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救生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救生艙,包括艙體和裝置于艙體內的充氣裝置,所述艙體包括外部的防護層和內部的橡膠內膽,所述艙體的一側設有出入艙口,所述橡膠內膽外圍均勻環繞有若干條索帶,藉由前述索帶使得橡膠內膽確定出一用于收容人體的人體收容空間;所述人體收容空間內置裝有液體氣體的充氣裝置,該充氣裝置的氣體出口與橡膠內膽相通,所述充氣裝置還設有可束縛于人體上的背帶和腰帶,該背帶上還設有可控制充氣裝置工作的開關;所述的艙體為球形或橢圓形;所述防護層是由納米碳纖維制成的;所述艙體的底部設有重心裝置;所述液體氣體為液態空氣或液態氦氣。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構思巧妙,具有安全性高,結構緊湊、重量輕等特點。
【專利說明】一種救生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救生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它是一種能夠使遇險人員逃生的救生艙。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全球氣候的不斷惡化,人類的生存環境進一步受到挑戰,自然災害對人類造成的傷害于疾病有過之而無不及。
[0003]以前也有在災難或事故發生時為人們提供繼續生存下去的空間的救生設備,包括球形艙體、操作裝置、動力裝置、換氣裝置和生活設施;操作裝置、動力裝置、換氣裝置和生活設施均裝置在艙體內,操作裝置分別于動力裝置和換氣裝置連接,所述艙體包括軟包層、防腐鋼層和防水防火棉層,所述操作裝置包括方向盤、操作面板和導向舵,所述動力裝置包括郵箱、推進器、發電機、逆變器和蓄電池,所述生活設施包括座椅、休息間、衛生間和電器等。顯然,上述結構設計的救生艙結構較為復雜,且適用范圍有限,不能滿足人們對救生艙設備功能和適用性越來越高的要求。
[0004]因此,現有技術有待于改進和提聞。
【發明內容】
[0005]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夠適于多種危急場合救生的救生艙。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手段來實現的:
[0007]—種救生艙,包括艙體和裝置于艙體內的充氣裝置,所述艙體包括外部的防護層和內部的橡膠內膽,所述艙體的一側設有出入艙口,所述橡膠內膽外圍均勻環繞有若干條索帶,藉由前述索帶使得橡膠內膽確定出一用于收容人體的人體收容空間;所述人體收容空間內置裝有液體氣體的充氣裝置,該充氣裝置的氣體出口與橡膠內膽相通,所述充氣裝置還設有可束縛于人體上的背帶和腰帶,該背帶上還設有可控制充氣裝置工作的開關。
[0008]優選的,所述的艙體為球形或橢圓形。
[0009]優選的,所述防護層是由納米碳纖維制成的。
[0010]優選的,所述艙體的底部設有重心裝置。
[0011]優選的,所述液體氣體為液態空氣或液態氦氣。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具有上述的結構設計,其外部采用由納米碳纖維制成的防護層,內部采用填充氣體的橡膠內膽,使得人體在受到自然災害或事故時可以將人體包裹于本實用新型中,同時減弱本實用新型在下落過程中的重力作用,避免人體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響,保證人體的人身安全。
[0013]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構思巧妙,具有安全性高,結構緊湊、重量輕等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4]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救生艙的結構示意圖。
[0015]本實用新型結構組件之簡要說明:
[0016](I)艙體,(2)充氣裝置,(3)防護層,(4)橡膠內膽,(5)出入艙口,(6)限位裝置,
(7)索帶,(8)人體收容空間,(9)液態氣體,(10)背帶,(11)腰帶,(12)開關,(13)重心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0018]參看圖1,本實用新型一種救生艙,包括艙體I和裝置于艙體I內的充氣裝置2,所述艙體I包括外部的防護層3和內部的橡膠內膽4,所述艙體I的一側設有出入艙口 5,所述出入艙口 5上連接有可開啟和閉合的限位裝置6 ;所述橡膠內膽4外圍均勻環繞有若干條索帶7,藉由前述索帶7使得橡膠內膽4確定出一用于收容人體的人體收容空間8 ;所述人體收容空間8內置裝有液體氣體9的充氣裝置2,該充氣裝置2的氣體出口與橡膠內膽4相通,所述充氣裝置2還設有可束縛于人體上的背帶10和腰帶11,該背帶10上還設有可控制充氣裝置工作2的開關12,若遭遇自然災害或事故時,受難人員背上本實用新型,按動開關12,使得充氣裝置2中的液態氣體9失去壓力迅速變成氣體將橡膠內膽4膨脹;待本實用新型充氣完成后則將人體收容于人體收容空間8,從而實現保護人體的目的,使人體不再受到外部的災害。
[0019]所述的艙體I可以為球形或橢圓形,滿足各種危急場合的使用需求。
[0020]所述防護層3是由納米碳纖維制成的,進一步提高防護強度。
[0021]所述艙體I的底部設有重心裝置13,使得本實用新型在下落的過程中人體始終得以保持頭上腳下的平穩姿態。
[0022]所述液體氣體9為液態空氣或液態氦氣,滿足不同危急場合的不同需求。
[0023]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的結構設計,解決了傳統技術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具有安全性高,結構緊湊、重量輕等特點,所述倉體的人體收容空間內,可放置氧氣瓶、吹氣球等救生設備,可廣泛作為海上救生、高樓救生、空中救生及雪地救生等救生設備。
[0024]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都可能利用上述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在此,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內容,就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救生艙,包括艙體和裝置于艙體內的充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艙體包括外部的防護層和內部的橡膠內膽,所述艙體的一側設有出入艙口,所述橡膠內膽外圍均勻環繞有若干條索帶,藉由前述索帶使得橡膠內膽確定出一用于收容人體的人體收容空間;所述人體收容空間內置裝有液體氣體的充氣裝置,該充氣裝置的氣體出口與橡膠內膽相通,所述充氣裝置還設有可束縛于人體上的背帶和腰帶,該背帶上還設有可控制充氣裝置工作的開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艙體為球形或橢圓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層是由納米碳纖維制成的。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艙,其特征在于,所述艙體的底部設有重心裝置。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艙,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體氣體為液態空氣或液態氦氣。
【文檔編號】A62B31/00GK203634682SQ201320786615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4日
【發明者】董長渭 申請人:董長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