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是一種可防火的探測救援救援機器人,屬于救援機器人領域領域。
背景技術:
救援機器人,為救援而采取先進科學技術研制的機器人,如地震救援機器人,它是一種專門用于大地震后在地下商場的廢墟中尋找幸存者執行救援任務的機器人,這種機器人配備了彩色攝像機,熱成像儀和通訊系統。
現有技術公開了申請號為本發明是一種火災救援機器人系統,屬于機器人領域。火災救援機器人系統包括:移動車體以及傳感機構和防護罩;圖像聲音定位器;駕駛機構;對講器;顯示器和無線控制器。在距離火災現場的一定范圍內,遠程操作人員通過無線控制器,遙控移動車體向火災現場運動,尋找和救援遇險人員。移動車體在火災現場運動時,由圖像聲音定位器將采集的數據傳回遠程控制中心,用來確定遇險人員的確切位置,由遠程操作人員遙控移動車體接近遇險人員。移動車體便于遇險人員搭乘,遇險人員可啟動防護罩,防止在逃離火災現場過程中受傷。若遇險人員有一定活動能力,可以自行駕駛移動車體,否則,仍由遠程操作人員遙控移動車體使其逃離火災現場,現有救援機器人缺少防火及救火開路裝置,為救援帶來不便,降低了救援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防火的探測救援救援機器人,以解決現有救援機器人缺少防火及救火開路裝置,為救援帶來不便,降低了救援效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可防火的探測救援救援機器人其結構包括機器人殼體、發動機前蓋、發動機、散熱孔、照明燈、檢測感應裝置、滅火筒、遙控感應桿、液壓缸、plc控制電路裝置、控制開關、救援室、鋼輪、傳動鏈、輪蓋,所述機器人殼體左側設有救援室,所述救援室與機器人殼體為一體化結構,所述機器人殼體與發動機前蓋活動連接,所述滅火筒通過液壓缸與機器人殼體活動連接,所述發動機前蓋兩側設有照明燈,所述照明燈與發動機通過電連接,所述發動機設于發動機前蓋下,發動機與機器人殼體固定連接,所述發動機前蓋上設有散熱孔,所述檢測感應裝置焊接于機器人殼體上端,所述檢測感應裝置與plc控制電裝置通過電連接,所述滅火筒上設有遙控感應桿,所述遙控感應桿與plc電路電路裝置通過電連接,所述plc控制電路裝置上設有控制開關,所述鋼輪之間通過傳動鏈連接,所述傳動鏈與發動機機械連接,所述鋼輪與機器人殼體活動連接,所述的滅火筒由蓄水箱、液壓缸支撐架、監控裝置、筒身、出水口組成,所述液壓缸支撐架與液壓缸焊接,所述筒身上設有出水口,所述筒身設于蓄水箱內與蓄水箱固定連接,所述筒身上與監控裝置焊接。
進一步地,所述機器人殼體上設有照明燈數量為2個。
進一步地,所述滅火筒為圓柱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設有液壓缸數量為2根。
進一步地,所述救援室為矩形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機器人殼體內層采中采用真空隔離。
進一步地,所述傳動鏈采用45號鋼,增加強度硬度。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通過架入滅火筒,能進行滅火開路,為救援選擇最佳救援道路,大大體高救援效率,適應更多救援場地。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發明一種可防火的探測救援救援機器人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滅火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機器人殼體-1、發動機前蓋-2、發動機-3、散熱孔-4、照明燈-5、檢測感應裝置-6、滅火筒-7、遙控感應桿-8、液壓缸-9、plc控制電路裝置-10、控制開關-11、救援室-12、鋼輪-13、傳動鏈-14、輪蓋-15、蓄水箱-701、液壓缸支撐架-702、監控裝置-703、筒身-704、出水口-705。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請參閱圖1、圖2,本發明提供一種可防火的探測救援救援機器人:其結構包括機器人殼體1、發動機前蓋2、發動機3、散熱孔4、照明燈5、檢測感應裝置6、滅火筒7、遙控感應桿8、液壓缸9、plc控制電路裝置10、控制開關11、救援室12、鋼輪13、傳動鏈14、輪蓋15,所述機器人殼體1左側設有救援室12,所述救援室12與機器人殼體1為一體化結構,所述機器人殼體1與發動機前蓋2活動連接,所述滅火筒7通過液壓缸9與機器人殼體1活動連接,所述發動機前蓋2兩側設有照明燈5,所述照明燈5與發動機3通過電連接,所述發動機3設于發動機前蓋2下,發動機3與機器人殼體1固定連接,所述發動機前蓋2上設有散熱孔4,所述檢測感應裝置6焊接于機器人殼體1上端,所述檢測感應裝置6與plc控制電裝置10通過電連接,所述滅火筒7上設有遙控感應桿8,所述遙控感應桿8與plc電路電路裝置6通過電連接,所述plc控制電路裝置10上設有控制開關11,所述鋼輪1之間通過傳動鏈14連接,所述傳動鏈14與發動機3機械連接,所述鋼輪13與機器人殼體1活動連接,所述的滅火筒7由蓄水箱701、液壓缸支撐架702、監控裝置703、筒身704、出水口705組成,所述液壓缸支撐架702與液壓缸9焊接,所述筒身704上設有出水口705,所述筒身704設于蓄水箱701內與蓄水箱701固定連接,所述筒身上703與監控裝置703焊接,所述機器人殼體1上設有照明燈5數量為2個,所述滅火筒7為圓柱結構,所述設有液壓缸9數量為2根,所述救援室12為矩形結構,所述機器人殼體1內層采中采用真空隔離,所述傳動鏈采用45號鋼,增加強度硬度。
在救援過程中,先控制開關11進行初始化,輸入救援指令,救援指令進入plc控制電路裝置10,啟動過作指令,發動機3啟動帶動傳動鏈14于運動機器人向火災現場進行移動,通過檢測感應裝置6來尋找受害者,及避開障礙物,當受害人員被困火堆中,plc控制電路裝置10啟動滅火筒7進行滅火開路,將救援者置于救援室內12,可切換到人為控制,通過滅火筒7上的監控裝置703為人提供視野進行救援。
本發明所述的檢測感應裝置6是接收信號或刺激并反應的器件,能將待測物理量或化學量轉換成另一對應輸出的裝置。用于自動化控制、安防設備等。
本發明的機器人殼體1、發動機前蓋2、發動機3、散熱孔4、照明燈5、檢測感應裝置6、滅火筒7、遙控感應桿8、液壓缸9、plc控制電路裝置10、控制開關11、救援室12、鋼輪13、傳動鏈14、輪蓋15、蓄水箱701、液壓缸支撐架702、監控裝置703、筒身704、出水口705,部件均為通用標準件或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部件,其結構和原理都為本技術人員均可通過技術手冊得知或通過常規實驗方法獲知,本發明解決的問題是現有救援機器人缺少防火及救火開路裝置,為救援帶來不便,降低了救援效率,本發明通過上述部件的互相組合,通過架入滅火筒,能進行滅火開路,為救援選擇最佳救援道路,大大體高救援效率,適應更多救援場地,具體如下所述:
所述的滅火筒7由蓄水箱701、液壓缸支撐架702、監控裝置703、筒身704、出水口705組成,所述液壓缸支撐架702與液壓缸9焊接,所述筒身704上設有出水口705,所述筒身704設于蓄水箱701內與蓄水箱701固定連接,所述筒身上703與監控裝置703焊接。
甲:所述液壓缸支撐架702與液壓缸9焊接;乙:不設滅火筒7。
甲;所述在救援過程中甲救援效率為5個/h,救援過程中不受二次傷害概率為1%;
乙;所述在救援過程中甲救援效率為2個/h,救援過程中受二次傷害概率為10%;
綜上說述所述液壓缸支撐架702與液壓缸9焊接,通過架入滅火筒,能進行滅火開路,為救援選擇最佳救援道路,大大體高救援效率,適應更多救援場地。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