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撲火球移動釋放平臺和撲火球釋放方法,屬于消防用的撲火球投射裝置領域,
背景技術:
火災是最經常、最普遍地威脅公眾安全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災害之一,目前,人類對
付火災的方法在不斷創新、不斷進步,各種滅火設施在撲滅火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滅火設備也不斷升級換代,大大減輕了火災給人們帶來的財產和生命安全的損失,降低了消防人員的勞動強度和犧牲。但目前都是采用炮彈發射或手擲方式將滅火彈發送到火災現場。手擲式方式存在擲置不準確及投擲距離不遠的缺陷,從而限制了滅火器材的使用。遠程發射方式主要適應于人們在于森林、油庫、高層樓房等火災的對抗中,將滅火材料填裝到彈頭中,利用炮擊或者火箭筒的形式,將滅火彈發射到火場中,采用這種發射方式,可快速撲滅火災的燃燒蔓延趨勢;通過遠距離遙控發射,可有效替代人工近距離接觸較大明火或化學品危害現場,確保人身危險。
檢索到的相關現有技術:
CN102107054A, 公開了一種遠距離智能滅火車,視頻顯示設備、GPS定位設備、指揮控制器、車載電臺和網絡交換器安裝在卡車駕駛室內;視頻攝像設備、激光測距儀和夜視儀安裝在卡車駕駛室外部;卡車車身前部安裝裝彈箱,裝彈箱外圍兩側安裝護欄,防止裝彈箱在卡車行駛時發生位移;卡車車身中后部安裝發射裝置,水平儀位于發射裝置底架上且便于拆卸;液壓支架、發電機和伺服控制器安裝在卡車車身底部;發射滅火彈時,液壓支架位安裝在卡車車身的尾部,用于支撐卡車保持平衡。此方案中發射裝置的方向并不能調整,無法根據火滅現場的火勢分布情況調整發射裝置的發射方向準確的將滅火彈發射到火滅現場的最大火勢區。
CN204555816U,公開一種遠程滅火彈發射裝置,車體的車架安裝有多個炮筒和用于提供動力的蓄能器,每個炮筒的進氣口均與蓄能器相連通 ; 該實用新型發射成本低,滅火效率高,廣泛用于森林、油庫、高層樓房等火災的滅火。此方案在車體上架設發射裝置,方便發射裝置的遠程運輸,但炮筒的發射方向也不可調,也存在滅火彈落地位置的精準度差,可靠性低的問題。
CN103884236A,公開了一種移動式降雨彈發射架,包括汽車載體、導軌、鎖緊螺母、支撐架、底座、支腿、拉手、立柱、固定板、滑輪、軸承、卡盤、導向管、安裝架、轉軸和插拔銷,所述汽車載體為小型貨車,導軌固定在車斗內,導軌末端設有鎖緊螺母,底座的底部配有滑輪,底座的前端兩側裝有支腿和拉手,支腿底部焊有固定板,底座的上表面固定有立柱,支撐架通過軸承固定在立柱的頂部,安裝架通過轉軸安裝在支撐架上,安裝架上發射彈道的外環圓周上均裝有 4 根導向管,轉軸和安裝架之間還設有半圓形結構卡盤,安裝架通過插拔銷完全固定在支撐架上。此方案中發射架的俯仰角度可以調整,但水平方向的角度不能調整,其發射的精準度有待提高。
CN104315921A,公開了一種增雨防雹火箭彈發射裝置,屬于民用氣象控制設備領域,特征是包括有發射軌道架、俯仰驅動機構、回轉驅動機構、牽引車及控制裝置。回轉軸承內圈與底座固定連接在一起,安放在牽引車的發射平臺上。發射軌道架、俯仰驅動機
構和回轉驅動機構安裝在回轉軸承外齒圈上。此方案中發射軌道架的的俯仰角度和水平角度均可調,但發射軌道架和俯仰驅動機構的結構均較復雜,角度調整時,俯仰驅動機構和回轉驅動機構的受力大,負擔重量,結構可靠性不高。
綜上,現有技術中用于采用炮彈發射方式的滅火發射裝置,在滅火彈發射的精準度、結構可靠性上還有待提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在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撲火球移動釋放平臺,釋放精準度高、結構可靠性強、滅火效率高實用性強。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撲火球釋放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撲火球移動釋放平臺,包括汽車底盤、裝載在汽車底盤主車架上的副車架、裝有撲火球的釋放裝置、釋放操控室和液壓驅動系統,液壓驅動系統、釋放裝置和釋放操控室均裝在副車架上,且釋放裝置背對釋放操控室,所述的釋放裝置包括固定在副車架上的垂向支撐座、裝在垂向支撐座上且水平設置的回轉驅動、裝在回轉驅動上且隨回轉驅動一起水平轉動的回轉平臺、具有多個釋放筒的多簇釋放架和俯仰調整油缸,所述的多簇釋放架底部的一側與回轉平臺鉸接,俯仰調整油缸設置于回轉平臺和多簇釋放架之間將多簇釋放架撐起呈傾斜布置,通過俯仰調整油缸的伸縮調整多簇釋放架的傾斜角度,回轉驅動中的驅動馬達和俯仰調整油缸均由液壓驅動系統提供動力,所述的液壓驅動系統的動力輸出由釋放控操室中的手控操作臺操作控制,且釋放控操室中裝有控制多簇釋放架釋放撲火球的釋放控制器,釋放控制器的控制界面也裝在手控操作臺上。
優選的,所述的副車架上裝有多個釋放裝置,釋放裝置在副車架上沿汽車底盤車頭至車尾方向排成多排,且多個所述的釋放裝置的多簇釋放架互相平行,沿汽車底盤的車頭至車尾方向并排設置的回轉平臺的所在高度依次降低,使沿汽車底盤的車頭至車尾方向并排分布的多簇釋放架在多簇釋放架的平行方向依次錯開分布,操作手控操作臺可操控多個俯仰調整油缸同步伸縮和多個回轉驅動同步轉動。
優選的,所述的多簇釋放架包括的釋放底座和固定在釋放底座上的釋放筒,所述的釋放底座與回轉平臺鉸接并與俯仰調整油缸的伸出端固定,俯仰調整油缸的另一端與回轉平臺固定,釋放底座呈正多邊形結構,多個釋放筒簇齊排列成與釋放底座相適應的正多邊型結構。
優選的,所述的回轉平臺與釋放底座鉸接的位置和回轉平臺與俯仰調整油缸固定的位置沿汽車底盤的車頭至車尾方向對齊,且回轉平臺與釋放底座鉸接的位置所在高度高于回轉平臺與俯仰調整油缸固定的位置所在高度,回轉平臺與俯仰調整油缸固定的位置處于釋放底座的斜下方,使俯仰調整油缸傾斜布置。
優選的,所述的垂向支撐座為垂向頂出油缸座,液壓驅動系統與垂向支撐座傳動連接為垂向支撐座的伸縮提供動力,沿汽車底盤車頭至車尾方向并排的垂向支撐座的伸縮由手控操作臺上的同一操控鍵統一控制。
優選的,所述的副車架的底部裝有四個用于支撐副車架的支腿,所述的支腿沿垂向設置且呈矩形分布,兩個支腿靠近汽車底盤的車頭,另兩個支腿靠近汽車底盤的車尾,所述的支腿包括支腿箱、垂向油缸和支腿底盤,所述的支腿箱焊接在副車架底面,垂向油缸裝在支撐箱中且伸出端從支撐箱底面伸出,支腿底盤固定在垂向油缸的伸出端上,液壓驅動系統與垂向油缸傳動連接為垂向油缸的伸縮提供動力,并且四個垂向油缸的伸縮由手控操作臺上的不同操作鍵分別控制,垂直油缸完全縮進時,支腿底盤與地面不接觸。
優選的,所述的回轉驅動的內圈固定在垂向支撐座上,外圈與回轉平臺固定帶動回轉平臺轉動,回轉驅動中驅動馬達驅動外圈的最大轉動角度為180度,所述的回轉驅動的內圈上裝有向上凸起的接觸式傳感開關,所述的接觸式傳感開關與回轉驅動中的驅動馬達電連接,回轉驅動的外圈上裝有接觸健,當回轉驅動的外圈轉動超過180度時,接觸健與接觸式傳感開關接觸,接觸式傳感開關控制回轉驅動中的驅動馬達自動關閉,回轉驅動的外圈自動停止轉動。
優選的,所述的釋放操控室包括拼焊骨架結構的外架、安裝在外架內的操控座位、裝在操控座位前面的手控操作臺和釋放控制器,釋放控制器裝在手控操作臺下,手控操作臺上具有用于控制液壓驅動系統輸出動力的操控健和用于控制液壓驅動系統和釋放控制器電源啟閉的電源開關,外架的骨架上均安裝鋼化玻璃,外架裝在副車架上且外架底部裝有與副車架連接的減振器,副車架上裝有聲光報警器,所述的聲光報警器的控制開關裝在手控操作臺上。
撲火球釋放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上所述的撲火球移動釋放平臺進行撲火球的釋放,釋放步驟如下:
(一)根據火災情況確定撲火球釋放的位置、數量和角度;
(二)將撲火球移動釋放平臺移動至撲火球釋放位置,汽車底盤停靠穩定,副車架平穩后,在多簇釋放架的釋放筒中安裝相應數量的撲火球;
(三)開啟液壓驅動系統和釋放控制器,并根據撲火球的釋放角度,操控手控操作臺驅動回轉驅動轉動調整多簇釋放架的水平轉角和驅動俯仰調整油缸伸出調整多簇釋放架的傾斜角度,調整完成后鎖定回轉驅動和俯仰調整油缸;
(四)釋放操作人員操作釋放控制器的控制界面進行撲火球的釋放。
優選的,所述的步驟(二)中的“副車架平穩”是指:控操手控操作臺中用于控制垂向油缸的操作鍵,使四個垂向油缸分別向下伸出,且支腿底盤均與地面接觸支撐副車架,然后根據地面情況對四個垂向油缸的伸出長度進行調整,使副車架水平設置,再鎖定四個垂向油缸,使副車架平穩不振動。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的撲火球移動釋放平臺,副車架裝在汽車底盤的主車架上,即采用車載釋放裝置的方式,移動方便,作業機動性強。
2、通過垂向支撐座調整多簇釋放架支的所在高度,通過回轉平臺連接多簇釋放架,通過回轉驅動來調整多簇釋放架的水平角度,通過俯仰調整油缸來調整多簇釋放架的俯仰角度,使多簇釋放架的釋放方位可隨火勢分布需求而及時進行調整,提高撲火球釋放的精準度。
3、在副車架上設置獨立的釋放操控室,方便操作人員對多簇釋放架進行調整及對釋放控制器進行控制,提高釋放操控的便利性和實用性。
4、利用液壓驅動系統為釋放平臺中的各動力件提供動力,利用釋放操控室中的手控操作臺控制液壓驅動系統的動力輸出,提高釋放裝置方向調整和撲火球釋放的動力可靠性。
5、在副車架上設置多個釋放裝置,便于撲火球釋放數量的調整,沿汽車底盤的車頭至車尾方向并排設置的回轉平臺的所在高度依次降低,使沿汽車底盤的車頭至車尾方向并排分布的多簇釋放架在多簇釋放架的平行方向依次錯開分布,每個多簇釋放架的釋放方位不重疊,撲火球的落點位置不重合,滅火面積更大,滅火效率更高。
6、多簇釋放架的釋放底座呈正多邊形結構,簇齊排列的釋放筒呈與釋放汽車底盤相適應的正多邊形結構,多簇釋放架的結構簡單,方向調整時的受力均勻性更好。
7、回轉平臺與釋放底座鉸接的位置所在高度高于回轉平臺與俯仰調整油缸固定的位置所在高度,且俯仰調整油缸傾斜布置,多簇釋放架的重心落在與回轉平臺鉸接的位置,俯仰調整油缸的受力更小,更省力,結構可靠性更高。
8、在副車架底部加裝支腿,起支撐調平作用,提高釋放平臺的地型適應性和結構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為具體實施方式中的撲火球移動釋放平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具體實施方式中的撲火球移動釋放平臺的側視圖。
圖3為具體實施方式中的撲火球移動釋放平臺的俯視圖。
圖4為回轉驅動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至圖4對本發明的實施例做詳細說明。
撲火球移動釋放平臺,包括汽車底盤1、裝載在汽車底盤1主車架上的副車架2、裝有撲火球的釋放裝置3、釋放操控室4和液壓驅動系統5,液壓驅動系統5、釋放裝置3和釋放操控室4均裝在副車架2上,且釋放裝置3背對釋放操控室4,所述的釋放裝置3包括固定在副車架2上的垂向支撐座31、裝在垂向支撐座上且水平設置的回轉驅動32、裝在回轉驅動32上且隨回轉驅動32一起水平轉動的回轉平臺33、具有多個釋放筒的多簇釋放架34和俯仰調整油缸35,所述的多簇釋放架34底部的一側與回轉平臺33鉸接,俯仰調整油缸35設置于回轉平臺33和多簇釋放架34之間將多簇釋放架34撐起呈傾斜布置,通過俯仰調整油缸35的伸縮調整多簇釋放架34的傾斜角度,回轉驅動32中的驅動馬達和俯仰調整油缸35均由液壓驅動系統5提供動力,所述的液壓驅動系統5的動力輸出由釋放控操室4中的手控操作臺41操作控制,且釋放控操室4中裝有控制多簇釋放架釋放撲火球的釋放控制器42,釋放控制器42的控制界面也裝在手控操作臺41上。
如圖1至3所示,以上所述的撲火球移動釋放平臺,為車載式的釋放平臺,移動方便,作業機動性強,釋放裝置3和釋放控制室4均裝在汽車底盤1駕駛室的后方,釋放裝置3背對釋放控制室4,方便對釋放裝置3中多簇釋放架34的高度和釋放方位進行觀測,液壓驅動系統5裝在釋放控制室4的旁邊為釋放平臺中的各動力件提供動力,并且液壓驅動系統5的動力輸出均由釋放控制室4中的手控操作臺41中操控健控制,操作方面,可根據滅火需求對釋放裝置3進行調整。垂向支撐座31用于支撐多簇釋放架34,回轉驅動32裝在垂向支撐座31上,用于帶動回轉平臺33水平轉動,回轉平臺33裝在回轉驅動32上,用于帶動多簇釋放架34和俯仰調整油缸水平轉動,俯仰調整油缸35將多簇釋放架34撐起使其傾斜,并通過俯仰調整油缸35的伸縮改變多簇釋放架34的傾斜角度即俯仰角度,從而現實多簇釋放架34的水平角度和俯仰角度的同步調整,多簇釋放架34的釋放方位可調,撲火球釋放的精準度更高。
其中,所述的副車架2上裝有多個釋放裝置3,釋放裝置3在副車架2上沿汽車底盤1車頭至車尾方向排成多排,且多個所述的釋放裝置3的多簇釋放架34互相平行,沿汽車底盤1的車頭至車尾方向并排設置的回轉平臺33的所在高度依次降低,使沿汽車底盤1的車頭至車尾方向并排分布的多簇釋放架34在多簇釋放架34的平行方向依次錯開分布,操作手控操作臺41可操控多個俯仰調整油缸35同步伸縮和多個回轉驅動32同步轉動。如圖3所示,副車架2具有兩排釋放裝置3,每排釋放裝置3中的回轉平臺33的所在高度沿汽車底盤1的車頭至車尾方向依次降低,使沿汽車底盤1的車頭至車尾方向并排分布的多簇釋放架34在多簇釋放架的平行方向依次錯開分布,每個多簇釋放架34的釋放方位不重疊,撲火球的落點位置不重合,滅火面積更大,滅火效率更高。
其中,所述的多簇釋放架34包括的釋放底座34.1和固定在釋放底座34.1上的釋放筒34.2,所述的釋放底座34.1與回轉平臺33鉸接并與俯仰調整油缸35的伸出端固定,俯仰調整油缸35的另一端與回轉平臺33固定,釋放底座34.1呈正多邊形結構,多個釋放筒34.1簇齊排列成與釋放底座34.1相適應的正多邊型結構。所述的回轉平臺33與釋放底座34.1鉸接的位置和回轉平臺33與俯仰調整油缸35固定的位置沿汽車底盤1的車頭至車尾方向對齊,且回轉平臺33與釋放底座34.1鉸接的位置所在高度高于回轉平臺33與俯仰調整油缸35固定的位置所在高度,回轉平臺33與俯仰調整油缸35固定的位置處于釋放底座34.1的斜下方,使俯仰調整油缸35傾斜布置。
從圖3中可以看出多簇釋放架34呈正多邊形結構,釋放底座34.1的一側與回轉平臺33鉸接,且鉸接的位置高于俯仰調整油缸35另一端的位置,使多簇釋放架34的重心落在與回轉平臺33的鉸接處,并且俯仰調整油缸35傾斜布置,將多簇釋放架34的另一側撐起,俯仰調整油缸35不僅起到撐起多簇釋放架34使其傾斜,而且起到拉緊多簇釋放架34,防止多簇釋放架34發生傾覆,俯仰調整油缸35的伸縮范圍決定了多簇釋放架34傾斜角度的調整范圍,在實際運用中,多簇釋放架34的傾斜角度的調整范圍為與垂直方向夾角為38度至70度,可充分滿足多簇釋放架34的俯仰方位調整需求。
其中,所述的垂向支撐座31為垂向頂出油缸座,液壓驅動系統5與垂向支撐座31傳動連接為垂向支撐座31的伸縮提供動力,沿汽車底盤1車頭至車尾方向并排的垂向支撐座31的伸縮由手控操作臺41上的同一操控鍵統一控制,通過垂向支撐座31的伸縮改變多簇釋放架34的所在高度,進一步提高多簇釋放架34釋放方位的可調性,提高撲火球釋放的精準度。
其中,所述的副車架2的底部裝有四個用于支撐副車架2的支腿6,所述的支腿6沿垂向設置且呈矩形分布,兩個支腿6靠近汽車底盤1的車頭,另兩個支腿6靠近汽車底盤1的車尾。支腿6用于支撐副車架2,減少副車架2在撲火球釋放時的振動,從而提高釋放的精準度。
具體的,所述的支腿6包括支腿箱61、垂向油缸62和支腿底盤63,所述的支腿箱61焊接在副車架2底面,垂向油缸62裝在支撐箱61中且伸出端從支撐箱61底面伸出,支腿底盤63固定在垂向油缸62的伸出端上,液壓驅動系統5與垂向油缸62傳動連接為垂向油缸62的伸縮提供動力,并且四個垂向油缸62的伸縮由手控操作臺41上的不同操作鍵分別控制,垂向油缸62完全縮進時,支腿底盤63與地面不接觸。
支腿箱61用高強鋼板焊接而成,支撐強度高,垂向油缸62可調節支腿6的長度,在地勢不平的情況下,調節各支腿6中垂直油缸62的長度,使副車架2仍能保持水平,支腿底盤63用于與地面接觸,在垂向油缸62完全縮進時,支撐底盤63沿地面不接觸,防止汽車底盤1運行時,支腿6與地面摩擦。在釋放平臺釋放地點確定后,應先將垂向油缸62伸長,使支撐底盤63與地面接觸,并調整四個垂向油缸62的長度,使副車架2基本處于水平設置。
其中,所述的回轉驅動32的內圈固定在垂向支撐座31上,外圈與回轉平臺33固定帶動回轉平臺33轉動,回轉驅動32中驅動馬達驅動外圈的最大轉動角度為180度,即多簇釋放架34的釋放方向可從背對汽車底盤1車頭轉到至面對汽車底盤1車頭,可充分滿足多簇釋放加34水平方位的調整需求。
為了延長回轉驅動32的使用壽命,防止回轉驅動32中的驅動馬達過載超限,導致回轉驅動32外圈的轉動角度超出限制范圍,在回轉驅動32上進行了回轉限位冗余設計,即不僅限制了外圍的最大轉動角度為180度,而且在所述的回轉驅動32的內圈32.3上裝有向上凸起的接觸式傳感開關32.1,所述的接觸式傳感開關32.1與回轉驅動32中的驅動馬達電連接,回轉驅動32的外圈32.4上裝有接觸健32.2,當回轉驅動32的外圈轉動超過180度時,接觸健32.2與接觸式傳感開關32.1接觸,接觸式傳感開關32.1控制回轉驅動32中的驅動馬達自動關閉,回轉驅動32的外圈自動停止轉動。也就是說外圍的回轉角度超出180度時,接觸健32.2與接觸式傳感開關32.1接觸,接觸式傳感開關32.1向驅動馬達32.5發出關閉指令,使驅動馬達自動關閉,可有效防止驅動馬達32.5過載超限,造成損壞。
其中,所述的釋放操控室4包括拼焊骨架結構的外架43、安裝在外架43內的操控座位44、裝在操控座位44前面的手控操作臺41和釋放控制器42,釋放控制器42裝在手控操作臺41下,手控操作臺41上具有用于控制液壓驅動系統5輸出動力的操控健和用于控制液壓驅動系統5和釋放控制器42電源啟閉的電源開關,外架43的骨架上均安裝鋼化玻璃,外架43裝在副車架2上且外架43底部裝有與副車架2連接的減振器,副車架2上裝有聲光報警器,所述的聲光報警器的控制開關裝在手控操作臺41上。操控人員坐在外架43中,視野開闊,便于對多簇釋放架34的方位進行觀察和調整,電源開關可鎖定液壓驅動系統5和釋放控制器42,防止誤釋放,聲光報警器可在釋放前進行報警提醒,提高安全性能。
本發明還保護一種撲火球釋放方法,采用以上所述的撲火球移動釋放平臺進行撲火球的釋放,釋放步驟如下:
(一)根據火災情況確定撲火球釋放的位置、數量和角度;
(二)將撲火球移動釋放平臺移動至撲火球釋放位置,汽車底盤1停靠穩定,副車架2平穩后,在多簇釋放架34的釋放筒中安裝相應數量的撲火球;
(三)開啟液壓驅動系統5和釋放控制器42,并根據撲火球的釋放角度,操控手控操作臺41驅動回轉驅動32轉動調整多簇釋放架34的水平轉角和驅動俯仰調整油缸35伸出調整多簇釋放架34的傾斜角度,調整完成后鎖定回轉驅動32和俯仰調整油缸35,并且還可以驅動垂向支撐座31伸長對多簇釋放架34的所在高度進行調整;
(四)釋放操作人員操作釋放控制器42的控制界面進行撲火球的釋放。
具體的,所述的步驟(二)中的“副車架2平穩”是指:控操手控操作臺41中用于控制垂向油缸62的操作鍵,使四個垂向油缸62分別向下伸出,且支腿底盤63均與地面接觸支撐副車架2,然后根據地面情況對四個垂向油缸62的伸出長度進行調整,使副車架2水平設置,再鎖定四個垂向油缸,使副車架2平穩不振動。
以上所述的撲火球移動釋放平臺和撲火球釋放方法的優點在于:
1、采用車載式釋放裝置,移動方便,作業機動性強。
2、多簇釋放架的高度、水平方位、俯仰方位均可調,釋放準確性好,撲火球的落地精確度高。
3、具有獨立的釋放操控室,便于多簇釋放架釋放方位的調整和釋放控制,實用性強。
4、通過液壓驅動系統提供動力,動力可靠性高。
5、副車架上設置多個釋放裝置,便于撲火球釋放數量的調整,可針對滅火情況進行撲火球的釋放。
6、沿汽車底盤的車頭至車尾方向并排設置的回轉平臺的所在高度依次降低,使沿汽車底盤的車頭至車尾方向并排分布的多簇釋放架在多簇釋放架的平行方向依次錯開分布,每個多簇釋放架的釋放方位不重疊,撲火球的落點位置不重合,滅火面積更大,滅火效率更高。
7、多簇釋放架的釋放底座呈正多邊形結構,簇齊排列的釋放筒呈與釋放汽車底盤相適應的正多邊形結構,多簇釋放架的結構簡單,方向調整時的受力均勻性更好。
8、 回轉平臺與釋放底座鉸接的位置所在高度高于回轉平臺與俯仰調整油缸固定的位置所在高度,且俯仰調整油缸傾斜布置,多簇釋放架的重心落在與回轉平臺鉸接的位置,俯仰調整油缸的受力更小,更省力,結構可靠性更高。
9、在副車架底部加裝支腿,起支撐調平作用,提高釋放平臺的地型適應性和結構穩定性。
10、回轉驅動中具有回轉限位冗余設計,回轉驅動的回轉可靠性更強,使用壽命更長。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完整描述,需要說明的是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