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機器人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多指靈巧手。
背景技術:
隨著機器人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實際應用中要求機器人的末端執行器能從事更加復雜,更加智能化的操作。原有簡單的末端執行器因其通用性差,自由度少,靈活性低,無法對多形狀、多尺寸的物體進行靈活性抓取,難以滿足實際應用需求。多指靈巧手可以抓取多種形狀、多尺寸、不同材質的物體,具有靈活度高、可操作性強等特性,安裝到機器人末端,不僅能擴大機器人的作業范圍,還能提高機器人的作業質量,成為了機器人領域研究熱點之一。
傳統多指靈巧手手掌普遍采用剛性結構,其缺點在于:多指靈巧手剛性結構的手掌,僅起支撐和固定作用,靈巧手只能通過手指關節的運動來調整手指的位姿,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機器人靈巧手的靈巧性和工作空間;手掌不可動,無法改變其形狀,靈巧手手指間相對位置保持不變,靈巧手只能通過改變手指姿態來實現抓取、放置物體等操作,手掌對靈巧手抓取、放置等操作調節不起任何作用,降低了多指靈巧手的操作質量;手掌固定,靈巧手的整體尺寸和構型不變,降低了靈巧手對不同形狀物體抓取的適應能力。現有技術中采用五桿球面連接件的手掌可變的靈巧手制造難度高,平面內機構尺寸姿態變化幅度較小,逆運動學存在多解情況使得控制難度大等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多指靈巧手,該多指可變自由度、靈巧性高,工作空間大,操作質量好,抓取適應能力更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
一種多指靈巧手,包括一條閉鏈和多條開鏈,其特征在于:
所述閉鏈是由第一桿、第二桿、第三桿、第四桿、第五桿構成的一個平面五桿變胞機構,其中,第一桿和第二桿通過第二轉動鉸鏈相連,第二桿和第三桿通過第三轉動鉸鏈相連,第三桿和第四桿通過第四轉動鉸鏈相連,第四桿和第五桿通過第五轉動鉸鏈相連,第五桿和第一桿通過第一轉動鉸鏈相連;
所述開鏈均包括第六桿、第七桿和基座,其中,第六桿的一端通過第六轉動鉸鏈與基座轉動鉸接,所述基座均固定在所述閉鏈上。
進一步的,所述多條開開鏈的基座分別與第二桿、第三桿和第五桿固連。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轉動鉸鏈、所述第二轉動鉸鏈、所述第三轉動鉸鏈、所述第四轉動鉸鏈以及所述第五轉動鉸鏈的軸線相互平行。
進一步的,所述第六轉動鉸鏈的軸線與所述第一轉動鉸鏈的軸線垂直。
進一步的,所述第六桿的另一端通過第七轉動鉸鏈與所述第七桿轉動鉸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七轉動鉸鏈的軸線與所述第六轉動鉸鏈的軸線平行。
本發明的多指靈巧手,包括一條閉鏈和多條開鏈,其中,閉鏈是由第一桿、第二桿、第三桿、第四桿、第五桿構成的一個平面五桿變胞機構,其中,第一桿和第二桿通過第二轉動鉸鏈相連,第二桿和第三桿通過第三轉動鉸鏈相連,第三桿和第四桿通過第四轉動鉸鏈相連,第四桿和第五桿通過第五轉動鉸鏈相連,第五桿和第一桿通過第一轉動鉸鏈相連;多條開鏈均包括第六桿、第七桿和基座,其中,第六桿的一端通過第六轉動鉸鏈與基座轉動鉸接,所述基座均固定在所述閉鏈上。本發明提供的多指靈巧手靈巧性高,工作空間大,操作質量好,抓取適應能力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多指靈巧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多指靈巧手中閉鏈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多指靈巧手中一條開鏈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多指靈巧手的變形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多指靈巧手的另一變形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多指靈巧手的另一變形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多指靈巧手的另一變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7,以下通過圖1至圖7對本發明多指靈巧手進行詳細說明。
首先請參閱圖1和圖2,一種在手掌處使用平面五桿變胞機構的多指靈巧手,包括一個閉鏈和多條開鏈,其中,閉鏈是由第一桿(101)、第二桿(102)、第三桿(103)、第四桿(104)、第五桿(105)構成的一個變胞五桿機構;第一桿(101)和第二桿(102)通過第二轉動鉸鏈(202)相連;第二桿(102)和第三桿(103)通過第三轉動鉸鏈(203)相連;第三桿(103)和第四桿(104)通過第四轉動鉸鏈(204)相連;第四桿(104)和第五桿(105)通過第五轉動鉸鏈(205)相連;第五桿(105)和第一桿(101)通過第一轉動鉸鏈(201)相連;第一轉動鉸鏈(201)、第二轉動鉸鏈(202)、第三轉動鉸鏈(203)、第四轉動鉸鏈(204)以及第五轉動鉸鏈(205)的軸線相互平行。
請參閱圖1和圖3,本發明提供的多指靈巧手中的每條開鏈的結構都相同,本實施例中只對其中的一條開鏈進行詳細說明,具體的:開鏈包括第六桿(106)、第七桿(107)和基座(108),其中第六桿(106)的一端通過第六轉動鉸鏈(206)與基座(108)轉動鉸接,第六桿(106)的另一端通過第七轉動鉸鏈(207)與第七桿(107)轉動鉸接。基座(108)固定在閉鏈上,具體的,三條開鏈的基座分別與第二桿(102)、第三桿(103)和第五桿(105)固連。
本實施例中的開鏈與固連在第二桿(102)的基座(108)之間的第六轉動鉸鏈(206)的軸線與第一轉動鉸鏈(201)的軸線垂直。第六轉動鉸鏈(206)的軸線與第七轉動鉸鏈(207)的軸線平行。
本發明中將變胞機構應用到多指靈巧手的手掌,即本發明中多指靈巧手的閉鏈處,平面五桿變胞機構結構相對簡單,制造難度低,控制簡單,可以輕松的實現手掌尺寸和姿態的變化,且變化幅度可以很大,從而使得手掌可以輕松的變換到適合抓取長圓柱體、球體、小的物體、擰物體、捏物體等構型狀態。且通過變胞機構在運動過程中改變機構構態,自由度,實現了手掌構型的改變,大大提高了靈巧手對不同形狀物體抓取的適應能力;本發明中多指靈巧手的閉鏈應用到多指靈巧手的手掌處,使得手掌可動,通過改變手掌位置、形狀,使得靈巧手手指間相對位置發生變化,當通過靈巧手來實現抓取、放置物體等操作時,手掌起到了對靈巧手抓取、放置等操作調節的作用,提高了多指靈巧手的操作質量。
圖4至圖7是本發明多指靈巧手的變形示意圖,具體的:
如圖4所示,在圖1基礎上,驅動第一轉動鉸鏈(201),第五轉動鉸鏈(205)使得第一桿(101)和第四桿(104)與第五桿(105)之間的內角夾角近似為80度,從而使得三根手指,即本發明多指靈巧手中的開鏈,可以相互平行且均勻的相互錯開,變形到這種手掌構型適合抓取長圓柱體等物體,例如礦泉水瓶等,而且手掌對抓取過程中也可以起調節作用,提高了多指靈巧手的操作質量。
如圖5所示,在圖1基礎上,驅動第一轉動鉸鏈(201),使得第一桿(101)與第五桿(105)之間的內角夾角近似為75度,變形到這種手掌構型適合抓取球體等物體,使得手指接觸點分布均勻且延長線過球形心,提高了多指靈巧手的抓取質量,例如網球或礦泉水瓶豎著抓取,同時也可以如圖1所示手掌構型抓取球體等物體。
如圖6所示,在圖1基礎上,驅動第一轉動鉸鏈(201),第五轉動鉸鏈(205)使得第一桿(101)和第四桿(104)與第五桿(105)重合,變形到這種手掌構型適合抓取小的物體,例如彈珠。
如圖7所示,在圖1基礎上,驅動第一轉動鉸鏈(201),第五轉動鉸鏈(205)使得第一桿(101)與第五桿(105)之間的內角近似為160度,第四桿(104)與第五桿(105)之間的內角近似為20度,變形到這種手掌構型,使得右邊的兩根手指處于正對的狀態,右邊的兩根手指適合靈巧手的捏、擰等操作,例如擰螺絲。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