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消防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滅火器。
背景技術:
滅火器是一種可攜式滅火工具。滅火器內放置化學物品,用以救滅火災。滅火器是常見的防火設施之一,存放在公眾場所或可能發生火災的地方,不同種類的滅火器內裝填的成分不一樣,是專為不同的火災起因而設。使用時必須注意以免產生反效果及引起危險。
現有的滅火器操作程序敏鎖,儲存方式受限,一次性使用,使用完畢后瓶體不能循環使用,回收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根據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滅火器,該滅火器由于瓶身和瓶身以外的組件采取分離式設置,因此當瓶內的滅火劑消耗完畢后,可以將瓶體拆卸,重新裝上新的瓶身,循環使用,有助于節能減排。
一種滅火器,包括儲料罐和設置在儲料罐外側的外殼,所述外殼呈c字形,所述外殼包括緊貼儲料罐設置的殼體,設置于殼體下端的底座,設置于殼體上端的按壓手柄,所述儲料罐上端開口且螺接至外殼內的閥門組件,所述閥門組件包括閥門外套,所述閥門外套的中部設置有上下貫穿的空腔,所述空腔內容置有可上下運動的閥芯,所述閥芯內設置有出口和入口以及連接出口和入口之間的流道,還包括一軟管,軟管兩端分別為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所述閥芯出口連接軟管的第一開口,所述軟管穿過外殼后從按壓手柄內穿過,軟管的第二開口連接一噴嘴,所述噴嘴設置于殼體上的一側,所述噴嘴外側螺接有一蓋體。
更具體的,所述儲料罐上端開口外側設置有內螺紋,所述閥門外套設置有與內螺紋相配的外螺紋。
更具體的,所述閥芯的下端設置有防脫卡環,閥芯的上端外側、閥芯出口與閥門外套之間設置有彈簧。
更具體的,所述按壓手柄鉸接至外殼,按壓手柄下方抵壓閥芯的上端。
更具體的,所述蓋體螺接至殼體噴嘴外側。
更具體的,所述閥芯與閥門外套氣密性配合。
更具體的,所述軟管為硅橡膠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滅火器由于儲料罐與儲料罐以外的其它組件采用分離式設計,便于更換儲料罐,也使儲料罐的回收更加容易;噴嘴上使用螺接式的蓋體,與現有的插銷式的保險相比,使用時順勢扭出,簡化了開啟步驟,提高了操作效率;形體上采用c型體設計,方便懸掛儲存,也方便了堆疊運輸。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發明提供一種滅火器的實施例,包括儲料罐1和設置在儲料罐1外側的外殼2,所述外殼2呈c字形,所述外殼2包括緊貼儲料罐設置的殼體21,設置于殼體21下端的底座22,設置于殼體21上端的按壓手柄23,所述儲料罐1上端開口且螺接至外殼內的閥門組件,所述閥門組件包括閥門外套31,所述閥門外套31的中部設置有上下貫穿的空腔,所述空腔內容置有可上下運動的閥芯32,所述閥芯32內設置有出口321和入口322以及連接出口321和入口322之間的流道323,所述閥芯32的下端設置有防脫卡環324,閥芯32的上端外側、閥芯出口321與閥門外套31之間設置有彈簧。還包括一軟管4,軟管4兩端分別為第一開口41和第二開口42,所述閥芯出口321連接軟管的第一開口41,所述軟管4穿過外殼后從按壓手柄23內穿過,軟管的第二開口42連接一噴嘴,所述噴嘴設置于殼體上的一側,所述噴嘴外側螺接有一蓋體5;所述儲料罐1上端開口外側設置有內螺紋,所述閥門外套31設置有與內螺紋相配的外螺紋;所述按壓手柄23鉸接至外殼2,按壓手柄23下方抵壓閥芯32的上端;所述蓋體5螺接至殼體噴嘴外側;所述閥芯32與閥門外套31氣密性配合;所述軟管4為硅橡膠管。
工作原理:初始狀態下,將儲料罐1的上端開口與閥門組件螺接,在不施加外力時,由于彈簧的作用,閥芯32呈伸出狀態,閥芯32的入口322位于閥門外套31內,閥芯32呈隔絕狀態,同時蓋體5螺接在噴嘴外側,使整個儲料罐1呈封閉狀態;需要使用時,將蓋體5從噴嘴處旋出,施加外力于按壓手柄23,按壓手柄23下壓,帶動閥芯32向下運動,使閥芯32的入口322從閥門外套31內露出,儲料罐1內的高壓滅火劑從閥芯32的入口322進入,通過閥芯的流道323及出口321,經過軟管4,最后從噴嘴噴出,進行滅火。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