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維修工具領域,尤其是一種線束卡扣拆卸工具。
背景技術:
汽車總裝,尤其是整車線束時,線束卡扣的使用數量眾多;線束卡扣使用方便,固定牢固穩定;由于缺乏專業的拆卸工具且整車的空間較小,在維修過程中存在線束卡扣難以拆卸的不足;因此,設計一種維修過程中能方便拆卸線束卡扣的線束卡扣拆卸工具,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由于缺乏專業的拆卸工具且整車的空間較小,在維修過程中存在線束卡扣難以拆卸的不足,提供一種維修過程中能方便拆卸線束卡扣的線束卡扣拆卸工具。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是:
一種線束卡扣拆卸工具,包括:鉗軸,兩個鉗體;所述的線束卡扣拆卸工具還包括頂桿;鉗體包括依次連接的鉗頭、連接塊和鉗柄;連接塊通過鉗軸鉸接;鉗軸徑向設有套設在頂桿外的頂桿通孔;頂桿的前端位于兩個鉗頭之間;頂桿的后端位于兩個鉗柄之間;兩個鉗頭相對內側的前端各設有一個鉗爪。線束卡扣包括:兩個外側各設有一個止退凸塊且相互卡接的卡條,兩端各與一個卡條的一端連接的線束環,套在兩個卡條外的套環;該線束卡扣拆卸工具使用時,兩個鉗爪各卡入一個止退凸塊與套環之間,驅動頂桿向前運動,頂桿的前端插入兩個卡條之間,使兩個卡條脫開卡接并使套環破裂,完成線束卡扣的拆卸。該線束卡扣拆卸工具維修過程中能方便拆卸線束卡。
作為優選,所述的兩個連接塊的相對面分別設有容置凹槽。頂桿置于容置凹槽中使結構更緊湊。
作為優選,所述的頂桿的前端設有錐臺形頂頭。利于插入兩個卡條之間。
作為優選,所述的頂桿通孔為螺孔;頂桿設有與頂桿通孔螺紋連接的螺紋段。旋轉頂桿使頂桿向前運動,頂桿的前端插入兩個卡條之間更方便。
作為優選,所述的頂桿的后端設有扳手塊。利于旋轉頂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線束卡扣拆卸工具維修過程中能方便拆卸線束卡。頂桿置于容置凹槽中使結構更緊湊。頂桿的前端設有錐臺形頂頭,利于插入兩個卡條之間。頂桿通孔為螺孔,頂桿設有與頂桿通孔螺紋連接的螺紋段,旋轉頂桿使頂桿向前運動,頂桿的前端插入兩個卡條之間更方便。頂桿的后端設有扳手塊,利于旋轉頂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中:鉗軸1、頂桿2、鉗頭3、連接塊4、鉗柄5、頂桿通孔6、鉗爪7、容置凹槽8、錐臺形頂頭9、螺紋段10、扳手塊11、線束卡扣12、止退凸塊13、卡條14、線束環15、套環1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所示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描述。
如附圖1所示:一種線束卡扣拆卸工具,包括:鉗軸1,兩個鉗體,頂桿2;鉗體包括依次連接的鉗頭3、連接塊4和鉗柄5;兩個連接塊4通過鉗軸1鉸接;鉗軸1徑向設有套設在頂桿2外的頂桿通孔6;頂桿2的前端位于兩個鉗頭3之間;頂桿2的后端位于兩個鉗柄5之間;兩個鉗頭3相對內側的前端各設有一個鉗爪7。
所述的兩個連接塊4的相對面分別設有容置凹槽8。
所述的頂桿2的前端設有錐臺形頂頭9。
所述的頂桿通孔6為螺孔;頂桿2設有與頂桿通孔6螺紋連接的螺紋段10。
所述的頂桿2的后端設有扳手塊11。
線束卡扣12包括:兩個外側各設有一個止退凸塊13且相互卡接的卡條14,兩端各與一個卡條14的一端連接的線束環15,套在兩個卡條14外的套環16;該線束卡扣12拆卸工具使用時,兩個鉗爪7各卡入一個止退凸塊13與套環16之間,驅動頂桿2向前運動,頂桿2的前端插入兩個卡條14之間,使兩個卡條14脫開卡接并使套環16破裂,完成線束卡扣12的拆卸。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線束卡扣拆卸工具維修過程中能方便拆卸線束卡。頂桿置于容置凹槽中使結構更緊湊。頂桿的前端設有錐臺形頂頭,利于插入兩個卡條之間。頂桿通孔為螺孔,頂桿設有與頂桿通孔螺紋連接的螺紋段,旋轉頂桿使頂桿向前運動,頂桿的前端插入兩個卡條之間更方便。頂桿的后端設有扳手塊,利于旋轉頂桿。
本實用新型可改變為多種方式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是顯而易見的,這樣的改變不認為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所有這樣的對所述領域的技術人員顯而易見的修改,將包括在本權利要求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