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吸氣治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吸氣治具,尤其涉及一種貼膜吸氣治具。
背景技術:
在貼面積較大的膜或膠紙時,因面積大不易平整的貼附,粘貼時,表面易產生氣泡、褶皺等瑕疵,影響了貼附的表面質量,使貼膜或膠紙的合格品率降低。目前,貼膜或膠紙時通常是由人工操作,僅憑操作人員的技術來掌控貼附表面質量,面積較大時,僅依靠操作人員的操作水平難以保證貼附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吸氣治具,在貼面積較大的膜或膠紙時,借助于吸氣治具,可以大大提高貼附質量。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吸氣治具,用于在大面積的產品上貼一較產品外框小的貼附物,其特征是,包括下模,所述下模的上表面設置一凹槽,所述凹槽的邊框形狀與產品外框形狀相同但小于產品的外框,所述下模中設置一從所述凹槽貫通連接至所述下模外部的空壓機的通道,一置于所述下模之上的上模,所述上模上均勻設置垂直的與所述凹槽貫通的氣孔。所述上模上設置有多個定位柱,所述多個定位柱包圍形成一可容納產品的空間。所述定位柱凸出于所述上模的上表面。在所述上模上還設置有多個可伸出或縮回所述上模上表面的伸縮柱,所述伸縮柱包圍形成一可容納貼附物的空間。所述伸縮柱的下部為一彈性部件。所述彈性部件位于所述下模上所設置的孔中,并由所述彈性部件支撐所述伸縮柱沿所述孔的軸向運動。所述通道位于所述下模側而的端部為一與真空閥連接的螺紋孔。所述真空閥通過氣管與空壓機連接。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在對產品貼面積較大的膜或膠紙時,將膜或膠紙放置在本實用新型的吸氣治具上,由空壓機在治具內產生真空,使膜或膠紙平整,然后再將產品壓合到平整的膜或膠紙上,可以大大提高貼附質量,減少表面瑕疵。
圖I是本實用新型吸氣治具主視圖;圖2是圖I的俯視圖;[0018]圖3是圖I吸氣治具中的下模示意圖;圖4是圖3中A-A剖視圖;圖5是圖I吸氣治具中的上模示意圖;圖6是圖5中B-B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如圖I、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吸所治具包括外框形狀相同的下模I和一置于下模I之上的上模2。產品7及其所貼附物均置于上模2之上。貼附物可以為膜或膠紙8。產品7上所貼的膜或膠紙8比產品7略小一圈。 下模I結構如圖3、圖4所示,下模I為一方形的板,上表面10開一與膠紙8形狀相同、但比膠紙8外框均小一圈的槽。本實施例中為一方槽11,下模的側壁12設置一可與空壓機連接的孔13,孔13可貫通至方槽中,并且孔13在下模側壁12與空壓機連接的一段為螺紋孔131,螺紋孔131用于螺紋連接真空閥,真空閥通過氣管接空壓機,由空壓機可以在治具內產生真空。下模I的四周設有多個貫通的沉頭孔DA1-DA12。下模I的上表面10還設有多個盲孔DB1-DB8,盲孔DB1-DB8均布設在方槽11的四周外部,并恰好位于膜或膠紙8的邊框外。上模2為一與下模I形狀相同的板,如圖5、圖6所不,其上表面20為一平面,上模的下表面21四周設置多個螺紋孔SA1-SA12,螺紋孔SA1-SA12位置與下模I上的沉頭孔DA1-DA12 一一對應,通過螺栓3等緊固件將上模2與下模I連接固定在一起。上模2上還設置有多個沉頭孔RA1-RA8,沉頭孔RA1-RA8中的盲孔沉頭位于下表面21方向。沉頭孔RA1-RA8設置在產品外框周圍的邊沿位置。沉頭孔RA1-RA8中設置螺栓4,螺栓4頭部完全沉入到上模2中,不突出于上模2的下表面21 ;螺栓4的螺桿從伸出上模2的上表面20伸出,用來對產品進行定位,使產品恰好置于螺栓4圍成的空間中。上模2上與下模I的方槽11相對應的區域中還均勻設置有多個貫通至方槽11的氣孔22。上模2上還設置有多個通孔RB1-RB6,通孔RB1-RB6位置與下模I上的盲孔DB1-DB8位置——對應,且通孔RB1-RB6孔徑小于盲孔DB1-DB8直徑。下模I上的各盲孔DB1-DB8內設置一彈簧5,彈簧5之上設置一可沿各通孔RB1-RB6和盲孔DB1-DB8軸向運動并且不從上模2中脫離的支柱6,支柱6凸出上模2的上表面20,支柱6恰好位于膜或膠紙的邊框處,用于對膠紙進行定位。以膠紙為例,膠紙帶膠的一面朝上首先放置于上模2的上表面20由多個支柱6圍成的空間中,因產品面積略大于膠紙外框,因此,產品隨后被放置于支柱6上由各螺栓4圍成的空間中。由空壓機通過螺紋孔131連接真空閥,真空閥再通過氣管接空壓機,對各氣孔22吸氣,在治具的方槽11內產生真空,將膠紙平整地吸附在上模2的上表面20上,此時,對產品施加壓力,位于產品下面的支柱6壓縮彈簧5,支柱6被壓入上模2中,使產品及膠紙面接觸,被粘貼到一起。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意識到,本實用新型的吸氣治具可以用在任何一種需要在產品表面貼附較大面積的另一產品的場合,以提高其表面貼附質量。[0030]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 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吸氣治具,用于在大面積的產品上貼一較產品外框小的貼附物,其特征是,包括 下模,所述下模的上表面設置一凹槽,所述凹槽的邊框形狀與產品外框形狀相同但小于產品的外框,所述下模中設置一從所述凹槽貫通連接至所述下模外部的空壓機的通道,一置于所述下模之上的上模,所述上模上均勻設置垂直的與所述凹槽貫通的氣孔。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吸氣治具,其特征是,所述上模上設置有多個定位柱,所述多個定位柱包圍形成一可容納產品的空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吸氣治具,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柱凸出于所述上模的上表面。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吸氣治具,其特征是,在所述上模上還設置有多個可伸出或縮回所述上模上表面的伸縮柱,所述伸縮柱包圍形成一可容納貼附物的空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吸氣治具,其特征是,所述伸縮柱的下部為一彈性部件。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吸氣治具,其特征是,所述彈性部件位于所述下模上所設置的孔中,并由所述彈性部件支撐所述伸縮柱沿所述孔的軸向運動。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吸氣治具,其特征是,所述通道位于所述下模側而的端部為一與真空閥連接的螺紋孔。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吸氣治具,其特征是,所述真空閥通過氣管與空壓機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吸氣治具,用于在大面積的產品上貼一較產品外框小的貼附物,包括下模,所述下模的上表面設置一凹槽,所述凹槽的邊框形狀與產品外框形狀相同但小于產品的外框,所述下模中設置一從所述凹槽貫通連接至所述下模外部的真空機的通道,一置于所述下模之上的上模,所述上模上均勻設置垂直的與所述凹槽貫通的氣孔。在對產品貼面積較大的膜或膠紙時,將膜或膠紙放置在本實用新型的吸氣治具上,由空壓機在治具內產生真空,使膜或膠紙平整,然后再將產品壓合到平整的膜或膠紙上,可以大大提高貼附質量,減少表面瑕疵。
文檔編號B32B37/00GK202592889SQ20122017115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3日
發明者譚丙華 申請人:昆山誠業德精密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