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氣釘槍,尤其涉及一種電動氣釘槍用壓力控制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電動氣釘槍,一般是通過氣體的壓縮來驅動撞針進行打釘,如公開號為CN1310740C、公開日為2007年4月18日、名稱為“電子控制式打釘槍”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電子控制式打釘槍,該打釘槍包括有槍體組,其中該槍體組是由槍體及上蓋所組成,且于槍體的氣室及上蓋的容置部內則依序容置有彈性體、頂壓座及活塞體;而該槍體組內則可形成有主氣道及上氣道,且該主氣道及上氣道分別與槍體的氣室及上蓋的容置部相連通,并使主氣道的一端及上氣道的一端分別位于頂壓座的下方及上方處;又,該槍體組適當位置上分別組設有控制電路板、電磁閥組及感觸組件,且該控制電路板、電磁閥組及感觸組件間形成一回路,并使電磁閥組的軸桿在向前移動時,恰能抵頂阻塞于上氣道內,而可阻絕主氣道內的氣體流入上氣道內;再者,該控制電路板上組設有按鍵開關、切換開關、可調式脈沖開關及電池座,且該控制電路板可借由電線分別連結至電磁閥組及感觸組件上。
這種電子控制式打釘槍在打釘過程中通過控制電路板、電磁閥組以及感觸組件之間的配合來阻塞或開通上氣道,從而控制打釘動作。但這種控制裝置結構復雜,需要配備按鍵開關、切換開關、可調式脈沖開關等一系列部件,生產時對部件的裝配精度要求以及對打釘槍的信號控制要求高,成本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氣釘槍結構復雜、對信號控制要求高、成本高等缺陷,提供了一種新的電動氣釘槍用壓力控制結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電動氣釘槍用壓力控制結構,包括壓縮氣缸、驅動氣缸、驅動活塞組件,所述的壓縮氣缸與驅動氣缸之間設置有流通氣道,所述的驅動活塞組件位于驅動氣缸內,還包括驅動活塞吸附組件,所述的驅動活塞吸附組件設置于流通氣道與驅動氣缸的連通處并吸附驅動活塞組件。
流通氣道用于連通壓縮氣缸和驅動氣缸,使得壓縮氣缸、驅動氣缸內的空氣能夠相互流通,驅動活塞組件用于驅動撞針運動,以實現打釘動作,而驅動活塞吸附組件能夠對驅動活塞組件進行吸附,使得在打釘時施加在驅動活塞組件端部的壓力唯有達到并超過驅動活塞吸附組件對驅動活塞組件的吸附力時,驅動活塞組件才能在氣體壓力的作用下快速向外推出而實現打釘動作。本實用新型通過驅動活塞吸附組件對驅動活塞組件的吸附來達到控制驅動活塞組件運動的目的,大大簡化了氣釘槍的結構,在打釘時無需配置電磁閥組、感觸組件、切換開關、可調式脈沖開關等一系列部件,且降低了氣釘槍對打釘信號控制的要求,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作為優選,上述所述的一種電動氣釘槍用壓力控制結構,所述的驅動活塞吸附組件包括吸附件、力度調節裝置,所述的吸附件位于驅動氣缸內靠近流通氣道的一端并吸附驅動活塞組件,所述的力度調節裝置中部位于流通氣道中,力度調節裝置的底部與驅動活塞組件相抵觸并控制驅動活塞組件與吸附件之間的距離D,力度調節裝置的頂部伸出壓縮氣缸外。
使用時,通過力度調節裝置的調節,能夠讓吸附件與驅動活塞組件之間的距離D產生變化,從而控制吸附件對驅動活塞組件的吸附力,讓使用者可根據不同情況設定打釘的力道,更加人性化。
作為優選,上述所述的一種電動氣釘槍用壓力控制結構,所述的力度調節裝置包括調節鈕、調節閥,所述的調節閥中部位于流通氣道中,調節閥的底部與驅動活塞組件相抵觸并控制驅動活塞組件與吸附件之間的距離D,調節閥的頂部與調節鈕相連接,所述的調節鈕伸出壓縮氣缸外。
通過轉動調節鈕能夠控制調節閥的位置,從而控制驅動活塞組件與吸附件之間的距離D,其結構簡單,調節方便,成本較低。
作為優選,上述所述的一種電動氣釘槍用壓力控制結構,所述的調節閥底部形成接觸臺面并與驅動活塞組件相抵觸。
通過接觸臺面能夠更好地與驅動活塞組件相抵觸,使得調節閥在調節驅動活塞組件的位置時更加平穩。
作為優選,上述所述的一種電動氣釘槍用壓力控制結構,還包括調節鈕固定件,所述的調節閥頂部與調節鈕通過調節鈕固定件相連接。
一方面能夠進一步緊固調節閥與調節鈕,另一方面能夠讓調節閥、調節鈕根據需要相互分離,在使用過程中若其中一個部件發生損壞時,替換更方便。
作為優選,上述所述的一種電動氣釘槍用壓力控制結構,所述的驅動活塞組件包括驅動活塞件、活塞壓板、活塞固定件,所述的驅動活塞件、活塞壓板通過活塞固定件相連接,所述的吸附件吸附活塞壓板。
活塞壓板通過活塞固定件一方面能夠緊固驅動活塞件,另一方面在需要時活塞壓板能夠從驅動活塞件上脫離,更換時更加方便,其中活塞壓板能夠與吸附件相互配合,感知吸附件所施加的力,其結構簡單且成本較低。
作為優選,上述所述的一種電動氣釘槍用壓力控制結構,還包括活塞環,所述的驅動活塞件在與驅動氣缸相抵觸的外壁上設置有凹槽,所述的活塞環套于凹槽內。
活塞環能夠避免驅動氣缸內驅動活塞組件上下兩端的空氣流通而影響壓縮氣體對驅動活塞組件的壓力,進一步提升打釘時力道的準確性,使用效果更佳。
作為優選,上述所述的一種電動氣釘槍用壓力控制結構,所述的吸附件為磁鐵,所述的活塞壓板為為磁吸體。該磁吸體具體可選擇鐵、鈷、鎳或其合金,結構簡單,成本較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動氣釘槍用壓力控制結構的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部的局部放大圖;
圖3為圖2中b部的局部放大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力度調節裝置對驅動活塞組件與吸附件之間的距離進行調節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中c部的局部放大圖;
圖6為圖5中d部的局部放大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驅動活塞組件被打出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7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它們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實施例1
如圖1至圖7所示,一種電動氣釘槍用壓力控制結構,包括壓縮氣缸3、驅動氣缸4、驅動活塞組件2,所述的壓縮氣缸3與驅動氣缸4之間設置有流通氣道1,所述的驅動活塞組件2位于驅動氣缸4內,還包括驅動活塞吸附組件7,所述的驅動活塞吸附組件7設置于流通氣道1與驅動氣缸4的連通處并吸附驅動活塞組件2。
如圖1所示,工作時,壓縮活塞6向上移動并對壓縮氣缸3內的氣體進行壓縮,當壓縮活塞6逐漸靠近壓縮氣缸3的末端時,壓縮氣缸3內的氣體已被大幅度壓縮并通過流通氣道1傳遞壓力到驅動活塞組件2的前端,因驅動活塞組件2被驅動活塞吸附組件7吸附,當驅動活塞組件2端部的氣體壓力未達到驅動活塞吸附組件7的閾值時,驅動活塞組件2始終被驅動活塞吸附組件7牢牢吸附在驅動氣缸4的前端。
如圖7所示,而當驅動活塞組件2端部的氣壓達到并超過驅動活塞吸附組件7的閾值時,驅動活塞吸附組件7無法繼續吸附驅動活塞組件2,則驅動活塞組件2在氣壓的推動下快速移向或沖向驅動氣缸4的末端,在驅動活塞組件2向驅動氣缸4末端移動的過程中,安裝在驅動活塞組件2上的撞針組件5也被同步推出并完成打釘工作。
本實用新型通過驅動活塞吸附組件7對驅動活塞組件2的吸附來達到控制驅動活塞組件2運動的目的,大大簡化了氣釘槍的結構,在打釘時無需配置電磁閥組、感觸組件、切換開關、可調式脈沖開關等一系列部件,且降低了氣釘槍對打釘信號控制的要求,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作為優選,所述的驅動活塞吸附組件7包括吸附件71、力度調節裝置72,所述的吸附件71位于驅動氣缸4內靠近流通氣道1的一端并吸附驅動活塞組件2,所述的力度調節裝置72中部位于流通氣道1中,力度調節裝置72的底部與驅動活塞組件2相抵觸并控制驅動活塞組件2與吸附件71之間的距離D,力度調節裝置72的頂部伸出壓縮氣缸3外。
如圖2、圖3、圖5、圖6所示,打釘時,本實用新型具體是通過吸附件71來吸附驅動活塞組件2,而吸附件71與驅動活塞組件2具有一個距離D,當距離D越小時,吸附件71對驅動活塞組件2的吸力越大,打釘時驅動活塞組件2端部需要更大的氣體壓力才能將驅動活塞組件2推出,同時也導致打釘時的力道更大;反之,當距離D越大時,只需更小的氣體壓力即可將驅動活塞組件2推出,則打釘力道更小。而力度調節裝置72能夠與驅動活塞組件2相抵觸,從而通過力度調節裝置72控制距離D,從而達到控制打釘力道的目的。
作為優選,所述的力度調節裝置72包括調節鈕721、調節閥722,所述的調節閥722中部位于流通氣道1中,調節閥722的底部與驅動活塞組件2相抵觸并控制驅動活塞組件2與吸附件71之間的距離D,調節閥722的頂部與調節鈕721相連接,所述的調節鈕721伸出壓縮氣缸3外。
如圖2、圖3、圖5、圖6所示,在調節時,使用者可通過轉動位于壓縮氣缸3外的調節鈕721來控制調節閥722的位置,從而使得被調節閥722的底部相抵觸的驅動活塞組件2的位置發生變化,則驅動活塞組件2與吸附件71之間的距離D也將發生變化,從而達到控制打釘力道的目的。
作為優選,所述的調節閥722底部形成接觸臺面724并與驅動活塞組件2相抵觸。
作為優選,還包括調節鈕固定件723,所述的調節閥722頂部與調節鈕721通過調節鈕固定件723相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的驅動活塞組件2包括驅動活塞件21、活塞壓板22、活塞固定件23,所述的驅動活塞件21、活塞壓板22通過活塞固定件23相連接,所述的吸附件71吸附活塞壓板22。
作為優選,還包括活塞環25,所述的驅動活塞件21在與驅動氣缸4相抵觸的外壁上設置有凹槽24,所述的活塞環25套于凹槽24內,
作為優選,所述的吸附件71為磁鐵,所述的活塞壓板22為磁吸體。
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的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