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滅火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的是一種新型小炮的探測裝置的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火災是現代文明社會最具有破壞力的災害現象之一。為了降低火災造成的損失,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實時監測,且能夠自動定位著火部位、自動噴水滅火的自動消防炮滅火裝置已經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自動消防炮滅火裝置一般都包括消防泵組、水道主體、炮管、炮管驅動機構、火災探測機構和控制系統,火災探測機構采用各種傳感器等進行火災檢測和定位,一旦檢測到有火災發生時,火災探測機構發出相應信號給控制系統,控制系統立即啟動消防泵組,調整炮管驅動機構,將水噴射至火災發生點,可實現快速有效的滅火。
目前,現有的火災探測機構一般采用一個視頻探測器進行探測。其中,攝像頭的定位尤為關鍵。如圖3-4所示,現有視頻探測器是通過呈8字形的固定架101將單個攝像頭102固定在炮管103上。這種固定方式的主要缺點是:1.)固定架101和炮管103是分離的,容易產生偏差,易造成攝像頭102定位不準;2.)攝像頭102的方位不好調整;3.)固定架101需采用線切割加工,加工難度大,較難保證加工的一致性。另外,采用單個攝像頭102進行火災探測功能較為單一,即:炮管103上噴嘴在滅火的時候,單一攝像頭102易受影響,不能提供滅火時的監控畫面,所以滿足不了實際火災探測需求。
鑒于此,所以有必要對視頻探測器的安裝結構做進一步改進,以克服上述的不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小炮的探測裝置的安裝結構,其結構簡單、調節方便且能夠提高攝像頭安裝精度;同時,便于攝像頭探測、定位和監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小炮的探測裝置的安裝結構,包括有炮管,第一攝像頭,用于安裝第一攝像頭的固定架,第二攝像頭和用于安裝第二攝像頭的安裝架;所述固定架與所述炮管一體成型,所述固定架中部設置有凹槽,所述第一攝像頭上安裝有用于過濾紅外線的紅外濾光片,所述第一攝像頭位于所述凹槽內,所述安裝架上設置有用于將所述第一攝像頭固定于所述凹槽內的弧形凹口,所述安裝架上設置有通孔,所述第二攝像頭安裝于所述通孔內,所述第二攝像頭的軸線、所述弧形凹口的軸線以及所述炮管的軸線位于同一平面內;所述第二攝像頭的軸線與所述弧形凹口的軸線相平行,所述第二攝像頭的軸線與所述炮管的軸線相平行。
優選的,所述弧形凹口的兩端具有平板狀連接部;所述連接部和所述凹槽的兩側槽壁上對應設置有至少兩個用于穿設螺栓的通孔,所述弧形凹口的連接部與所述凹槽的兩側槽壁經螺栓固定連接。安裝架與固定架通過上述方式連接,便于第一攝像頭角度的固定或更換。
優選的,所述凹槽呈V字形。采用V字形凹槽進行固定,主要目的是:使第二攝像頭的軸線與炮管的軸線平行。第二攝像頭的軸線、所述弧形凹口的軸線以及所述炮管的軸線位于同一平面內,可以提高攝像頭與炮管內噴嘴的平行度,從而提高定位打水的精度;也使得攝像頭探測、定位和監控更加準確。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小炮的探測裝置的安裝結構,其包括有炮管,第一攝像頭,用于安裝第一攝像頭的固定架,第二攝像頭和用于安裝第二攝像頭的安裝架,固定架與炮管一體成型。即:固定架和炮管澆鑄成一體,提高固定架和炮管連接精度,且無需采用線切割進行加工,更加節省時間,同時極大降低加工難度,有利于降低制作成本。所述第一攝像頭上安裝有用于過濾紅外線的紅外濾光片,可實現火焰探測;固定架中部設置有凹槽,第一攝像頭位于凹槽內,安裝架上設置有用于將第一攝像頭固定于凹槽內的弧形凹口,可以實現固定架的結構進一步優化,加工方便裝配簡單,同時,便于第一攝像頭角度的微調或更換,即:便于調整第一攝像頭的影像的方位。安裝架上設置有通孔,第二攝像頭安裝于通孔內,第二攝像頭的軸線、弧形凹口的軸線以及炮管的軸線位于同一平面內;第二攝像頭的軸線與弧形凹口的軸線相平行,第二攝像頭的軸線與炮管的軸線相平行;這里第一攝像頭主要用于火焰探測,第二攝像頭主要用于視頻監控,功能更加完整,即:實現了探測、定位、監控功能。同時,可以提高攝像頭與炮管內噴嘴的平行度,從而提高定位打水的精度;也使得攝像頭探測、定位和監控更加準確。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小炮的探測裝置的安裝結構,其結構簡單、調節方便且能夠提高攝像頭安裝精度;同時,便于攝像頭探測、定位和監控。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由下述的具體實施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沿A-A方向剖切的剖視圖。
圖3為背景技術中攝像頭安裝在炮管上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沿B-B方向剖切的剖視圖。
圖1至圖2中:
1-炮管; 2-第一攝像頭;
3-固定架; 4-第二攝像頭;
5-安裝架; 6-法蘭盤;
31-凹槽; 51-弧形凹口;
圖3至圖4中:
101-安裝架; 102-攝像頭;
103-炮管。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小炮的探測裝置的安裝結構,包括有炮管1,第一攝像頭2,用于安裝第一攝像頭2的固定架3,第二攝像頭4和用于安裝第二攝像頭4的安裝架5;所述固定架3與所述炮管1一體成型,所述炮管1的一端部上安裝有法蘭盤6,所述固定架3中部設置有凹槽31,所述第一攝像頭2上安裝有用于過濾紅外線的紅外濾光片(圖中未給出),所述第一攝像頭2位于所述凹槽31內,所述安裝架5上設置有用于將所述第一攝像頭2固定于所述凹槽31內的弧形凹口51,所述安裝架5上設置有通孔(圖中未給出),所述第二攝像頭4安裝于所述通孔內,所述第二攝像頭4的軸線、所述弧形凹口51的軸線以及所述炮管1的軸線位于同一平面內;所述第二攝像頭4的軸線與所述弧形凹口51的軸線相平行,所述第二攝像頭4的軸線與所述炮管1的軸線相平行。
上述中,第二攝像頭4與通孔采用過盈配合,第一攝像頭2和第二攝像頭4均呈筆筒狀結構,安裝方便,第一攝像頭2和第二攝像頭4設計成筆筒狀結構,在調整畫面垂直度時更加靈活。炮管1上設置的法蘭盤6方便與固定于炮體上的炮管1或炮體的連接?;⌒伟伎?1的弧形部的弧度與第一攝像頭2外殼的表面弧度一致。
具體的:第一攝像頭2的軸線、第二攝像頭4的軸線、弧形凹口51的軸線以及炮管1的軸線位于同一平面內;第一攝像頭2的軸線與第二攝像頭4的軸線平行,第一攝像頭2的軸線與炮管1的軸線平行。固定架3和炮管1澆鑄成一體,提高固定架3和炮管1連接精度,固定架3和炮管1澆鑄成一體,提高固定架3和炮管1連接精度,且無需采用線切割進行加工,更加節省時間,同時極大降低加工難度,有利于降低制作成本。
本實用新型中,優選的,所述弧形凹口51的兩端具有平板狀連接部;所述連接部和所述凹槽31的兩側槽壁上對應設置有至少兩個用于穿設螺栓的通孔,所述弧形凹口51的連接部與所述凹槽31的兩側槽壁經螺栓固定連接。安裝架5與固定架3通過上述方式連接,便于第一攝像頭2角度的固定或更換。
進一步優選的,凹槽31呈V字形,這里采用V字形凹槽31進行固定,主要目的是:使第二攝像頭4的軸線與炮管1的軸線平行。第一攝像頭2的軸線、第二攝像頭4的軸線以及炮管1的軸線位于同一平面內,可以提高攝像頭與炮管1內噴嘴的平行度,從而提高定位打水的精度;也使得攝像頭探測、定位和監控更加準確。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小炮的探測裝置的安裝結構,其結構簡單、調節方便且能夠提高攝像頭安裝精度,同時,便于攝像頭探測、定位和監控。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小炮的探測裝置的安裝結構,將原有傳統的用于穿設攝像頭呈8字形固定架103,改變為具有呈V字形凹槽31的固定架3,配合具有弧形凹口51的安裝架5將第一攝像頭2固定,便于第一攝像頭2角度的微調或更換。第一攝像頭2上安裝有紅外濾光片,可實現火焰探測、配合炮管1的水平旋轉和俯仰旋轉可實現火焰的三維定位。固定第一攝像頭2的凹槽31,采用V字形凹槽31的設計相比之前的圓孔設計可以提高第一攝像頭2與炮管1上的噴嘴的平行度,進一步提高定位打水的精度。第二攝像頭4配合炮管1的旋轉,可實現保護區域的全范圍的監控,采用上述第一攝像頭2和第二攝像頭4設計,實現了探測、監控、定位等功能,解決了單個攝像頭功能單一的不足。
進一步,第一攝像頭2安裝有紅外濾光片,可實現火焰探測,提高了消防炮的定位打水精度。第二攝像頭4采用上述結構進行安裝,提高第二攝像頭4的影像的方位,進而使第二攝像頭4的影像的方位與預期的一致。
綜上可得,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小炮的探測裝置的安裝結構,對第一攝像頭2和第二攝像頭4的固定、裝夾方式,減少了探測裝置的安裝誤差,提高了消防炮的定位打水精度。
上述實施例和圖式并非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產品形態和式樣,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