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遠程供排水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集成式遠程供排水系統包括快速提水單元和/或增壓單元;快速提水單元由集裝箱框架、內燃機、液壓裝置、液壓卷盤、潛水泵和控制系統組成,其中內燃機、液壓裝置、潛水泵和控制系統裝置在集裝箱框架內,控制系統PLC監測控制潛水泵、內燃機和液壓裝置,內燃機連接液壓裝置為其提供動力,控制系統PLC監測控制潛水泵水位監測信號;增壓單元包括集裝箱框架、內燃機、真空泵、增壓泵和控制系統,控制系統監測增壓泵,增壓泵內水位達到規定水位時啟動內燃機和真空泵,真空泵入口壓力達到規定值后關閉真空泵并開啟增壓泵出口閥門進行取水。
【專利說明】集成式遠程供排水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供排水系統,尤其是一種集成式遠程供排水系統。
【背景技術】
[0002]據國內外滅火統計資料表明:90%以上的火災可以用水撲救,而火災撲救失利的90%的因素是供水強度不足。據公安部消防局2007年的一份調查統計,各類重特大火災(如萬噸級油罐、高層建筑、大面積市場、大跨度廠房),平均滅火供水強度須達到400L / s左右。因此,滅火成功的關鍵是必須具備足夠的供水強度。在國外,早已具有先進的大流量遠程供水系統,且其技術發展也趨于成熟,但因其在該領域的壟斷地位而使產品的售價過高,且其產品的局部細節也需要根據使用環境的不同而作進一步的改進。在國內,我國東部及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基本上都配備了一定數量的大功率、大流量消防車以及移動式消防炮,但往往受到現場環境因素的制約,滅火現場供水強度不足,造成滅火能力、功效不能完全發揮。主要原因包括:火場水源有限;建筑物中的固定供水設施在爆炸、火災中遭受破壞;市政供水管網和自動滅火設施的供水強度嚴重不足等。
[0003]鑒于遠程供水系統在消防安全中的重要性,以及我國在此技術上的缺失,現今急需一種可供消防用大流量遠程應急供排水系統,可以直接用于森林、石油化工、建筑群的火災撲救;軍需供應保障;城市供水及排澇搶險領域中。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大流量遠程應急供排水系統。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集成式遠程供排水系統包括:集成式遠程供排水系統包括快速提水單元和/或增壓單元;快速提水單元由集裝箱框架、內燃機、液壓裝置、液壓卷盤、潛水泵和控制系統組成,其中內燃機、液壓裝置、潛水泵和控制系統裝置在集裝箱框架內,控制系統PLC監測控制潛水泵、內燃機和液壓裝置,內燃機連接液壓裝置為其提供動力,液壓裝置通過液壓管與潛水泵相連,控制系統PLC監測控制潛水泵水位監測信號、液壓系統壓力、泵出口壓力和泵的實際轉速;增壓單元包括集裝箱框架、內燃機、真空泵、增壓泵和控制系統,控制系統監測增壓泵,增壓泵內水位達到規定水位時啟動內燃機和真空泵,真空泵入口壓力達到規定值后關閉真空泵并開啟增壓泵出口閥門進行取水,提水單元的集裝箱框架為自卸式,搬運快捷。
[0006]增壓單元的數量大于等于I個,增壓單元之間通過自動軟管連接。
[0007]液壓裝置中包括液壓泵和液壓管,液壓泵通過液壓管與潛水泵相連,液壓管纏在液壓卷盤內,由控制系統PLC控制液壓卷盤的轉動從而控制液壓管的收放。
[0008]內燃機采用柴油發電機帶動液壓裝置,由于遠程供排水系統需要在戶外工作因此需要使用液壓驅動而不是電力驅動,通過柴油發動機帶動液壓泵運轉,將液壓能傳遞到漂浮泵進行工作。[0009]漂浮泵的外殼材質選用密度小于水的鋁鎂合金金屬材質,由于鋁鎂合金在金屬類材質中質輕,且耐腐蝕;支撐漂浮泵漂浮的主要部件是浮體,因此漂浮泵的總體密度需要選用小于水的密度的材質。
[0010]集成式遠程供排水系統包括快速提水單元和數量大于等于I個的增壓單元,提水單元的出口管與增壓單元的進口管通過自動軟管連接,先開啟提水單元然后開啟增壓單元,水經由提水單元的漂浮泵進入提水單元,然后通過提水單元的出口管進入增壓單元的入口管內,增壓單元的控制系統檢測到水位信號時,開啟增壓單元的內燃機。內燃機帶動增壓泵工作,水即成功接力。由于單元的串聯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的出口壓力,延長了輸送距離。
[0011]本實用新型采用串聯增壓方式實現遠程供排水。鑒于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該實用新型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其推出必然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遠程供排水系統的模塊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提水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3是增壓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一步詳述。
[0016]實施例1:如圖2所示,集成式遠程供排水系統包括:快速提水單元1,快速提水單元I由6.05m x2.4m x2.2m的集裝箱框架2、310KW / 2100RPM的內燃機3、液壓裝置4、潛水泵5、液壓卷盤14和控制系統6組成,其中內燃機3、液壓裝置4、潛水泵5和控制系統裝置6在集裝箱框架2內,控制系統6監測控制潛水泵5、內燃機3和液壓裝置4,內燃機3連接液壓裝4置為其提供動力,提水單元I的集裝箱框架2為自卸式,搬運快捷,控制系統6監測控制潛水泵5水位監測信號、液壓裝置4的壓力,快速提水單元I排水量可達24000L /Min,揚程可達90m。
[0017]實施例2:如圖3所示,集成式遠程供排水系統包括:增壓單元7,增壓單元7由6.05m x2.4m x2.2m的集裝箱框架2、內燃機8、真空泵9、增壓泵10和控制系統11組成,控制系統11監測增壓泵10,增壓泵10內水位達到規定水位時啟動內燃機8和真空泵9,真空泵9入口壓力達到規定值后關閉真空泵9并開啟增壓泵10出口閥門進行取水,增壓單元7排水量可達24000L / Min,揚程可達110m。
[0018]實施例3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如圖2所示,液壓裝置4中包括液壓泵12和液壓管,液壓泵12通過液壓管與潛水泵5相連,液壓管纏在液壓卷盤14內,由控制系統6控制液壓卷盤14的轉動從而控制液壓管的收放,控制系統6還監測并控制液壓泵12出口壓力和液壓泵12實際轉速,液壓泵12出口壓力大于30Mpa時,控制系統6也會對內燃機3進行減速控制,如果液壓泵12出口壓力持續3s大于31.5Mpa時,控制系統6將停止內燃機3運轉,并顯示相關的報警信息。
[0019]實施例4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如圖2所示,內燃機3采用柴油發電機帶動液壓裝置4,由于遠程供排水系統需要在戶外工作因此需要使用液壓驅動而不是電力驅動,通過柴油發動機帶動液壓泵12運轉,將液壓能傳遞到漂浮泵5進行工作。
[0020]實施例5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如圖2所示,漂浮泵5的外殼材質選用密度小于水的鋁鎂合金金屬材質,由于鋁鎂合金在金屬類材質中質輕,且耐腐蝕;支撐漂浮泵漂浮的主要部件是浮體,因此漂浮泵5的總體密度需要選用小于水的密度的材質。
[0021]實施例6與實施例1、2不同之處在于:如圖1-3所示,集成式遠程供排水系統包括快速提水單元I和數量大于等于I個的增壓單元7,提水單元I的出口管與增壓單元7的進口管通過自動軟管15連接,先開啟提水單元I然后開啟增壓單元7,水經由提水單元I的漂浮泵5進入提水單元I,然后通過提水單元I的出口管進入增壓單元7的入口管內,增壓單元7的控制系統11檢測到水位信號時,開啟增壓單元7的內燃機8。內燃機8帶動增壓泵10工作,水即成功接力。由于串聯使用取水單元I和增壓單元7,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的出口壓力,延長了輸送距離。
[0022]實施例7與實施例2不同之處在于:如圖3所示,增壓單元7的數量大于等于I個,增壓單元7之間通過自動軟管15連接。
[0023]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集成式遠程供排水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式遠程供排水系統包括快速提水單元和/或增壓單元;快速提水單元由集裝箱框架、內燃機、液壓裝置、液壓卷盤、潛水泵和控制系統組成,其中內燃機、液壓裝置、潛水泵和控制系統裝置在集裝箱框架內,控制系統PLC監測控制潛水泵、內燃機和液壓裝置,內燃機連接液壓裝置為其提供動力,控制系統PLC監測控制潛水泵水位監測信號;增壓單元包括集裝箱框架、內燃機、真空泵、增壓泵和控制系統,控制系統監測增壓泵,增壓泵內水位達到規定水位時啟動內燃機和真空泵,真空泵入口壓力達到規定值后關閉真空泵并開啟增壓泵出口閥門進行取水,集裝箱框架為自卸式,搬運快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遠程供排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壓裝置中包括液壓泵和液壓管,液壓泵通過液壓管與所述的潛水泵相連,液壓管纏在所述的液壓卷盤內,由所述的控制系統PLC控制所述的液壓卷盤的轉動從而控制液壓管的收放,所述的控制系統PLC還監測并控制所述液壓裝置的壓力、液壓泵出口壓力和液壓泵實際轉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遠程供排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壓單元的數量大于等于1,所述的增壓單元之間通過自動軟管連接,所述的真空泵。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遠程供排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燃機采用柴油發電機。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集成式遠程供排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浮泵外殼材質選用密度小于水的鋁鎂合金金屬材質。
6.根據權利要求1或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集成式遠程供排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式遠程供排水系統包括所述的快速提水單元和數量大于等于I個的所述增壓單元,所述的提水單元的出口管與所述的增壓單元的進口管通過自動軟管連接,水經由提水單元的漂浮泵進入提水單元,然后經過提水單元的出口管進入增壓單元的入口管內,增壓單元的控制系統檢測到水位信號時,開啟增壓單元的內燃機帶動增壓泵工作,實現提水長度的增加。
【文檔編號】A62C31/00GK203556081SQ201320681230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日
【發明者】勾京生 申請人:北京威浦實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