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電動剪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剪擴工作頭,包括兩個交叉且活動連接的剪擴件,每一剪擴件的內側具有剪切刃,外側具有擴張部;
液壓驅動組件,連接所述剪擴工作頭,驅動兩個剪擴件張開或閉合;
換向組件,與所述液壓驅動組件相連接,向所述液壓驅動組件提供兩種方向相反的油路循環;
進油組件,與所述換向組件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剪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刃上具有多個齒口且從所述剪切刃的根部到末端,齒口的寬度逐漸變細。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剪擴器,其特征在于,每一剪擴件上還具有至少一個在擴張時配合牽引鏈條的牽引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剪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換向組件包括:
換向本體,包括轉換底座,所述轉換底座上具有流體進孔、流體出孔、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所述流體進孔與進油組件相連接,所述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與液壓驅動組件相連通;
轉換控件,與所述轉換底座相連接,所述轉換控件上具有第一連接管、第二連接管和第三連接管;
在第一工位上,第二連接管的兩端與流體進孔和流體出孔相連接,流體經第二連接管在流體進孔和流體出孔之間循環,流體未進入液壓驅動組件;
在第二工位上,第一連接管的兩端分別與第一連接孔和流體出孔相連接,第三連接管的兩端分別與第二連接孔和流體進孔相連接,流體經第三連接管從第二連接孔流入液壓驅動組件內的第一腔體,液壓驅動組件的第二腔體內的流體經第一連接孔、第一連接管從流體出孔流出,形成第一個方向的流體循環;
在第三工位上,第一連接管的兩端分別與第一連接孔和流體進孔相連接,第三連接管的兩端分別與第二連接孔和流體出孔相連接,流體經第一連接管從第一連接孔流入液壓驅動組件內的第二腔體,液壓驅動組件的第一腔體內的流體經第二連接孔、第三連接管從流體出孔流出,形成第二個方向的流體循環。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動剪擴器,其特征在于,流體進孔和流體出孔相對設置,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相對設置,流體進孔中心和流體出孔中心之間的連線與第一連接孔中心和第二連接孔中心之間的連線相垂直。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動剪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換控件和轉換底座上具有限制轉換控件轉動角度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設置在轉換底座上的三個弧形凹槽以及設置在轉換控件上的與所述三個弧形凹槽相配合的凸起部,所述三個弧形凹槽分別與流體進孔、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對應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動剪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油組件包括驅動電機、油箱和連接部,所述油箱和連接部設置在換向本體上,驅動電機的偏心軸與連接部相連接,所述連接部上具有多個沿偏心軸的周向設置的活塞組件,每一活塞組件上具有多個連通流體進孔和油箱的油孔。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動剪擴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活塞組件均包括:
彈簧座;
彈簧,固定于所述彈簧座;
活塞,與所述彈簧相連接,所述活塞上具有多個連通流體進孔和油箱的油孔;
油活開關,套設于所述彈簧且位于所述活塞靠近彈簧座的一側。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剪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換向組件包括:
換向本體,所述換向本體內具有流體進管和流體出管;
轉換控件,沿垂直于所述換向本體的軸向設置在換向本體內,所述轉換控件上具有多個軸線與流體進管方向平行的通孔,在流向轉換時轉換控件沿垂直于換向本體的軸向移動;
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分別連接在轉換控件和液壓驅動組件,形成流體循環;
當轉換控件位于第一工位時,轉換控件封堵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流體在流體進管和流體出管之間循環;
當轉換控件位于第二工位時,轉換控件從第一工位向換向本體的一側移動,流體經轉換控件上的通孔從流體進管流入第一油管,再流入液壓驅動組件的第一腔體內,液壓驅動組件的第二腔體內的流體從第二油管和轉換控件上的通孔流向流體出管,流體在液壓驅動組件內形成第一個方向的循環;
當轉換控件位于第三工位時,轉換控件從第一工位向換向本體的另一側移動,流體經轉換控件上的通孔從流體進管流入第二油管,再流入液壓驅動組件的第二腔體內,液壓驅動組件的第一腔體內的流體從第一油管和轉換控件上的通孔流向流體出管,流體在液壓驅動組件內形成第二個方向的循環。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動剪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換控件上等間隔設有三個通孔,流體進管包括四個等直徑的流入支管,流體出管包括三個直徑與流入支管的直徑相等的流出支管,第一流入支管、第二流入支管和第一流出支管三者與第一通孔相對應設置,第一通孔的直徑大于一個流出支管的直徑但小于或等于兩個流出支管的直徑;
第三流入支管和第二流出支管與第二通孔相對應設置,第二通孔的直徑大于一個流出支管的直徑但小于或等于兩個流出支管的直徑;
第四流入支管與第三通孔相對應設置,第三通孔的直徑小于或等于一個流出支管的直徑;
第一油管包括第一油路支管和第二油路支管,第一油路支管和第二油路支管與第一通孔對應設置;第二油管包括第三油路支管和第四油路支管,第三油路支管與第二通孔對應設置,第四油路支管與第三通孔對應設置;
轉換控件在工位轉換時,轉換控件向換向本體一側或另一側移動的距離等于流入支管的直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