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聚乙烯醇單絲,其特征在于:所述單絲直徑為7.4mm;所述單絲中含有65wt%的聚乙烯醇和3-0.55wt%的經過改性處理的納米無機添加劑,單絲的斷裂強度為3-6.5cN/dtex,斷裂伸長率為18-34%;所述改性處理為采用1-18wt%的硅烷偶聯劑對3-0.55wt%的納米無機粒子進行表面改性處理;
所述的納米無機添加劑為納米二氧化鈦或納米碳酸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醇單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納米二氧化鈦的改性方法為將1-18wt%的KH560硅烷偶聯劑和3-0.55wt%納米二氧化鈦的混合后,加入水4-6ml,無水乙醇70-78ml,將該混合物先置于超聲波清洗器中進行超聲振蕩34-38min,然后再在溫度為78-93℃水浴鍋中進行加熱并攪拌5-7h,攪拌速度為102-218m/min,攪拌后,混合液用轉速3552-4520r/min離心機分離,反復數次,將所得物放在溫度為78-82℃電熱鼓風干燥箱中干燥1-3h,然后在溫度為180-225℃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24h,得到改性納米二氧化鈦。
3.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醇單絲的生產方法,包括聚乙烯醇溶解、脫泡、濕法紡絲、拉伸卷繞和縮醛化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伸卷繞工藝為先將單絲進行卷繞,卷繞速度為93-98m/min,然后進行后拉伸,第一步拉伸,拉伸倍率為1.2-1.5倍,第二步拉伸,采取熱風拉伸,溫度為225-245℃,拉伸倍率為4.2-5.8倍,最后對所得的聚乙烯醇單絲進行卷繞,速度為52-115m/min。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聚乙烯醇單絲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醇溶解工藝為對聚乙烯醇顆粒與改性的納米無機粒子進行機械攪拌混合,混合完全,得到混合料,將混合料加入燒杯中,再加水,然后在恒溫93-96℃的條件下進行攪拌5-10h,使之溶解完全,得到質量濃度為12-23%的紡絲原液。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聚乙烯醇單絲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脫泡工藝為在恒溫條件下,溫度設置為93-96℃,對紡絲原液進行過濾,然后在保溫條件下采用水蒸氣三級噴射技術對紡絲原液進行負壓脫泡。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聚乙烯醇單絲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濕法紡絲工藝為對聚乙烯醇紡絲原液進行濕法紡絲,凝固浴中出絲速度為22-98m/min;所述的凝固浴是濃度為5-8%的硫酸鈉溶液。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單絲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縮醛化處理工藝為將上述半成品在縮醛化處理液中進行縮醛化處理,溫度為52-78℃,時間為34-50min,最后進行水洗干燥。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聚乙烯醇單絲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縮醛化處理液為由濃度為34-35g/L的甲醇、340-342g/L的硫酸和222-225g/L的硫酸鈉組成的混合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