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服裝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連手鏈的消防服。
背景技術:
現有的消防服在袖口會有一個松緊帶,用于將袖口密封,防止火焰或有害氣體液體進入袖口,而手部則通過消防手套進行防護,手套上部套在消防服袖口內,使消防手套和袖口密封配合,然而,這種設計有一個缺陷,就是當消防員手部動作過大時,有可能將手套從袖口抽出,導致手腕部皮膚暴露在外,造成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連手鏈的消防服,能有效防止手腕皮膚暴露。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具有連手鏈的消防服,包括消防服本體和消防手套,其中:消防服本體的袖口設置有雙層結構,其中,外層為阻燃層,內層為防水透氣層,阻燃層和防水透氣層之間間隙配合,消防手套的套口伸入阻燃層和防水透氣層之間,消防服本體在阻燃層和防水透氣層的連接處設置有消防服拉鏈,消防手套在其套口處設置有第一手套拉鏈,消防服拉鏈和第一手套拉鏈相咬合對接使消防服本體和消防手套固定為一體,消防服本體的袖口處還設置有連手鏈,連手鏈為條形結構,兩端固定在消防服的袖口上,連手鏈的內側設置有一圈連手鏈拉鏈,消防手套的拇指套根部位置設置有一圈第二手套拉鏈,消防手套的拇指套穿過連手鏈,連手鏈拉鏈與第二手套拉鏈咬合固定為一體。
為優化上述技術方案,采取的具體措施還包括:
上述的連手鏈為阻燃材料制備。
上述的連手鏈以及消防服本體在阻燃層的材質均為阻燃牛皮。
上述的消防服本體的防水透氣層為無紡布層。
上述的連手鏈的兩端縫制在消防服的袖口上,連手鏈兩端上還覆蓋一層保護貼,保護貼完全遮擋連手鏈的端部。
上述的保護貼為阻燃牛皮,通過縫制固定在消防服的袖口上。
上述的消防服的袖口上設置有一圈阻燃螺紋。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有連手鏈的消防服,和消防手套具有兩道連接拉鏈,一道是手套的手腕部和袖口通過拉鏈連接,另一道是手套的大拇指套和連手鏈連接,通過兩道連接,能非常可靠地保證手套和消防服固定在一起,不管怎么運動,手套都不會和消防服脫離,而且本實用新型的連手鏈與消防服袖口的固定位置通過保護貼進行了加強,保證消防員在用手套搬重物時,連手鏈不易被扯斷。
附圖說明
圖1是消防服本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手套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的附圖標記為:消防服本體1、阻燃螺紋11、消防手套2、第一手套拉鏈21、第二手套拉鏈22、連手鏈3、連手鏈拉鏈31、保護貼4。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有連手鏈的消防服,包括消防服本體1和消防手套2,其中:消防服本體1的袖口設置有雙層結構,其中,外層為阻燃層,內層為防水透氣層,阻燃層和防水透氣層之間間隙配合,消防手套2的套口伸入阻燃層和防水透氣層之間,消防服本體1在阻燃層和防水透氣層的連接處設置有消防服拉鏈,消防手套2在其套口處設置有第一手套拉鏈21,消防服拉鏈和第一手套拉鏈21相咬合對接使消防服本體1和消防手套2固定為一體,消防服本體1的袖口處還設置有連手鏈3,連手鏈3為條形結構,兩端固定在消防服的袖口上,連手鏈3的內側設置有一圈連手鏈拉鏈31,消防手套2的拇指套根部位置設置有一圈第二手套拉鏈22,消防手套2的拇指套穿過連手鏈3,連手鏈拉鏈31與第二手套拉鏈22咬合固定為一體。
實施例中,連手鏈3為阻燃材料制備。
實施例中,連手鏈3以及消防服本體1在阻燃層的材質均為阻燃牛皮。
實施例中,消防服本體1的防水透氣層為無紡布層。
實施例中,連手鏈3的兩端縫制在消防服的袖口上,連手鏈3兩端上還覆蓋一層保護貼4,保護貼4完全遮擋連手鏈3的端部。
實施例中,保護貼4為阻燃牛皮,通過縫制固定在消防服的袖口上。
實施例中,消防服的袖口上設置有一圈阻燃螺紋11。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有連手鏈的消防服,使用時,先將消防服本體1穿著在身,然后戴上消防手套2,將消防服拉鏈與第一手套拉鏈21拉合固定,然后再將消防手套2的拇指套穿過連手鏈3,連手鏈拉鏈31與第二手套拉鏈22拉合固定,整套裝備就穿著完畢了。消防員可以非常放心地用手搬動重物,而不用擔心手套會和消防服分離。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