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紡織紗線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黃麻紡紗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于紡織面料的要求已經不僅僅滿足于服飾性能,更多的是追求其舒適性;黃麻纖維做成的紗線和面料,對于穿著有著極高的舒適性;但是黃麻纖維支數低,可紡性差。現有黃麻紡紗方法,由于沒有對黃麻進行軟化預處理或者雖經軟化處理但軟化不夠,以及沒有經過精梳和上漿濕紡,黃麻纖維的長度和強度低,不能滿足精紡生產6公支以上高支純黃麻紗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現提供一種能夠軟化黃麻纖維并進行精梳和上漿濕紡以滿足精紡生產6—12公支高支純黃麻紗要求的黃麻紡紗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黃麻紡紗方法,其創新點在于:經過前處理、梳并和紡紗步驟完成黃麻的紡紗;具體步驟如下:
(1)前處理:將軟化液均勻淋在黃麻纖維上,然后堆倉發酵,所述發酵時間為24-36小時;
(2)梳并:將前處理后的黃麻纖維,在清梳棉一體機上進行開清、梳理,然后在并條機上進行3-4道并條;
(3)紡紗:將經過上述梳并后的黃麻纖維進行上漿濕紡。
進一步的,所述軟化液為乳化劑3-8%、軟麻油24-36%、水56-73%,其中,所述乳化劑的組分和重量百分比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8%、十二醇硫酸鈉3%、烷基二乙醇胺0.4%、柔軟劑1.6%、氫氧化鈉2.2%、氯化鈉1.8%、水83%。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通過使用本發明的軟化液對黃麻纖維進行軟化預處理,提高了黃麻纖維的柔軟度,改善了黃麻纖維的可紡性;進行上漿濕紡,提高了黃麻纖維的強度,滿足了精紡生產高支純黃麻紗的要求,能夠生產出6-12公支的高支純黃麻紗。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實施例1
一種黃麻紡紗方法,經過前處理、梳并和紡紗步驟完成黃麻的紡紗;具體步驟如下:
(1)前處理:將軟化液均勻淋在黃麻纖維上,然后堆倉發酵,發酵時間為24小時,軟化液為乳化劑3%、軟麻油24%、水56%,其中,乳化劑的組分和重量百分比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8%、十二醇硫酸鈉3%、烷基二乙醇胺0.4%、柔軟劑1.6%、氫氧化鈉2.2%、氯化鈉1.8%、水83%;
(2)梳并:將前處理后的黃麻纖維,在清梳棉一體機上進行開清、梳理,然后在并條機上進行3道并條;
(3)紡紗:將經過上述梳并后的黃麻纖維進行上漿濕紡。
實施例2
一種黃麻紡紗方法,經過前處理、梳并和紡紗步驟完成黃麻的紡紗;具體步驟如下:
(1)前處理:將軟化液均勻淋在黃麻纖維上,然后堆倉發酵,發酵時間為36小時,軟化液為乳化劑8%、軟麻油36%、水73%,其中,乳化劑的組分和重量百分比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8%、十二醇硫酸鈉3%、烷基二乙醇胺0.4%、柔軟劑1.6%、氫氧化鈉2.2%、氯化鈉1.8%、水83%;
(2)梳并:將前處理后的黃麻纖維,在清梳棉一體機上進行開清、梳理,然后在并條機上進行4道并條;
(3)紡紗:將經過上述梳并后的黃麻纖維進行上漿濕紡。
實施例3
一種黃麻紡紗方法,經過前處理、梳并和紡紗步驟完成黃麻的紡紗;具體步驟如下:
(1)前處理:將軟化液均勻淋在黃麻纖維上,然后堆倉發酵,發酵時間為30小時,軟化液為乳化劑5%、軟麻油30%、水65%,其中,乳化劑的組分和重量百分比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8%、十二醇硫酸鈉3%、烷基二乙醇胺0.4%、柔軟劑1.6%、氫氧化鈉2.2%、氯化鈉1.8%、水83%;
(2)梳并:將前處理后的黃麻纖維,在清梳棉一體機上進行開清、梳理,然后在并條機上進行3道并條;
(3)紡紗:將經過上述梳并后的黃麻纖維進行上漿濕紡。
通過使用本發明的軟化液對黃麻纖維進行軟化預處理,提高了黃麻纖維的柔軟度,改善了黃麻纖維的可紡性;進行上漿濕紡,提高了黃麻纖維的強度,滿足了精紡生產高支純黃麻紗的要求,能夠生產出6-12公支的高支純黃麻紗。
上述實施例只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是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經過創造性勞動即可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實現的技術方案,均應視為落入本發明專利的權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