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生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逃生設備,適用于安裝在建筑物的一個墻壁上,該逃生設備包含:一個容裝座、一個承載架、一個逃生滑道機構、至少一個緩降機構,以及一個緩沖器。該緩降機構包括一個連接在該逃生滑道機構的一管本體的外側且可隨著該管本體伸縮并界定一個穿孔的限位條,以及一個緩降條。該緩降條具有一個穿伸于該穿孔且其一端固定在該出口部的第一段,以及一個連接該第一段的第二段。該緩沖器安裝在該容裝座內且可供該緩降條的第二段穿伸并能箝制該第二段,以減緩該逃生滑道機構的管本體降落時的重力加速度。借此,可提高人員架設該逃生滑道機構時的安全性。
【專利說明】逃生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逃生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安裝在一大樓內且可供人員逃生的逃生設備。
【背景技術】
[0002]參閱圖1、2,常見的逃生設備I適用于安裝在高樓的一墻壁10的內側面上,以供人員逃生。該逃生設備I包含一容裝座11、一承載架12,以及一逃生滑道13。
[0003]該容裝座11固定在該墻壁10的內側面上。該承載架12包括一樞接在該容裝座11的頂部并朝外延伸的連接部121,以及一自該連接部121的一端朝遠離該墻壁10的外側面的方向延伸的定位部122。該定位部122具有一上下貫穿的通孔123。該逃生滑道13包括一固定環131,以及一連接該固定環131且可伸縮的管本體132。該管本體132具有一受該固定環131圍繞的入口部133,以及一相反于該入口部133的出口部134。
[0004]參閱圖3,為另一種常見的逃生設備1,其與上述逃生設備I的差異僅在于該逃生滑道13的結構設計。圖3逃生滑道13的管本體132是由彈性束布一體制成,不同于上述逃生滑道13的管本體132的構造,但其功能相同,都可讓人員通過時減緩其下降速度,進而讓人員安全地逃生。
[0005]現有逃生設備I未使用時,該逃生滑道13可收納在該容裝座11內,而收納方式是將該逃生滑道13的固定環131置放在該容裝座11的底部,使該入口部133朝下且該出口部134朝上。然而,逃生使用時,需施力于該出口部134,使該出口部134通過該承載架12的通孔123,并接續使該管本體132通過該通孔123,直到該固定環131固定在該承載架12的定位部122上。當然,由于該管本體132可伸縮,因此會受其本身的重量而拉長延伸,使得該出口部134會在該管本體132通過該通孔123的過程中逐漸遠離該入口部133,最后該出口部134會接近地面。此時,欲逃生的人員可直接進入該入口部133,并依序通過該管本體132與該出口部134而安全地到達地面。
[0006]雖然現有逃生設備I的設計已可讓人員順利逃生,但由于該逃生滑道13的管本體132需依安裝在大樓的高度而改變其長度,然而該管本體132的長度越長其本身的重量就會越重。也就是說,若該逃生設備I是安裝在較高的樓層上,例如10樓以上,該逃生滑道13會相當笨重。因此逃生使用時,人員需將該管本體132 —小段一小段地放入該承載架12的通孔123,使該管本體132逐漸通過該通孔123。但當該管本體132被丟入該通孔123的部位增加時,會因重力加速度而瞬間加快、加重,此時人員若未注意到可能會被該管本體132拉扯或被該固定環131擊中而受傷。所以,現有逃生設備I的結構設計還有待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增加架設一個逃生滑道機構時的安全性的逃生設備。
[0008]本實用新型逃生設備,適用于安裝在建筑物的一個墻壁上。該逃生設備包含:一個容裝座、一個承載架,以及一個逃生滑道機構。該容裝座固定在該墻壁的內壁面上。該承載架樞接在該容裝座的頂部并具有一個通孔。該逃生滑道機構包括一個固定環,以及一個連接該固定環的管本體。該管本體具有一個受該固定環圍繞的入口部,以及一個相反于該入口部的出口部。該逃生滑道機構可在一個收納狀態與一個展開狀態間轉換。在該收納狀態時,該逃生滑道機構收納在該容裝座內,且該固定環朝下并靠放在該容裝座的底部,而該出口部朝上并靠近該入口部。在該展開狀態時,該固定環設在該承載架上,且該管本體穿過該通孔,使該出口部朝下并遠離該入口部。該逃生設備還包含至少一個緩降機構,以及一個緩沖器。該緩降機構包括一個連接該管本體且可隨著該管本體伸縮并界定一個穿孔的限位條,以及一個緩降條。該緩降條具有一個穿伸于該穿孔且其一端固定在該出口部的第一段,以及一個連接該第一段的第二段。該緩沖器安裝在該容裝座內且可供該緩降條的第二段穿伸并能箝制該第二段,以減緩該逃生滑道機構的管本體降落時的重力加速度。
[0009]本實用新型逃生設備,該限位條具有一個連接在該管本體外側的本體段,以及數個彼此間隔且分別連接在該本體段上的限位段,該本體段與所述限位段共同界定該穿孔。
[0010]本實用新型逃生設備,該緩沖器包括一個安裝在該容裝座的底板、一個連接在該底板上的U形環,以及數個間隔地套設在該U形環上且可供該緩降條的第二段圍繞穿伸的緩沖件。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該緩降機構的限位條連接在該逃生滑道機構的管本體上,配合利用該緩沖器可箝制該緩降條的設計,因此可減緩該管本體通過該承載架的通孔的降落速度,以增加人員架設該逃生滑道機構時的安全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一種已知逃生設備的立體示意圖,說明一個逃生滑道收納在一個容裝座內;
[0013]圖2是該逃生設備的立體示意圖,說明該逃生滑道架設在一個承載架上;
[0014]圖3是另一種已知逃生設備的立體不意圖;
[0015]圖4是本實用新型逃生設備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說明一個逃生滑道機構處在一個收納狀態;
[0016]圖5是該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說明該逃生滑道機構處在一個展開狀態;
[0017]圖6是一局部立體示意圖,顯示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個緩沖器與一個緩降條的組裝關系。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19]參閱圖4?6,本實用新型逃生設備的一個較佳實施例適用于安裝在建筑物的一個墻壁9上。所述建筑物例如為一般公寓、商業大樓、百貨大樓等等。該逃生設備包含:一個容裝座2、一個承載架3、一個逃生滑道機構4、一個緩降機構5,以及一個緩沖器6。
[0020]本實施例的容裝座2固定在該墻壁9的內壁面上。該容裝座2包括一個底壁21,以及兩個分別自該底壁21的左右兩側朝上延伸的側壁22。該底壁21與所述側壁22共同界定一容裝空間23。在本實施例中,是透過數個連結機構7將該容裝座2固定在該墻壁9的內壁面上,所述連結機構7例如是鉤子與鐵環的搭配,但實施時不以此為限,例如也可直接利用螺絲螺鎖固定,只要是任何可固定該容裝座2的機構就可以。
[0021]本實施例的承載架3包括一個樞接在所述側壁22的頂部并朝外延伸的連接部31,以及一個自該連接部31的一端朝遠離該墻壁9的外壁面的方向延伸的定位部32。該定位部32具有一個上下貫穿的通孔321。
[0022]本實施例的逃生滑道機構4包括一個呈環狀的固定環41、一個連接該固定環41的管本體42、數個等距間隔地設置在該管本體42外側的定位環43,以及三條連接在所述定位環43之間的強化條44(圖中僅顯示一條)。該管本體42是由布料制成,因此可伸縮,且該管本體42具有一個受該固定環41圍繞的入口部421,以及一個相反于該入口部421的出口部422。每兩個相鄰的定位環43將該管本體42區隔成一個先逐漸徑縮再逐漸徑擴的減速段423,所述減速段423可減緩逃生人員進入該管本體42時降落至地面的速度。所述強化條44為繩子,用于強化該管本體42拉長延伸時的結構強度,避免該管本體42扭曲變形而影響到人員逃生。
[0023]本實施例的緩降機構5包括一個限位條51,以及一個緩降條52。該限位條51可隨著該管本體42伸縮,且該限位條51具有一個連接在所述定位環43外側的本體段511,以及數個彼此間隔且分別連接在該本體段511上的限位段512。該本體段511與所述限位段512共同界定一穿孔513。該緩降條52具有一個穿伸于該穿孔513且其一端固定在該出口部422的第一段521,以及一個連接該第一段521的第二段522。在本實施例中,該限位條51是由布料所制成,且該限位條51與所述強化條44相同,都可強化該管本體42拉長延伸時的結構強度。而該緩降條52為一繩子。另外,需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緩降機構5不以一個為限,也可以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可依需求調整其數量。
[0024]本實施例的緩沖器6包括一個安裝在該容裝座2的底壁21上的底板61、一個連接在該底板61上的U形環62,以及四個間隔地套設在該U形環62上的緩沖件63。該U形環62與所述緩沖件63之間共同形成的空隙可供該緩降條52的第二段522圍繞穿伸,以箝制該第二段522。在本實施例中,該緩沖器6的外形結構不以本實施例的為限,也可以為一減速馬達,或其他可箝制與減速的裝置。
[0025]本實施例使用時,該逃生滑道機構4可在一個收納狀態(圖4)與一個展開狀態(圖5)間轉換。在該收納狀態時,該逃生滑道機構4連同該緩降機構5收納在該容裝座2的容裝空間23內,且該固定環41朝下并靠放在該容裝座2的底壁21上,而該出口部422朝上并靠近該入口部421,此時該管本體42收束。
[0026]欲逃生時,人員需先架設該逃生滑道機構4。首先,人員將該管本體42的出口部422朝該承載架3的通孔321丟入。接著,人員可分次地拿取少量的定位環43并丟進該通孔321,使該管本體42連同該緩降機構5逐漸通過該通孔321。當大部分的管本體42通過該通孔321時,該管本體42會因本身的重量而拉扯剩余未通過該通孔321的部位,使該部位自動地通過該通孔321。但因重力加速度,該管本體42通過該通孔321的速度會瞬間加快,此時,該緩沖器6的所述緩沖件63與該緩降條52的第二段522之間會產生巨大的摩擦力,因而能箝制該第一段521移動,所以可減緩該管本體42通過該通孔321的速度,而且速度越快其箝制力會越大,因此可有效減緩該管本體42降落至地面的速度。而當該管本體42完全通過該通孔321且該固定環41固定在該承載架3的定位部32上時,該管本體42可完全伸展,且該出口部422遠離該入口部421并朝下靠近地面,此時該緩降機構5處于該展開狀態。
[0027] 綜上所述,利用該緩降機構5配合該緩沖器6的設計,因此可在該逃生滑道機構4的管本體42加速落下時減緩該管本體42通過該承載架3的通孔321時的重力加速度,如此可避免該管本體42因下降速度過快而導致人員受傷或發生危險,因此本實用新型可增加架設該逃生滑道機構4時的安全性。
【權利要求】
1.一種逃生設備,適用于安裝在建筑物的一個墻壁上,所述逃生設備包含:一個容裝座、一個承載架,以及一個逃生滑道機構,所述容裝座固定在所述墻壁的內壁面上,所述承載架樞接在所述容裝座的頂部并具有一個通孔,所述逃生滑道機構包括一個固定環,以及一個連接所述固定環的管本體,所述管本體具有一個受所述固定環圍繞的入口部,以及一個相反于所述入口部的出口部,所述逃生滑道機構可在一個收納狀態與一個展開狀態間轉換,在所述收納狀態時,所述逃生滑道機構收納在所述容裝座內,且所述固定環朝下并靠放在所述容裝座的底部,而所述出口部朝上并靠近所述入口部,在所述展開狀態時,所述固定環設置在所述承載架上,且所述管本體穿過所述通孔,使所述出口部朝下并遠離所述入口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設備還包含至少一個緩降機構,以及一個緩沖器,所述緩降機構包括一個連接所述管本體且可隨著所述管本體伸縮并界定一個穿孔的限位條,以及一個緩降條,所述緩降條具有一個穿伸于所述穿孔且其一端固定在所述出口部的第一段,以及一個連接所述第一段的第二段,所述緩沖器安裝在所述容裝座內且可供所述緩降條的第二段穿伸并能箝制所述第二段,以減緩所述逃生滑道機構的管本體降落時的重力加速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條具有一個連接在所述管本體外側的本體段,以及數個彼此間隔且分別連接在所述本體段上的限位段,所述本體段與所述限位段共同界定所述穿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逃生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器包括一個安裝在所述容裝座的底板、一個連接在所述底板上的U形環,以及數個間隔地套設在所述U形環上且可供所述緩降條的第二段圍繞穿伸的緩沖件。
【文檔編號】A62B1/20GK203634672SQ201320686312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31日
【發明者】徐永和 申請人:徐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