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子馬蹄鎖,特別涉及一種電子馬蹄鎖齒輪傳動結構。
背景技術:
電子馬蹄鎖是一種常用的鎖具,傳統的電子馬蹄鎖的結構是通過減速電機旋轉帶動鎖閘工作,鎖閘后面有彈簧,由彈簧彈力控制鎖閘復位,所以在鎖閉狀態時,成鎖受到跌落震動,這時鎖閘會隨彈簧回彈,回彈到與鎖環脫離時,鎖就會被打開,該種結構導致電子馬蹄鎖跌落易開啟,鎖和狀態不穩定,使用安全性低。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子馬蹄鎖齒輪傳動結構,該電子馬蹄鎖齒輪傳動結構在鎖閉狀態下跌落震動時不會自動開啟,使用安全性高,制造成本低。
本發明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子馬蹄鎖齒輪傳動結構,包括殼體、電池、鎖環、電機、傳動機構、卡條和開關,所述鎖環能夠滑動的安裝于殼體內,鎖環上設有卡扣,電機、電池和開關分別固定安裝于殼體內,電池能夠給電機供電,開關控制電機啟停,鎖環能夠觸動開關,電機的動力輸出端驅動齒輪傳動機構動作,齒輪傳動機構能夠帶動卡條運動,卡條能夠與卡扣扣合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傳動機構為齒輪傳動機構,卡條為齒條,鎖環側壁上設有一插槽,齒條能夠插設于鎖環的插槽內。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鎖殼上還固定安裝有卡條位置感應裝置,該卡條位置感應裝置能夠感應到卡條位置并控制電機停止運轉。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卡條位置感應裝置包括第一光耦傳感器和第二光耦傳感器,卡條一端設有光耦傳感器控制點,第一、二光耦傳感器分別與開鎖狀態和鎖閉狀態中卡條一端的光耦傳感器控制點正對。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開關為行程開關,鎖環上設有一凸出的觸頭,該凸出的觸頭恰能夠接觸行程開關的觸點。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還設有鎖環彈簧,鎖環彈簧一端與殼體固連,另一端與鎖環固連。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殼體側壁上還設有鎖環滑道,鎖環能夠滑動的位于鎖環滑道內,鎖環彈簧也恰容納于該鎖環滑道內并沿其延伸方向伸縮,鎖環滑道側壁上形成有供卡條進出的開口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無需使用減速電機,通過齒輪傳動機構對電機進行減速,通過鎖環觸發開關控制電機開啟,進而實現卡條運動與鎖環卡合實現閉鎖,通過卡條位置感應裝置感應卡條位置,控制電機在卡條到位后停止運動,本發明在鎖閉的狀態下因電機不工作,因此在鎖閉狀態時,即使成鎖發生跌落震動,卡條也不會與鎖環脫離,鎖就不會被打開,本發明無需使用減速電機傳動,還降低了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結構原理圖;
圖2為本發明處于閉鎖狀態結構原理主視圖;
圖3為本發明處于開鎖狀態結構原理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種電子馬蹄鎖齒輪傳動結構,包括殼體1、電池2、鎖環3、電機4、傳動機構5、卡條6和開關7,所述鎖環3能夠滑動的安裝于殼體1內,鎖環3上設有卡扣,電機4、電池2和開關7分別固定安裝于殼體1內,電池2能夠給電機4供電,開關7控制電機4啟停,鎖環3能夠觸動開關7,電機4的動力輸出端驅動齒輪傳動機構5動作,齒輪傳動機構5能夠帶動卡條6運動,卡條6能夠與卡扣扣合連接。
鎖閉狀態:推動鎖環3,當鎖環3運動,觸發開關7觸點后,電機4開始反轉通過傳動機構5驅動卡條6運動,使卡條6與鎖環3上的卡扣扣合連接,開條開始施鎖;
開鎖狀態:電子馬蹄鎖接收到開鎖信號后,電機4開始工作,通過傳動機構5驅動卡條6復位實現解鎖。
本發明的傳動機構5在鎖閉的狀態下,跌落震動無法開啟,因電機4不工作,傳動機構5不會帶動卡條6工作,因此在鎖閉狀態時,卡條6不會與鎖環3脫離,鎖就不會被打開,本發明無需使用減速電機4傳動的電子馬蹄鎖,降低了成本,解決了鎖閉存在跌落震動開啟的技術問題。
所述傳動機構5為齒輪傳動機構5,卡條6為齒條,鎖環3側壁上設有一插槽8,齒條能夠插設于鎖環3的插槽8內。
所述鎖殼上還固定安裝有卡條6位置感應裝置,該卡條6位置感應裝置能夠感應到卡條6位置并控制電機4停止運轉。
所述卡條6位置感應裝置包括第一光耦傳感器9和第二光耦傳感器10,卡條6一端設有光耦傳感器控制點11,第一、二光耦傳感器分別與開鎖狀態和鎖閉狀態中卡條6一端的光耦傳感器控制點11正對,當卡條6上的光耦傳感器控制點11,從第一光耦傳感器9位置移至第二光耦傳感器10位置時,第二光耦傳感器10接收到信號后,給電機4信號,使電機4停止旋轉,即完成施鎖動作;當卡條6上的光耦傳感器控制點11從第二光耦傳感器10位置移至第一光耦傳感器9位置時,第一光耦傳感器9接收到信號后,給電機4信號,使電機4停止旋轉,及完成開鎖狀態。
所述開關7為行程開關7,鎖環3上設有一凸出的觸頭12,該凸出的觸頭12恰能夠接觸行程開關7的觸點,閉鎖時,鎖環3運動到鎖閉狀態,鎖環3上凸出的觸頭12觸發行程開關7,行程開關7控制電機4啟動,除了采用行程開關7外,也可以采用其他開關7如接觸開關7、光電開關7等。
還設有鎖環彈簧13,鎖環彈簧13一端與殼體1固連,另一端與鎖環3固連,鎖環彈簧13用于在卡條6與鎖環3脫離時實現鎖環3自動縮回到殼體1內,實現開鎖。
殼體1側壁上還設有鎖環滑道14,鎖環3能夠滑動的位于鎖環滑道14內,鎖環彈簧13也恰容納于該鎖環滑道14內并沿其延伸方向伸縮,鎖環滑道14側壁上形成有供卡條6進出的開口部,用于限制鎖環3滑動軌跡和鎖環彈簧13彈性伸縮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