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滅火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消防用風力和水力結合式滅火裝置。
背景技術:
“消防”即消除防患,即預防和解決人們在生活、工作、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人為與自然、偶然災害的總稱,當然狹義的意思在人們認識初期是:(撲滅)火災的意思。滅火與防火,亦指滅火、防火人員。郭孝成《浙江光復記》:“衛隊及巡警消防,見勢已烈,均袖綴白布,以表輸誠。”如:必須抓好消防工作。例如:消防車、消防技術。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消防歷史,“消防”一詞是二十世紀從日本引進的,是一個外來語。但“消防”的根在中國。日本的文字是從中國的漢字演變而來,漢字早在西晉太康五年(284年)就開始傳入日本。“消防”一詞不僅字形與漢字完全相同,字義也無差別。現代意義的消防可以更深層的理解為消除危險和防止災難。
滅火裝置是滅火產品的另一種說法,現今人們對滅火產品的稱號除了‘滅火裝置’外,還有:滅火器材、滅火系統、滅火設備、滅火器、滅火藥劑、滅火劑。
現有的滅火裝置存在滅火方式單一、滅火不徹底、速度慢的缺點,因此亟需設計一種滅火方式多樣、滅火徹底、速度快的消防用風力和水力結合式滅火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的消防用滅火裝置存在滅火方式單一、滅火不徹底、速度慢的缺點,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滅火方式多樣、滅火徹底、速度快的消防用風力和水力結合式滅火裝置。
(2)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這樣一種消防用風力和水力結合式滅火裝置,包括有齒條、滑軌、移動板、水泵、齒輪、旋轉電機、推車、出氣管、管道、氣泵、噴頭、第一進水管、第二進水管、水箱和滑塊;推車頂部左側設有水箱,水箱頂部右側設有第二進水管,水箱內設有水泵,水泵右側設有第一進水管,第一進水管穿過水箱,水箱外右側設有旋轉電機,旋轉電機后側設有齒輪,推車頂部右側設有滑軌,滑軌上設有滑塊,滑塊左側連接有齒條,齒條和齒輪嚙合,滑塊右側設有移動板,移動板右側上部設有噴頭,噴頭與第一進水管連接,移動板右側中部設有氣泵,移動板右側下部設有管道,氣泵與管道之間設有出氣管。
優選地,還包括有濾網,水箱內頂部右側設有濾網,濾網設在第二進水管下方。
優選地,還包括有刻度板、指示桿和浮球,水箱外側頂部左側設有刻度板,水箱頂部中部設有小孔,小孔內設有指示桿,指示桿底端設有浮球,浮球位于水箱內,指示桿左端與刻度板接觸。
優選地,還包括有工具箱,推車左側下部設有工具箱。
優選地,水箱材質為不銹鋼。
優選地,移動板材質為HT200。
工作原理:當需要滅火時,工作人員將推車推到合適位置。工作人員通過第二進水管往水箱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再控制水泵工作,水泵通過第一進水管將水箱中的水抽入噴頭中,再通過噴頭噴出,同時控制氣泵工作,氣泵通過出氣管將風吹進管道,再通過管道吹出來。然后工作人員控制旋轉電機逆時針轉動,帶動齒輪逆時針旋轉,從而帶動齒條向上移動,進而帶動滑塊向上移動,滑塊向上移動帶動移動板向上移動,從而帶動噴頭和管道向上移動,當移動板移動到一定距離后,再控制旋轉電機順時針轉動,帶動齒輪順時針旋轉,從而帶動齒條向下移動,進而帶動滑塊向下移動,滑塊向下移動帶動移動板向下移動,從而帶動噴頭和管道向下移動。工作人員控制旋轉電機不斷地順時針和逆時針交替轉動,使噴頭和管道不斷地上下移動,進而增加滅火范圍,當滅火工作完畢后,工作人員關閉氣泵、水泵以及旋轉電機,并將推車推回到合適位置。
因為還包括有濾網,水箱內側頂部右側設有濾網,濾網設在第二進水管下方,當往水箱中注水時,濾網可以過濾掉一部分的雜質,從而防止雜質進入到水泵當中,妨礙水泵工作。
因為還包括有刻度板、指示桿和浮球,水箱外側頂部左側設有刻度板,水箱頂部中部設有小孔,小孔內設有指示桿,指示桿底端設有浮球,浮球位于水箱內,指示桿左端與刻度板接觸,往浮球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整個裝置開始運作以后,當水箱中的水逐漸地被抽走以后,水位不斷下降,浮在水面上的浮球隨著水位的下降也在下降,當水箱內因為加水使水箱內水位上升時,指示桿也隨之向上移動,所以浮球上的指示桿可以隨著浮球的上下運動而上下運動,從而在刻度板上指示出水位,方便工作人員觀察水位,來確定水箱中的水是否充足,使工作人員可以及時加水,節約滅火時間。
因為還包括有工具箱,推車左側下部設有工具箱,工作人員可以將工作時所需要的工具放入工具箱當中,節省去取工具的時間,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3)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達到了滅火方式多樣、滅火徹底、速度快的效果,利用本裝置可以快速地滅火,且本裝置采用風力和水力相結合的方式,可以節約滅火時間,提高滅火效果,從而減輕火災中的財物損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第四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齒條,2-滑軌,3-移動板,4-水泵,5-齒輪,6-旋轉電機,7-推車,8-出氣管,9-管道,10-氣泵,11-噴頭,12-第一進水管,13-第二進水管,14-水箱,15-滑塊,16-濾網,17-刻度板,18-指示桿,19-小孔,20-浮球,21-工具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消防用風力和水力結合式滅火裝置,如圖1-4所示,包括有齒條1、滑軌2、移動板3、水泵4、齒輪5、旋轉電機6、推車7、出氣管8、管道9、氣泵10、噴頭11、第一進水管12、第二進水管13、水箱14和滑塊15;推車7頂部左側設有水箱14,水箱14頂部右側設有第二進水管13,水箱14內設有水泵4,水泵4右側設有第一進水管12,第一進水管12穿過水箱14,水箱14外右側設有旋轉電機6,旋轉電機6后側設有齒輪5,推車7頂部右側設有滑軌2,滑軌2上設有滑塊15,滑塊15左側連接有齒條1,齒條1和齒輪5嚙合,滑塊15右側設有移動板3,移動板3右側上部設有噴頭11,噴頭11與第一進水管12連接,移動板3右側中部設有氣泵10,移動板3右側下部設有管道9,氣泵10與管道9之間設有出氣管8。
還包括有濾網16,水箱14內頂部右側設有濾網16,濾網16設在第二進水管13下方。
還包括有刻度板17、指示桿18和浮球20,水箱14外側頂部左側設有刻度板17,水箱14頂部中部設有小孔19,小孔19內設有指示桿18,指示桿18底端設有浮球20,浮球20位于水箱14內,指示桿18左端與刻度板17接觸。
還包括有工具箱21,推車7左側下部設有工具箱21。
水箱14材質為不銹鋼。
移動板3材質為HT200。
工作原理:當需要滅火時,工作人員將推車7推到合適位置。工作人員通過第二進水管13往水箱14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再控制水泵4工作,水泵4通過第一進水管12將水箱14中的水抽入噴頭11中,再通過噴頭11噴出,同時控制氣泵10工作,氣泵10通過出氣管8將風吹進管道9,再通過管道9吹出來。然后工作人員控制旋轉電機6逆時針轉動,帶動齒輪5逆時針旋轉,從而帶動齒條1向上移動,進而帶動滑塊15向上移動,滑塊15向上移動帶動移動板3向上移動,從而帶動噴頭11和管道9向上移動,當移動板3移動到一定距離后,再控制旋轉電機6順時針轉動,帶動齒輪5順時針旋轉,從而帶動齒條1向下移動,進而帶動滑塊15向下移動,滑塊15向下移動帶動移動板3向下移動,從而帶動噴頭11和管道9向下移動。工作人員控制旋轉電機6不斷地順時針和逆時針交替轉動,使噴頭11和管道9不斷地上下移動,進而增加滅火范圍,當滅火工作完畢后,工作人員關閉氣泵10、水泵4以及旋轉電機6,并將推車7推回到合適位置。
因為還包括有濾網16,水箱14內側頂部右側設有濾網16,濾網16設在第二進水管13下方,當往水箱14中注水時,濾網16可以過濾掉一部分的雜質,從而防止雜質進入到水泵4當中,妨礙水泵4工作。
因為還包括有刻度板17、指示桿18和浮球20,水箱14外側頂部左側設有刻度板17,水箱14頂部中部設有小孔19,小孔19內設有指示桿18,指示桿18底端設有浮球20,浮球20位于水箱14內,指示桿18左端與刻度板17接觸,往浮球20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整個裝置開始運作以后,當水箱14中的水逐漸地被抽走以后,水位不斷下降,浮在水面上的浮球20隨著水位的下降也在下降,當水箱14內因為加水使水箱14內水位上升時,指示桿18也隨之向上移動,所以浮球20上的指示桿18可以隨著浮球20的上下運動而上下運動,從而在刻度板17上指示出水位,方便工作人員觀察水位,來確定水箱14中的水是否充足,使工作人員可以及時加水,節約滅火時間。
因為還包括有工具箱21,推車7左側下部設有工具箱21,工作人員可以將工作時所需要的工具放入工具箱21當中,節省去取工具的時間,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