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救生裝置領域,涉及一種逃生緩降器。
背景技術:
高樓事故頻頻發生,火災、瓦斯泄漏等等都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然而目前我國消防應急救援裝備能力與高層建筑的快速發展嚴重失衡。
一是裝備的舉高和遠射能力遠遠落后于高層建筑的高度發展,現有的消防水罐車噴水滅火能力和云梯車舉高能力有限;二是裝備的體積龐大、機動性差,易受道路交通、建筑周邊環境影響。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上述矛盾也將日益突出,已有數據顯示,我國一些發達城市高層建筑事故已經呈現加速上升態勢。
逃生緩降器每次可以承載約100公斤重的單人個體自由滑下,其下滑速度約為每秒0.5—5米,從二十層樓上降到地面約需一分鐘,根據人體重量的不同,略有差異,現有的逃生設備,成本高,結構復雜,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需要提供一種下降更為平穩,安全的逃生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逃生緩降器,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本裝置涉及一種逃生緩降器,包括轉動軸、阻尼腔和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葉片置于阻尼腔內且能通過轉動軸轉動,救生繩纏繞在轉動軸上,上端連接掛鉤,整個裝置的下端連接使用者或物體,所述阻尼腔充有阻尼液,所述阻尼腔內部還設有阻尼結構。
進一步,所述阻尼結構為設置在阻尼腔內壁的阻尼凸緣。
進一步,所述阻尼凸緣為設置在阻尼腔內環壁上的齒狀凸緣。
進一步,所述阻尼腔設有注入孔,可以通過該注入孔向空腔內灌注或者放出阻尼液,之后用封蓋閉合空腔。
進一步,所述阻尼腔具有兩個內腔,左右對稱設置在轉動軸的兩側。
進一步,所述阻尼凸緣為分別設置在阻尼腔兩內腔側壁上的葉片狀凸緣。
進一步,所述阻尼腔由前后兩半的半圓柱組成,兩個半圓柱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圓柱腔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裝置通過在阻尼腔內設置的阻尼結構,通過阻尼液自身的阻尼作用,耦合阻尼結構產生的阻尼,簡化了裝置,通過設計成兩個半圓柱體連接形成閉合的整體,可以減輕裝置重量,實現腔體可拆卸,隨時可以更換葉片的大小和調整阻尼液的量,使緩降過程更為平穩,安全。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發明提供如下附圖進行說明:
圖1為本發明逃生緩降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
本裝置包括轉動軸1和阻尼腔2,攪拌葉片3通過轉動軸1在阻尼2內轉動,救生繩纏繞在轉動軸上,一端連接掛鉤,裝置下端可以連接使用者或者使用物體,在救生繩拉動的過程中,轉動軸1安裝有軸承6,帶動轉動軸1上的攪拌葉片3旋轉,因為受到阻尼腔2內的阻尼液和阻尼結構的緩沖作用,實現了裝置在下降過程中的緩降功能。
此處阻尼液為阻尼脂也叫阻力油脂、防震潤滑油脂,它是以高純度無機稠化劑和合成油、加上各種添加劑精制而成的潤滑油脂,具有緩沖作用,能減緩本產品中攪拌葉片的旋轉速度,從而使軸勻慢速轉動,鋼繩也勻慢速伸出,達到讓使用者安全勻慢速下降的目的。除此之外,阻尼油脂的緩沖作用還能讓部件順暢活動,阻尼液可以是其他可以產生阻尼效果的液體,其阻尼性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本裝置的阻尼腔內還設置有阻尼結構,適當阻止阻尼液的流動,對攪拌葉片起到進一步反向作用力,進一步保證了裝置下降的阻尼。
作為本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阻尼結構為設置在阻尼腔內的阻尼凸緣4,也可以是其他連接在阻尼腔內的凸緣或者定子葉片結構,本實施例的阻尼結構是設置在阻尼腔內環壁上的齒狀凸緣4,同時攪拌葉片3的形狀也設計成和齒狀凸緣的阻尼結構相對應,形成徑向為齒狀的葉片,以配合達到最佳的阻尼效果,所述阻尼結構可以是和阻尼腔一體成型,從而使裝置更加穩定,也可以分開設置,從而使裝置更容易加工。
作為本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本裝置的阻尼腔具有兩個內腔,左右對稱設置在轉動軸的兩側,從而使救生繩可以設置在軸的中部,沒有多余的力矩,減輕了軸的壓力。當設置成左右兩個內腔的時候,阻尼結構可以是兩邊內腔的內環壁上的齒狀凸緣4,同時配合攪拌葉片的形狀和阻尼結構相對應,設計成徑向為齒狀的葉片,阻尼結構也可以是設置在內腔的側壁上的葉片狀凸緣7,同時葉片的形狀也對應設計成和葉片狀凸緣7相對應的葉片狀的形狀,以達到最佳的阻尼效果,阻尼結構可以是包含兩種凸緣的結合,通過這樣的設置,在轉動軸帶動攪拌葉片轉動時,對攪拌葉片起到了一個反向作用,產生一個反向的力矩,阻尼結構最好是和內腔一體成型,對稱設置,能提高裝置的穩定性。
作為本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阻尼腔由前后兩半的半圓柱組成,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圓柱腔體,孔5和阻尼腔2內部連通,孔5可以是通過密封塞或者封蓋來達到封閉阻尼腔2的效果,兩半圓柱體通過其他方式連接密封在一起,本裝置通過設置孔5為螺紋孔,可以對阻尼腔2內部灌注或者放出阻尼液,從而可以隨時調整阻尼的強度,也可以進行密封,通過相應設置的螺紋孔,也可以實現兩半圓柱體可拆卸的功能,可以更換里面的葉片,調整葉片的型號,優化阻尼腔的加工工藝,也可以維修其他部件,潤滑等。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優選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通過上述優選實施例已經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出各種各樣的改變,而不偏離本發明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