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消防器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滅火輸送管道。
背景技術:
滅火輸送管道是用于消防方面,連接消防設備、器材,輸送滅火用水、氣體或其他滅火介質的管道材料。現有的滅火輸送管道在移動過程中需要至少兩個人配合,當管道過長或充水后重量太大時,移動更為困難;且管道在使用時直接與地面接觸,拖拽過程中會與地面產生摩擦,極易造成管道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滅火輸送管道,本實用新型的滅火輸送管道上設有萬向輪帶槽和萬向輪,移動過程省時省力,且不易造成管道磨損。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滅火輸送管道,包括管道本體,所述管道本體兩端設有快速連接頭;
所述管道本體上沿軸向設有萬向輪帶槽,所述萬向輪帶槽由兩個直角折板結構組成,所述萬向輪帶槽內設有萬向輪帶,所述萬向輪帶上均勻設有萬向輪,所述萬向輪帶靠近兩端處與管道本體相應位置處配合設有按扣。
進一步的,所述萬向輪帶槽沿軸向均勻設有兩組,每組沿圓周方向均勻設置六個。
進一步的,所述萬向輪帶槽與管道本體的連接方式為焊接。
進一步的,所述萬向輪在每個萬向輪帶上均勻設有兩個。
進一步的,所述按扣分為子扣和母扣。
進一步的,所述管道本體上設有母扣,所述萬向輪帶上設有子扣。
進一步的,所述管道本體上設有子扣,所述萬向輪帶上設有母扣。
進一步的,所述萬向輪帶上的萬向輪之間設有熒光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產生的有益效果是:
(1)在管道本體外側設置萬向輪帶槽,萬向輪帶槽內插設有萬向輪帶,萬向輪帶上設有萬向輪,當消防人員移動管道本體時,萬向輪轉動,一方面使管道 本體便于移動、減少了消防人員的體力消耗,另一方面避免了管道本體與地面的摩擦,減少了由于摩擦造成的管道本體磨損;
(2)在萬向輪帶上設置熒光帶,便于消防人員在夜間進行消防作業。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萬向輪帶槽在管道本體上的分布情況示意圖。
其中:1.管道本體,2.快速連接頭,3.萬向輪帶槽,4.萬向輪帶,5.萬向輪,6.按扣,7.熒光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2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滅火輸送管道,包括管道本體1,所述管道本體1兩端設有快速連接頭2;所述管道本體1上沿軸向設有萬向輪帶槽3,所述萬向輪帶槽3由兩個直角折板結構組成,所述萬向輪帶槽3內設有萬向輪帶4,所述萬向輪帶4上均勻設有萬向輪5,所述萬向輪帶4靠近兩端處與管道本體1相應位置處配合設有按扣6。
所述萬向輪帶槽3沿軸向均勻設有兩組,每組沿圓周方向均勻設置六個。
所述萬向輪帶槽3與管道本體1的連接方式為焊接。
所述萬向輪5在每個萬向輪帶4上均勻設有兩個。
所述按扣6分為子扣和母扣。
所述管道本體1上設有母扣,所述萬向輪帶4上設有子扣。
所述管道本體1上設有子扣,所述萬向輪帶4上設有母扣。
所述萬向輪帶4上的萬向輪5之間設有熒光帶7。
本實用新型的原理:
使用時,將萬向輪帶4插入萬向輪帶槽3內,并按上按扣6,移動管道本體1時,依靠萬向輪5的轉動即可實現管道本體1的快速移動,且移動過程省時省力;管道本體1兩側的快速連接頭2便于將管道本體1快速連接到消火栓等滅火設備上;熒光帶7便于消防人員在夜間進行消防救援。
以上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 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