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影印紙裁剪領域,特別是一種用于影印紙裁剪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針對影印紙的裁剪裝置,大部分是由水平刻度板、豎直刻度板、基座和鍘刀等零件組成,通常側刀的一端鉸接安裝在基座上端面的端角處,基座上端面的端角處對應安裝有互相垂直的水平刻度板和豎直刻度板。該裝置是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手動按壓來固定影印紙,通過水平刻度板和豎直刻度板來測量影印紙裁剪的尺寸,通過手動控制側刀來裁剪影印紙。該裝置雖然結構簡單且制造成本低,但裁剪效果較差,在裁剪過程中,影印紙未完全被裁斷前在剪切力的作用下位移極易發生變化,從而導致裁剪的精確度不高,而且影印紙在裁剪時被裁剪邊容易褶皺。同時,每次只能針對影印紙的一邊進行裁剪,從而導致影印紙裁剪的工作效率低。此外,該裝置對裁剪工作者的操作技能要求較高,故而需要對操作人員進行專門的培訓后才能勝任操作該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用于影印紙裁剪的裝置,通過所述壓緊條和載紙臺對影印紙進行固定,通過所述載紙臺、裁剪機構和微處理器模塊實現同時對不同尺寸的影印紙的兩邊進行自動裁剪,不僅提高了裁剪的工作效率,而且保證了影印紙裁剪的精度。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影印紙裁剪的裝置,包括機體底座、傳動機構、載紙臺和裁剪機構;所述傳動機構、載紙臺和裁剪機構均設置在所述機體底座上。
所述機體底座包括底座本體、設置于所述底座本體上端面兩側中間處并與所述底座本體垂直的兩塊支撐板、設置于所述底座本體上端面用于引導所述載紙臺在水平方向上移動的兩條互相平行的軌道和設置于所述底座本體上用于固定電動機的電機基座;所述電機基座位于所述軌道一側,且靠近所述支撐板并位于所述支撐板的內側;所述兩條軌道位于所述兩塊支撐板的內側。
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設置于所述電機基座上且輸出軸朝上并垂直于電機基座的電動機、設置于所述電動機輸出軸上的直齒輪和設置于所述電動機輸出軸上且位于直齒輪上方的第一錐齒輪。
所述載紙臺包括設置于所述機體底座上且形狀為方形的載紙臺本體、設置于所述載紙臺本體側面上且位于所述電動機一側的側齒條、設置于所述載紙臺本體下端面四個端角處的四個滑輪和設置于所述載紙臺本體上端面用于固定影印紙的若干壓緊條;所述側齒條與所述軌道平行,且所述側齒條與所述直齒輪互相嚙合;所述滑輪兩兩對齊,并位于所述底座本體的兩條軌道內。
所述裁剪機構包括設置于所述機體底座兩塊支撐板之間的傳動主軸、設置于所述傳動主軸一端上并位于所述電動機一側的第二錐齒輪、設置于所述傳動主軸上均勻排列且位于所述第二錐齒輪一側的若干裁剪圓盤;所述第一錐齒輪和第二錐齒輪互相嚙合;所述傳動主軸的兩末端分別通過軸承套裝在所述兩塊支撐板上,所述傳動主軸位于所述載紙臺上方并與所述載紙臺平行,且所述裁剪圓盤的切速度與所述載紙臺的線速度互相垂直。
所述電動機的動力傳輸路徑為:電動機輸出軸動力并將動力傳輸到所述直齒輪和第一錐齒輪;所述直齒輪與所述側齒條嚙合后,將動力傳輸到所述載紙臺,從而驅動所述載紙臺本體下方的滑輪在所述軌道內滑動;所述第一錐齒輪與第二錐齒輪嚙合后,將動力傳輸到所述傳動主軸上,所述傳動主軸再帶動所述裁剪圓盤轉動,實現對影印紙的裁剪。
優選地,所述壓緊條為倒立的凹字的長條型,且所述壓緊條與所述側齒條平行;所述壓緊條之間互相平行,且所述壓緊條的兩側扣在所述載紙臺本體的兩端上;所述裁紙臺本體和壓緊條均為磁性材料制成,所述壓緊條通過與所述裁紙臺本體之間的磁力來壓緊影印紙。
優選地,所述一種用于影印紙裁剪的裝置還包括接近傳感器、微處理器模塊和報警器,所述接近傳感器數量為兩個且分別對稱安裝在所述機體底座上端面的兩端,并位于所述載紙臺移動方向的終點處;所述微處理器模塊和報警器分別安裝在所述機體底座上,且所述微處理器模塊連接控制著所述電動機和所述報警器,并接收所述接近傳感器的傳輸信號來控制所述電動機轉向及電動機的開啟或停止。
優選地,所述裁剪圓盤的數量和裁剪圓盤之間的距離通過影印紙的常裁剪的尺寸確定。
優選地,所述傳動主軸上設置有用于固定裁剪圓盤且與所述裁剪圓盤數量相等的鍵槽,且所述鍵槽為長條雙圓頭鍵槽,所述裁剪圓盤通過安裝在鍵槽內的長條雙圓頭平鍵進行固定;所述裁剪圓盤的內圓設有與所述長條雙圓頭平鍵配合的凹槽。
優選地,所述壓緊條成對安裝在所述載紙臺本體的上端面,且所述壓緊條可以沿著所述載紙臺本體的兩個端面移動,從而實現所述壓緊條之間距離的調節。
優選地,所述機體底座及載紙臺的尺寸與行業內影印紙的常用尺寸相適應。
優選地,一種用于影印紙裁剪的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底座本體上并位于所述載紙臺上方用于自動調節壓緊條之間距離的的調節機構;所述調節機構包括調節本體、設置于所述調節本體上的調節電機、設置于所述調節本體上的若干推板和穿設于所述若干推板內且一端與所述調節電機連接的蝸桿;所述調節本體包括第一豎直板、第二豎直板和橫板;所述第一豎直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橫板的一端上,且與所述橫板垂直;所述第二豎直板固定在所述橫板的另一端并與所述橫板垂直,且所述第一豎直板和第二豎直板位于所述橫板的同一側;所述橫板位于所述壓緊條的上方;所述第一豎直板和第二豎直板的另一端分別固定在所述底座本體上端面,且分別與所述底座本體的上端面垂直;所述第一豎直板和第二豎直板分別位于所述載紙臺的兩側,且所述第二豎直板靠近所電機基座。
所述推板包括套在所述蝸桿的套環、套在所述橫板上的套板和固定在所述套板下端面用于推動所述壓緊條的推片,所述套環焊接在所述套板上端面正中間;所述推片的數量為兩個且分別焊接在所述套板下端面,且與所述套板垂直;所述套環內部開設有與所述蝸桿連接的螺紋;所述套板由四塊鋼板焊接而成;所述推板的數量與所述壓緊條的數量一樣,且所述推板緊挨著所述壓緊條。
所述調節電機位于所述橫板上端面并靠近于所述第一豎直板,且所述調節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橫板平行并朝向第二豎直板;所述蝸桿的一端通過連接軸與所述調節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接,且所述蝸桿穿過所述套環。
優選地,所述微處理器模塊連接控制著所述調節電機。
影印紙的裁剪流程如下:首先,通過所述壓緊條將需裁剪的影印紙固定在所述載紙臺上,同時,通過判斷影印紙的尺寸,調節所述壓緊條之間的距離,使得裁剪圓盤裁剪位置到達最佳;其次,啟動所述電動機轉動,帶動載紙臺在水平方向上面做直線運動,同時,所述電動機帶動裁剪圓盤轉動,從而實現對影印紙的裁剪;最后,所述載紙臺運動到終點處會碰到所述接近傳感器,所述接近傳感器將該接近信號傳輸到微處理器模塊,微處理器模塊控制電動機停止轉動,并啟動報警器提示裁剪完成。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通過所述壓緊條通過與所述裁紙臺本體之間的磁力來固定影印紙,不僅避免了手動對影印紙進行固定,保證了裁剪過程中操作者的人身安全,而且保證了影印紙裁剪的精度度;
2.本發明通過所述載紙臺、裁剪機構和微處理器模塊實現同時對不同尺寸的影印紙的多邊進行自動裁剪,提高了裁剪的工作效率;
3.本發明通過影印紙的常裁剪的尺寸確定所述裁剪圓盤的數量和裁剪圓盤之間的距離,從而確保了本發明能夠針對市面上大部分影印紙進行裁剪;
4.本發明通過所述載紙臺本體、所述若干壓緊條和所述裁剪圓盤對影印紙進行裁剪,解決了影印紙在裁剪時容易褶皺的技術問題;
5.本發明設計巧妙、結構簡單、便于制造和易于維修;
6.本發明使用一個電動機就可以同時滿足載紙臺的移動和裁剪圓盤的轉動,減少了電機的使用數量,降低了制造成本;通過使用一個電動機使得了所述載紙臺和裁剪圓盤的同步轉動,保障了裁剪精度;
7.本發明通過所述調節機構可以自動調節所述壓緊條之間的距離,從而實現自動壓緊影印紙。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用于影印紙裁剪的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種用于影印紙裁剪的裝置的機體底座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一種用于影印紙裁剪的裝置的整體結構另一角度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一種用于影印紙裁剪的裝置的載紙臺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一種用于影印紙裁剪的裝置的調節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一種用于影印紙裁剪的裝置的推板示意圖。
附圖中,1-機體底座、11-底座本體、12-支撐板、13-軌道、14-電機基座、2-傳動機構、21-電動機、22-直齒輪、23-第一錐齒輪、3-載紙臺、31-載紙臺本體、32-側齒條、33-滑輪、34-壓緊條、4-裁剪機構、41-傳動主軸、42-第二錐齒輪、43-剪圓盤、44-鍵槽、5-接近傳感器、6-微處理器模塊、7-報警器、8-調節機構、81-調節本體、8111-第一豎直板、8111-第一豎直板、8112-第二豎直板、8113-橫板、82-調節電機、83-蝸桿、84-推板、841-套環、842-套板、843-推片。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影印紙裁剪的裝置,通過所述壓緊條和載紙臺對影印紙進行固定,通過所述載紙臺、裁剪機構和微處理器模塊實現同時對不同尺寸的影印紙的多邊進行自動裁剪,不僅提高了裁剪的工作效率,而且保證了影印紙裁剪的精度。
以下結合附圖對發明的具體實施進一步說明。
請參閱圖1、圖2、圖3和圖4,一種用于影印紙裁剪的裝置,包括機體底座1、傳動機構2、載紙臺3和裁剪機構4;所述傳動機構2、載紙臺3和裁剪機構4均設置在所述機體底座1上。
所述機體底座1包括底座本體11、設置于所述底座本體11上端面兩側中間處并與所述底座本體11垂直的兩塊支撐板12、設置于所述底座本體11上端面用于引導所述載紙臺3在水平方向上移動的兩條互相平行的軌道13和設置于所述底座本體11上用于固定電動機21的電機基座14;所述電機基座14位于所述軌道13一側,且靠近所述支撐板12并位于所述支撐板12的內側;所述兩條軌道13位于所述兩塊支撐板12的內側。
所述傳動機構2包括設置于所述電機基座14上且輸出軸朝上并垂直于電機基座14的電動機21、設置于所述電動機21輸出軸上的直齒輪22和設置于所述電動機21輸出軸上且位于直齒輪22上方的第一錐齒輪23。
所述載紙臺3包括設置于所述機體底座11上且形狀為方形的載紙臺本體31、設置于所述載紙臺本體31側面上且位于所述電動機21一側的側齒條32、設置于所述載紙臺本體31下端面四個端角處的四個滑輪33和設置于所述載紙臺本體31上端面用于固定影印紙的若干壓緊條34;所述側齒條32與所述軌道13平行,且所述側齒條32與所述直齒輪22互相嚙合;所述滑輪33兩兩對齊,并位于所述底座本體1的兩條軌道13內。
所述裁剪機構4包括設置于所述機體底座1兩塊支撐板12之間的傳動主軸41、設置于所述傳動主軸41一端上并位于所述電動機21一側的第二錐齒輪42、設置于所述傳動主軸41上均勻排列且位于所述第二錐齒輪42一側的若干裁剪圓盤43;所述第一錐齒輪23和第二錐齒輪42互相嚙合;所述傳動主軸41的兩末端分別通過軸承套裝在所述兩塊支撐板12上,所述傳動主軸41位于所述載紙臺3上方并與所述載紙臺3平行,且所述裁剪圓盤43的切速度與所述載紙臺3的線速度互相垂直。
基于上述結構,達到的效果是:使用一個電動機21就可以同時滿足載紙臺3的移動和裁剪圓盤43的轉動,減少了電機的使用數量,降低了制造成本;通過使用一個電動機21使得了所述載紙臺3和裁剪圓盤43的同步轉動,保障了裁剪精度。
所述電動機的動力傳輸路徑為:所述電動機21的動力傳輸路徑為電動機21輸出軸動力并將動力傳輸到所述直齒輪22和第一錐齒輪23;所述直齒輪21與所述側齒條32嚙合后,將動力傳輸到所述載紙臺3,從而驅動所述載紙臺本體31下方的滑輪33在所述滑動軌道13內滑動;所述第一錐齒輪23與第二錐齒輪42嚙合后,將動力傳輸到所述傳動主軸41上,所述傳動主軸41再帶動所述裁剪圓43盤轉動,實現對影印紙的裁剪。
請參閱圖1、圖3和圖4,所述壓緊條34為倒立的凹字的長條型,且所述壓緊條34與所述側齒條32平行;所述壓緊條34之間互相平行,且所述壓緊條34的兩側扣在所述載紙臺本體31的兩端上;所述裁紙臺本體31和壓緊條34均為磁性材料制成,所述壓緊條34通過與所述裁紙臺本體31之間的磁力來壓緊影印紙。
基于上述結構,達到的效果是:通過所述壓緊條34與所述裁紙臺本體31之間的磁力自動固定影印紙,不僅避免了手動對影印紙進行固定,保證了裁剪過程中操作者的人身安全,而且保證了影印紙裁剪的精度度。
請參閱圖1和圖3,所述一種用于影印紙裁剪的裝置還包括接近傳感器5、微處理器模塊6和報警器7,所述接近傳感器5數量為兩個且分別對稱安裝在所述機體底座1上端面的兩端,并位于所述載紙臺3移動方向的終點處;所述微處理器模塊6和報警器7分別安裝在所述機體底座1上,且所述微處理器模塊6連接控制著所述電動機21和所述報警器7,并接收所述接近傳感器5的傳輸信號來控制所述電動機21轉向及電動機21的開啟或停止。
基于上述結構,達到的效果是:通過所述載紙臺3、裁剪機構4和微處理器模塊6實現同時影印紙的多邊進行自動裁剪,提高了裁剪的工作效率;裁剪完畢時,所述報警器7報警提示裁剪完成。
請參閱圖1和圖3,所述裁剪圓盤43的數量和裁剪圓盤43之間的距離通過影印紙的常裁剪的尺寸確定。
基于上述結構,達到的效果是:所述裁剪圓盤43的數量可以隨意增加,且裁剪圓盤43之間的距離隨意調節,實現對不同尺寸的影印紙進行裁剪。
請參閱圖1和圖3,所述傳動主軸41上設置有用于固定裁剪圓盤43且與所述裁剪圓盤43數量相等的鍵槽44,且所述鍵槽44為長條雙圓頭鍵槽,所述裁剪圓盤43通過安裝在鍵槽44內的長條雙圓頭平鍵進行固定;所述裁剪圓盤43的內圓設有與所述長條雙圓頭平鍵配合的凹槽(圖未示)。
基于上述結構,達到的效果是:確保了所述裁剪圓盤43的定位,避免因所述裁剪圓盤43晃動而造成的裁剪精度不精確的問題發生。
請參閱圖1和圖4,所述壓緊條34成對安裝在所述載紙臺本體31的上端面,且所述壓緊條34可以沿著所述載紙臺本體31的兩個端面移動,從而實現了所述壓緊條34之間距離的調節。
基于上述結構,達到的效果是:確保了所述壓緊條針對不同尺寸的影印紙進行固定。
請參閱圖1,所述機體底座1及載紙臺3的尺寸與行業內影印紙的常用尺寸相適應。
基于上述結構,達到的效果是:確保了本發明能夠針對市面上大部分影印紙進行裁剪。
請參閱圖2、圖5和圖6,一種用于影印紙裁剪的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底座本體11上并位于所述載紙臺3上方用于自動調節壓緊條34之間距離的的調節機構8;所述調節機構8包括調節本體81、設置于所述調節本體81上的調節電機82、設置于所述調節本體81上的若干推板84和穿設于所述若干推板84內且一端與所述調節電機82連接的蝸桿83;所述調節本體81包括第一豎直板8111、第二豎直8112板和橫板8113;所述第一豎直板811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橫板8113的一端上,且與所述橫板8113垂直;所述第二豎直板8112固定在所述橫板8113的另一端并與所述橫板8113垂直,且所述第一豎直板8111和第二豎直板8112位于所述橫板8113的同一側;所述橫板8113位于所述壓緊條34的上方;所述第一豎直板8111和第二豎直板8112的另一端分別固定在所述底座本體11上端面,且分別與所述底座本體11的上端面垂直;所述第一豎直板8111和第二豎直板8112分別位于所述載紙臺3的兩側,且所述第二豎直板8112靠近所電機基座。
所述推板84包括套在所述蝸桿83的套環841、套在所述橫板8113上的套板842和固定在所述套板842下端面用于推動所述壓緊條的推片843,所述套環841焊接在所述套板842上端面正中間;所述推片843的數量為兩個且分別焊接在所述套板842下端面,且與所述套板842垂直;所述套環841內部開設有與所述蝸桿83連接的螺紋;所述套板842由四塊鋼板焊接而成;所述推板84的數量與所述壓緊條34的數量一樣,且所述推板84緊挨著所述壓緊條34。
所述調節電機82位于所述橫板8113上端面并靠近于所述第一豎直板8111,且所述調節電機82的輸出軸與所述橫板8113平行并朝向第二豎直板8112;所述蝸桿83的一端通過連接軸與所述調節電機82的輸出軸相連接,且所述蝸83桿穿過所述套環841。
基于上述結構,達到的效果是:通過所述調節機構8可以自動調節所述壓緊條34之間的距離,從而實現自動壓緊影印紙。
請參閱圖1和圖5,所述微處理器模塊6連接控制著所述調節電機82。
請參閱圖1、圖2、圖3和圖4,影印紙的裁剪流程如下:首先,通過所述壓緊條34將需裁剪的影印紙固定在所述載紙臺3上,同時,通過判斷影印紙的尺寸,調節所述壓緊條34之間的距離,使得裁剪圓盤43裁剪位置到達最佳;其次,啟動所述電動機21轉動,帶動載紙臺3在水平方向上面做直線運動,同時,所述電動機21帶動裁剪圓盤43轉動,從而實現對影印紙的裁剪;最后,所述載紙臺3運動到終點處會碰到所述接近傳感器5,所述接近傳感器5將該接近信號傳輸到微處理器模塊6,微處理器模塊6控制電動機21停止轉動,并啟動報警器7提示裁剪完成。
基于上述結構,達到的效果是:通過所述載紙臺本體31、所述若干壓緊條34和所述裁剪圓盤43自動對影印紙的多邊進行裁剪,解決了影印紙在裁剪時容易褶皺的技術問題。
上述說明是針對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專利申請范圍,凡本發明所提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變化或修飾變更,均應屬于本發明所涵蓋專利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