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線接觸式乘用車大燈分裝臺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線接觸式乘用車大燈分裝臺,屬于汽車大燈模具技術領域,它包括底板和橡膠塊;所述橡膠塊固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橡膠塊上可支撐大燈玻璃;所述大燈玻璃與所述橡膠塊之間的支撐處為線接觸。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作使用方便,通過在底座上設置橡膠塊從而實現對大燈玻璃的支撐,有效地避免了現有技術中的大燈玻璃與模具的全曲面接觸,有效地減少了大燈玻璃的接觸面積、降低了大燈玻璃的劃傷數量。
【專利說明】
一種線接觸式乘用車大燈分裝臺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乘用車大燈分裝臺,屬于汽車大燈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線接觸式乘用車大燈分裝臺。
【背景技術】
[0002]在現有技術中,大燈分裝臺是將大燈玻璃放在與大燈玻璃形狀相同的凹槽模具內,大燈玻璃全曲面與凹槽接觸,保持其穩定性,然后在大燈背面打螺絲,但凹槽內經常掉有異物造成大燈玻璃劃傷引起大燈報廢。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線接觸式乘用車大燈分裝臺,其可以避免大燈玻璃全曲面與凹槽接觸,從而保證在大燈背面打螺絲時避免對大燈玻璃的劃傷以及損壞。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這樣一種線接觸式乘用車大燈分裝臺,其包括底板和橡膠塊;所述橡膠塊固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橡膠塊上可支撐大燈玻璃;所述大燈玻璃與所述橡膠塊之間的支撐處為線接觸。
[0005]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橡膠塊為5塊;所述橡膠塊包括用于支撐大燈玻璃的支撐塊和用于實現大燈玻璃自動找正的校正塊。
[0006]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校正塊為兩塊;所述校正塊為扇形。
[0007]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支撐塊為三塊;所述支撐塊包括兩塊長方體狀的橡膠塊和一塊梯形橡膠塊。
[0008]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橡膠塊通過膠接固定于所述底板上。
[0009]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橡膠塊之間的相對位置可根據不同類型的大燈玻璃調整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作使用方便,通過在底座上設置橡膠塊從而實現對大燈玻璃的支撐,有效地避免了現有技術中的大燈玻璃與模具的全曲面接觸,有效地減少了大燈玻璃的接觸面積、降低了大燈玻璃的劃傷數量;通過設置扇形校正塊可以有效地實現大燈玻璃自動找正曲線接觸,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而將橡膠塊膠接在底座上,可以使得橡膠塊根據不同車型的大燈玻璃進行調整,因而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通用性。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軸側示圖;
[0012]圖中:丨-支撐塊;2-校正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13]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4]由圖1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可知,包括底板和橡膠塊;所述橡膠塊固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橡膠塊上可支撐大燈玻璃;所述大燈玻璃與所述橡膠塊之間的支撐處為線接觸。橡膠塊為5塊;橡膠塊包括用于支撐大燈玻璃的支撐塊和用于實現大燈玻璃自動找正的校正塊。其中,支撐塊I為三塊,支撐塊I包括兩塊長方體狀的橡膠塊和一塊梯形橡膠塊。校正塊2為兩塊,校正塊2為扇形。橡膠塊通過膠接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橡膠塊之間的相對位置可根據不同類型的大燈玻璃調整。
[0015]使用本實用新型可以提高大燈玻璃的支撐穩定性,同時降低了大燈玻璃劃傷引起大燈報廢的概率。
[0016]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對上述實用新型加以改進或變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線接觸式乘用車大燈分裝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橡膠塊;所述橡膠塊固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橡膠塊上可支撐大燈玻璃;所述大燈玻璃與所述橡膠塊之間的支撐處為線接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線接觸式乘用車大燈分裝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塊為5塊;所述橡膠塊包括用于支撐大燈玻璃的支撐塊(I)和用于實現大燈玻璃自動找正的校正塊^2)。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線接觸式乘用車大燈分裝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塊(2)為兩塊。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線接觸式乘用車大燈分裝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塊(2)為扇形。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線接觸式乘用車大燈分裝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塊(I)為三塊;所述支撐塊(I)包括兩塊長方體狀的橡膠塊和一塊梯形橡膠塊。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線接觸式乘用車大燈分裝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塊通過膠接固定于所述底板上。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線接觸式乘用車大燈分裝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塊之間的相對位置可根據不同類型的大燈玻璃調整。
【文檔編號】B25H1/00GK205438469SQ201521133443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30日
【發明人】趙愛軍, 梁永新, 龍劍剛, 王建國, 賈江濤
【申請人】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