張開,料袋一側先落另側后落導致位置不準,碼垛效果不佳;
2.成本比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緊湊、碼垛效果好、通用性強和使用壽命長的碼垛同步手爪設備。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包括安裝框架,所述安裝框架的左右兩側分別對稱安裝有擺爪,所述安裝框架內安裝有驅動氣缸,所述驅動氣缸的下端連接有驅動塊,所述驅動塊的左右兩側分別對稱連接有與所述擺爪相連接的連接裝置,所述安裝框架的前后兩端均對稱安裝有下壓機構,所述安裝框架的頂端還設置有連接法蘭。
進一步的,所述擺爪包括擺臂一、擺臂二、擺板和若干個夾爪,所述擺臂一與所述擺臂二分別鉸接安裝于所述安裝框架的前后端面的側端,所述擺板固定安裝于所述擺臂一與所述擺臂二之間,所述擺板上均勻陣列安裝有所述夾爪。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裝置包括連桿機構、連接板和關節軸承,所述連桿機構的兩端分別通過所述關節軸承分別與所述驅動塊和所述連接板相鉸接,所述連接板固定安裝在所述擺臂一和擺臂二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下壓機構均包括下壓氣缸和下壓板,所述下壓氣缸對稱安裝于所述安裝框架的前后端面上,所述下壓板與所述下壓氣缸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安裝框架的一側端上設置有接線盒,所述接線盒為矩形盒。
進一步的,所述安裝框架為矩形框架,所述安裝框架內中心部位設有與所述驅動氣缸相適配的安裝架。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實用新型包括安裝框架,所述安裝框架的左右兩側分別對稱安裝有擺爪,所述安裝框架內安裝有驅動氣缸,所述驅動氣缸的下端連接有驅動塊,所述驅動塊的左右兩側分別對稱連接有與所述擺爪相連接的連接裝置,所述安裝框架的前后兩端均對稱安裝有下壓機構,所述安裝框架的頂端還設置有連接法蘭,所以本實用新型利用所述驅動氣缸帶動所述驅動塊,進一步,所述驅動塊同時帶動分別與所述驅動塊的左右兩側相連接的所述連接裝置,更進一步,所述驅動氣缸同時驅動與所述連接裝置相連接的兩個所述擺爪同時運動,從而保證兩個所述擺爪同時控制張開閉合,受力均衡大小一致,使其碼垛效果好,即將物品整齊地堆疊好,利用一個所述驅動氣缸驅動所述擺爪相對傳統利用兩個氣缸,節省一定的生產成本,所述連接法蘭可使本實用新型與外部的多種類型的碼垛機器人的機械手臂均適配,提高本實用新型的通用性,進一步,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也相對簡單,容易裝配維護保養及操作,也使其使用壽命增長。
附圖說明
圖1是傳統碼垛手爪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和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包括安裝框架1,所述安裝框架1為矩形框架,所述安裝框架1的左右兩側分別對稱安裝有擺爪2,所述安裝框架1內中心部位設有安裝架,所述安裝架內固定安裝有驅動氣缸3,所述驅動氣缸3的下端連接有驅動塊4,所述驅動塊4的左右兩側分別對稱連接有與所述擺爪2相連接的連接裝置5,此設計使左右兩側的所述擺爪2能同時被所述驅動氣缸3驅動,保證了左右兩側的所述擺爪2能同時張開閉合,且其受力大小均衡一致,使其能精準放料位置,不會出現傳統的因難以實現同步即兩側擺爪難同時張開,使料袋一側先落另側后落導致位置不準的缺陷,所述安裝框架1的前后兩端均對稱安裝有下壓機構6,所述下壓機構6可以將料帶壓緊,防止搬運過程中甩出,進一步保證了碼垛的效果,所述安裝框架1的頂端還設置有連接法蘭7,所述連接法蘭可使所述碼垛同步手爪設備與外部的多種類型的碼垛機器人的機械手臂均適配,提高所述碼垛同步手爪設備的通用性,所述碼垛機器人是機械與計算機程序有機結合的產物。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擺爪2包括擺臂一21、擺臂二22、擺板23和若干個夾爪24,所述擺臂一21與所述擺臂二22分別鉸接安裝于所述安裝框架1的前后端面的側端,所述擺板23固定安裝于所述擺臂一21與所述擺臂二22之間,所述擺板23上均勻陣列安裝有所述夾爪24,此設計使所述擺爪2能更穩固的夾持料袋。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裝置5包括連桿機構51、連接板52和關節軸承53,所述連桿機構51的兩端分別通過所述關節軸承53分別與所述驅動塊4和所述連接板52相鉸接,所述連接板52固定安裝在所述擺臂一21和擺臂二22之間,所述連接裝置5在所述碼垛同步手爪設備中尤為重要,起到連接作用,是所述驅動氣缸3能否實現同時驅動所述擺爪2的重要連接結構,所述連接裝置5通過在所述驅動塊4的左右兩端同時連接安裝有所述連桿機構51,且所述連桿機構51的另一端與所述擺爪2相連接,且所述驅動塊4與所述連桿機構51的連接處和所述連桿機構51與所述擺爪2的連接處均設置有所述關節軸承53,所述連接機構51起到杠桿的作用,此設計結構使所述驅動氣缸3下壓時,帶動所述驅動塊4下壓,從而帶動兩個所述連接機構51的一端同時下移,兩個所述連接機構51的另一端同時上升,從而帶動與所述連接機構51通過所述關節軸承相連接的所述連接板52上升,從而使兩個所述擺爪2同時張開,相反所述驅動氣缸3上升時,同樣可使兩個所述擺爪2同時閉合,到達準確放料的效果。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下壓機構6均包括下壓氣缸61和下壓板62,所述下壓氣缸61對稱安裝于所述安裝框架1的前后端面上,所述下壓板62與所述下壓氣缸61相連接;此設計可以使前后端面上的兩個所述下壓氣缸61同時帶動所述下壓板62下壓,壓緊料袋,防止搬運過程中甩出,提高了所述碼垛同步手爪設備的穩定性,使其碼垛的效果更佳。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框架1的一側端上設置有接線盒8,所述接線盒8為矩形盒。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框架1為矩形框架,所述安裝框架1內中心部位設有與所述驅動氣缸3相適配的安裝架。
其工作步驟為:所述驅動氣缸3開始工作,通過所述連接裝置5帶動左右兩側的所述擺爪2抓住料袋,隨后所述下壓氣缸61下壓推動所述下壓板62壓緊料袋,再通過與外部連接的碼垛機器人移動到放料的位置,此時,所述下壓氣缸松開復位,使所述下壓板62松開料袋,所述驅動氣缸3驅動所述左右兩側的所述擺爪2松開料袋,將料袋放下。
本實用新型應用于自動化設備的技術領域。
雖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以實際方案來描述的,但是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含義的限制,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本說明書對其實施方案的修改及與其他方案的組合都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