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膜套的制造方法及其產品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筷子膜套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品,包括:提供一第一保護膜和一第二保護膜;將一筷子模芯置于展開的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之間;將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互相壓合在一起,令筷子模芯被包覆于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之間;以熱壓手段令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沿著筷子模芯的外側邊緣互相接觸的部份融接成一融接部;沿著融接部的外側邊緣切斷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令包覆著筷子模芯的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彼此融接成一筷子膜套;通過此方法生產一種可以包覆在筷子的夾持段使用的丟棄式筷子膜套,并具有產制快速、降低設備成本的優點。
【專利說明】筷子膜套的制造方法及其產品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是有關于餐飲用具的制造方法及其產品,特別是生產一種可以包覆在筷子的夾持段使用的丟棄式筷子膜套的制造方法及其產品。
【背景技術】
[0002]筷子是中華飲食文化中最主要的一種餐具,筷子不但有別于西方飲食文化使用的刀叉,也是中華文化工藝智能的一種表現。而隨著工商業進步,外食人口與外食次數遽增,為符合衛生和方便取用的要求,中式餐飲業者通常會提供一次性筷子(又稱免洗筷)予客戶使用。
[0003]傳統的一次性筷子,基本上是選用竹材或是木材制造,由于天然的竹材或木材的顏色不一,而且可能存在有蟲卵或其它有害人體健康的微生物或物質,在生產制造的過程中必需進行殺菌、除蟲卵和漂白,難免常有硫磺或雙氧水這些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藥劑殘留在一次性筷子;另一方面,一次性筷子在使用后即予丟棄的使用方式,也會造成清理不易的另一個環保問題,雖有政府機關倡導自行攜帶環???,但因其不便利,食用后無法立即清洗,總是曲高和寡,使用比例仍是相當低,所以,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仍然無法完全的避免。
[0004]為了解決傳統一次性筷子可能有藥劑殘留以及環??昵逑床槐愕膯栴},一種可以包覆在筷子的夾持段使用的丟棄式筷子膜套遂被提出,例如:已核準公告的中國臺灣新型專利M409007可拋式筷子置換套結構,中國臺灣新型專利M415653筷子置換套結構改良,中國臺灣新型專利M440729環保筷結構改良,中國臺灣新型專利M441406桿體包覆結構,這些已公開的專利技術中都提出了類似的筷子膜套,這些已知的筷子膜套都是采用紙、薄膜包覆材料或其它等效材料,利用螺旋卷繞的方法制造出一種具有螺旋結構的筷子膜套。
[0005]在已公開的TW201304717A1中國臺灣發明專利筷子膜套制造方法及其成品提出了一種用于生產制造上述具有螺旋結構的筷子膜套的方法,已知具有螺旋結構的筷子膜套基本上都是利用螺旋卷繞的方法,將紙、薄膜包覆材料或其它等效材料卷繞于一筷子或桿狀的模芯;由已公開的TW201304717A1中國臺灣發明專利所揭露的生產設備可以了解,這種具有螺旋結構的筷子膜套的制造方法每次皆要準確控制紙或薄膜包覆材料的卷繞圈數,整個生產制造過程包括卷繞、黏著、切斷包覆材料和抽出筷子(或桿狀的模芯)這許多步驟,生產制造每個筷子膜套至少需要數秒鐘的卷繞時間,而且同一時間只能卷繞一個筷子膜套,因此產能較低而且需要較高的設備成本。
【發明內容】
[0006]為了解決傳統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問題,以及習知采用螺旋卷繞方法生產筷子膜套具有的產能低以及高設備成本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筷子膜套的制造方法及其產品。
[0007]本發明方法的一種實施例,包括下列步驟:提供一第一保護膜和一第二保護膜,將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展開成平面狀;提供至少一筷子模芯,將筷子模芯置于展開的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之間;將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互相壓合在一起,令筷子模芯被包覆于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之間;以熱壓手段令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沿著筷子模芯的外側邊緣互相接觸的部份融接在一起,形成一融接部;沿著融接部的外側切斷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令包覆著筷子模芯的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彼此融接成一筷子膜套;以及將筷子膜套從筷子模芯取下。
[0008]在本發明方法的一實施例中,包括:以連續送料的方式提供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
[0009]在本發明方法的一實施例中,包括:同時將多個筷子模芯置于展開的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之間,用于同時生產制造多個筷子膜套。
[0010]在本發明方法的一實施例中,包括:以熱壓手段令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沿著筷子模芯的外側邊緣互相接觸的部份融接在一起,形成一融接部,同時沿著融接部的外側通過熱壓熔切方式切除未包覆筷子模芯的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
[0011]在本發明方法的一實施例中,包括:以沖壓切斷的方式切除未包覆筷子模芯的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
[0012]在本發明方法的一實施例中,包括:提供可以互相對接密合的一上熱壓模和一下熱壓模,將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互相壓合在一起,令筷子模芯被包覆于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之間,同時令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沿著筷子模芯的外側邊緣互相接觸的部份融接在一起。
[0013]本發明包含一筷子膜套,所述的筷子膜套包括:一第一保護膜和一第二保護膜,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在沿著筷子的夾持段的外側邊緣互相對接密合,形成一種前端密閉后端具有一開口的筷子膜套,可供筷子的夾持段由開口處插入筷子膜套。
[0014]由以上的
【發明內容】
可以了解,本發明提出的筷子膜套的制造方法及其產品,通過壓合的制造方式將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互相壓合在一起,令筷子模芯被包覆于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之間,可以同時生產制造多個筷子膜套,和已知利用螺旋卷繞方式生產具有螺旋結構的筷子膜套的技術相較,本發明的制造方法及其產品具有提高產能和降低設備成本的功效。
[0015]有關本發明的其它功效及實施例的詳細內容,將配合圖式說明如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發明方法的一實施例的步驟流程圖。
[0017]圖2,為實現本發明方法的生產設備的一種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
[0018]圖3,為上熱壓模的平面構造示意圖。
[0019]圖4A?圖4B,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構造圖,顯示上熱壓模和下熱壓模的局部構造斷面圖。
[0020]圖5A?圖5B,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構造圖,顯不上熱壓模和下熱壓模的另一種實施例的局部構造斷面圖。
[0021]圖6A?圖6F,為本發明方法的連續動作示意圖。
[0022]圖7,為本發明方法生產的筷子膜套的一種實施例構造圖。
[0023]圖8,為筷子模芯的另一實施例構造斷面圖。
[0024]符號說明:
[0025]A第一原料卷
[0026]B第二原料卷
[0027]P壓合區
[0028]S融接部
[0029]10第一保護膜
[0030]11第一導引滾筒
[0031]12第一卷收滾筒
[0032]20第二保護膜
[0033]21第二導引滾筒
[0034]22第二卷收滾筒
[0035]30上熱壓模
[0036]31上模穴
[0037]32上熱壓部
[0038]33上切斷刃
[0039]40下熱壓模
[0040]41下模穴
[0041]42下熱壓部
[0042]43下切斷刃
[0043]50篌子模芯
[0044]51噴氣孔
[0045]60筷子膜套
[0046]61開口
[0047]62止滑面
[0048]70退料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49]請參閱圖1,本發明方法的一實施例,包括:
[0050]提供一第一保護膜和一第二保護膜,將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展開成平面狀;
[0051]提供至少一筷子模芯,將筷子模芯置于展開的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之間;
[0052]將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互相壓合在一起,令筷子模芯被包覆于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之間;
[0053]以熱壓手段令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沿著筷子模芯的外側邊緣互相接觸的部份融接在一起,形成一融接部;
[0054]沿著融接部的外側切斷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令包覆著筷子模芯的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彼此融接成一筷子膜套;以及
[0055]將筷子膜套從筷子模芯取下。
[0056]請參閱圖2,其中顯示一種用以實施上述方法的制造設備的構造示意圖,其中是以連續送料的方式提供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連續送料的一種實施方式是采用卷筒狀的第一原料卷A和第二原料卷B分別供應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護膜20,第一原料卷A供應的第一保護膜10由多個圓柱狀的第一導引滾筒11引導通過一壓合區P,并在壓合區P被展開成平面,然后由一第一卷收滾筒12將剩余的第一原料卷A卷繞收集,第二原料卷B供應的第二保護膜20由多個圓柱狀的第二導引滾筒21引導通過壓合區P,并在壓合區P被展開成平面,然后由一第二卷收滾筒22將剩余的第二原料卷B卷繞收集。
[0057]前述方法步驟中將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互相壓合在一起,令筷子模芯被包覆于第一保護膜和第二保護膜之間的一種實施方式,是提供一種可以互相對接密合的一上熱壓模30和一下熱壓模40 (見圖2),利用上熱壓模30和下熱壓模40將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互相壓合在一起,筷子模芯50的形狀是依據筷子的外型制作,令筷子模芯50被包覆于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之間(見圖4B),同時利用熱壓手段令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沿著筷子模芯50的外側邊緣互相接觸的部份融接在一起。
[0058]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是采用食品級的薄膜材料制作,食品級的薄膜材料可以選用紙或是殼粉漿化材料其中的任一種,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是在薄膜材料的其中一側表面(可以是和筷子模芯接觸的一側表面)覆蓋一層膠膜,利用上熱壓模30和下熱壓模40將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互相壓合在一起,就能同時令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沿著筷子模芯50的外側邊緣互相接觸的部份融接在一起。另一種實施方式是在食品級的薄膜材料中混入具有熱融性的材料,然后制成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
[0059]如圖2所示,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上熱壓模30和下熱壓模40設于前述的壓合區P,上熱壓模30位于第一保護膜10的上方,下熱壓模40設于第二保護膜20的下方,上熱壓模30具有一上模穴31,上模穴31可與筷子模芯50的上半部耦合,如圖3和圖4A所示,上模穴31的邊緣具有一上熱壓部32,下熱壓模40具有一下模穴41,下模穴41可與筷子模芯50的下半部耦合,下模穴41的邊緣具有一下熱壓部42,上熱壓模30的上熱壓部32和下熱壓模40的下熱壓部42可以互相對接密合,令第一保護膜10、第二保護膜20和筷子模芯50可以被包含在上模穴31和下模穴41之間,其中的上熱壓部32和下熱壓部42沿著筷子模芯50的外側邊緣呈線狀延伸,上熱壓部32和下熱壓部42其中之一或兩者可利用電熱方式提供熱壓融接所需的溫度,而且利用電熱方式也可以視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的材料特性,控制熱壓融接所需的溫度;利用上熱壓模30和下熱壓模40將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互相壓合在一起,而筷子模芯50被包覆于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之間,當上熱壓模30的上熱壓部32和下熱壓模40的下熱壓部42互相對接密合的同時,可令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沿著筷子模芯50的外側邊緣互相接觸的部份融接在一起,形成一融接部S(見「圖7」);同時沿著融接部S的外側通過熱壓熔切方式切除未包覆筷子模芯50的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 (見圖4B)。
[0060]在本發明的另一種實施例,其中上熱壓模30的上熱壓部32和下熱壓模40的下熱壓部42的外側邊緣還具有一可以互相配合形成剪切面的一上切斷刃33和一下切斷刃43(見圖5A),如圖5B所示,在上熱壓模30的上熱壓部32和下熱壓模40的下熱壓部42互相對接密合之后,上切斷刃33和下切斷刃43可以沿著融接部S的外側切斷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換言之就是類似沖壓切斷的方式沿著融接部S的外側切除未包覆筷子模芯50的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令包覆著筷子模芯50的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彼此融接成一筷子膜套60。
[0061]如圖2所示,在本發明方法的一實施例中,包括:同時將多個筷子模芯50置于展開的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之間,只需利用上熱壓模30和下熱壓模40將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互相壓合在一起,就可以同時生產制造多個筷子膜套60,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篌子模芯50是由上熱壓模30和下熱壓模40的側向伸入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之間(見圖6B),當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被壓合并在筷子模芯50的外表面形成筷子膜套60之后,筷子模芯50可以和筷子膜套60 —起離開前述的壓合區P。
[0062]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其中的下熱壓模40是固定不動,上熱壓模30和筷子模芯50為可移動的機構,其中上熱壓模30可作上下移動,實施本發明方法的連續動作,配合圖6A?圖6F說明如下。
[0063]首先如圖6A所示,在上熱壓模30和下熱壓模40未進行熱壓作業時,上熱壓模30是位于移動行程的上死點位置并和下熱壓模40保持一適當間距,令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可以在上熱壓模30和下熱壓模40之間展開。
[0064]筷子模芯50由上熱壓模30和下熱壓模40的側向伸入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之間(如圖6B所示)。
[0065]上熱壓模30和篌子模芯50 —起朝向下熱壓模40的方向移動,利用上熱壓模30和下熱壓模40將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互相壓合在一起,令筷子模芯50被包覆于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之間,同時利用熱壓手段令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沿著筷子模芯50的外側邊緣互相接觸的部份融接在一起,形成融接部S,同時沿著融接部S的外側切除未包覆筷子模芯50的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 (如圖6C所示)。
[0066]上熱壓模30和篌子模芯50 —起向上移動離開下熱壓模40,令包覆著篌子模芯50的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彼此融接成一筷子膜套60 (如圖6D所示)。
[0067]將筷子模芯50和筷子膜套60 —起退出上熱壓模30和下熱壓模40之間(同時亦退出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之間(如圖6E所示),然后可以再將全新的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再送入位于上熱壓模30和下熱壓模40之間的壓合區P,準備下一批筷子膜套60的制作。
[0068]如圖6F所示,繼續將筷子模芯50延著上述步驟中的退出方向移動,令筷子模芯50通過一退料板70,通過退料板70阻擋筷子膜套60,而將筷子膜套60從筷子模芯50取下之后直接落入下方的收集容器(圖中未示)。
[0069]重復前述圖6A?圖6F的動作,就可以實現自動化連續生產制造筷子膜套的目的,和已知利用螺旋卷繞方式生產具有螺旋結構的筷子膜套的技術相較,本發明的制造方法及其產品具有提高產能和降低設備成本的功效。
[0070]依據前述方法生產制造完成的筷子膜套60的構造如圖7所示,包括:一第一保護膜10和一第二保護膜20,第一保護膜10和第二保護膜20在沿著筷子的夾持段的外側邊緣互相對接密合,形成一種前端密閉后端具有一開口 61的筷子膜套60,可供筷子的夾持段由開口處插入筷子膜套60。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其中筷子膜套60的外側面還具有一止滑面62,可以增加使用時的摩擦力。
[0071]如圖8所示,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筷子模芯50是為一中空的管狀元件,并且具有多個噴氣孔51,筷子模芯50連接一氣體供應單元(圖中未示),例如空氣壓縮機、儲氣筒及及氣體控制閥,在實施本發明方法步驟將筷子膜套從筷子模芯取下之時,氣體被送至筷子模芯50然后由噴氣孔51少量噴出,可以幫助筷子膜套60由筷子模芯50取下。
[0072]雖然本發明已通過上述的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中所界定的內容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筷子膜套的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一第一保護膜和一第二保護膜,將該第一保護膜和該第二保護膜展開成平面狀; 提供至少一筷子模芯,將該筷子模芯置于展開的該第一保護膜和該第二保護膜之間; 將該第一保護膜和該第二保護膜互相壓合在一起,令該筷子模芯被包覆于該第一保護膜和該第二保護膜之間; 以熱壓手段令該第一保護膜和該第二保護膜沿著該筷子模芯的外側邊緣互相接觸的部份融接在一起,形成一融接部; 沿著該融接部的外側切除未包覆該筷子模芯的該第一保護膜和該第二保護膜,令包覆著該筷子模芯的該第一保護膜和該第二保護膜彼此融接成一筷子膜套;以及 將該筷子膜套從該筷子模芯取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筷子膜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連續送料的方式提供該第一保護膜和該第二保護膜。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筷子膜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同時將多個該筷子模芯置于展開的該第一保護膜和該第二保護膜之間,用于同時生產制造多個該筷子膜套。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筷子膜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熱壓手段令該第一保護膜和該第二保護膜沿著該筷子模芯的外側邊緣互相接觸的部份融接在一起,形成該融接部,同時沿著該融接部的外側通過熱壓熔切方式切除未包覆該筷子模芯的該第一保護膜和該第二保護膜。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筷子膜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沖壓切斷的方式切除未包覆該筷子模芯的該第一保護膜和該第二保護膜。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筷子膜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可以互相對接密合的一上熱壓模和一下熱壓模,利用該上熱壓模和該下熱壓模將該第一保護膜和該第二保護膜互相壓合在一起,令該筷子模芯被包覆于該第一保護膜和該第二保護膜之間,同時令該第一保護膜和該第二保護膜沿著該筷子模芯的外側邊緣互相接觸的部份融接在一起。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筷子膜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上熱壓模位于該第一保護膜的上方,該下熱壓模設于該第二保護膜的下方,該上熱壓模具有一上模穴,該上模穴可與該筷子模芯的上半部耦合,該上模穴的邊緣具有一上熱壓部,該下熱壓模具有一下模穴,該下模穴可以與該筷子模芯的下半部耦合,該下模穴的邊緣具有一下熱壓部,該上熱壓部和該下熱壓部可以互相對接密合。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筷子膜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上熱壓部和該下熱壓部其中之一或兩者利用電熱方式提供熱壓融接所需的溫度。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筷子膜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上熱壓模的該上熱壓部和該下熱壓模的該下熱壓部的外側邊緣具有一可以互相配合形成剪切面的一上切斷刃和一下切斷刃。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筷子膜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一退料板將形成于該筷子模芯的該筷子套膜從該筷子模芯取下。
11.一種筷子膜套,可以包覆在筷子的夾持段,其特征在于,該筷子膜套包括:一第一保護膜和一第二保護膜,該第一保護膜和該第二保護膜在沿著筷子的夾持段的外側邊緣互相對接密合,形成一種前端密閉后端具有一開口的筷子膜套,可供筷子的夾持段由該開口處插入該筷子膜套。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筷子膜套,其特征在于,該第一保護膜和該第二保護膜采用食品級的薄膜材料制作。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筷子膜套,其特征在于,該薄膜材料可以選用紙或是殼粉漿化材料其中的任一種。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筷子膜套,其特征在于,在該薄膜材料的其中一側表面覆蓋有一層膠膜。
15.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筷子膜套,其特征在于,該薄膜材料中混入具有熱融性的材料。
16.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筷子膜套,其特征在于,該筷子膜套的外側面還具有一止滑面。
【文檔編號】B31B1/64GK104416951SQ201310363331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0日
【發明者】許佑正 申請人:許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