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抗菌防腐離型薄頁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自身健康,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然而,近年來大規模爆發的由致病性微生物傳播引起的傳染病,如韓國的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非洲的埃博拉出血熱、東南亞的禽流感、亞洲的SARS、德國的EHEC耐抗生素細菌導致的急性腸道疾病等,嚴重威脅著人體健康,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具有抗菌抗病毒功能的各種材料應運而生,特別是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具有抗菌抗病毒性能的生活用品的研究與開發日益受到重視。作為人們時時處處都會用到面巾紙、卷筒紙、廚房用紙等生活用薄頁紙,由于人們生活的依賴性而成為致病微生物的重要傳播途徑。例如,一個感冒患者用面巾紙捂口打噴嚏或擦拭鼻涕后,將面巾紙隨手扔進垃圾箱,此時面巾紙上沾染的感冒病菌和病毒借由空氣將會得到廣泛的傳播。而這只是面巾紙會成為致病微生物傳播途徑的一小方面,實際上人們生活中的各類用紙是多種致病細菌和病毒的重要傳播途徑。因此,抗菌抗病毒功能生活用紙的開發與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抗菌薄頁紙主要是通過內部或表面施膠、表面涂布或噴灑抗菌劑的方法進行生產的。所用的抗菌劑主要為無機抗菌性金屬離子如銀、銅、鋅等,以及有機抗菌劑如有機酸、季銨鹽、酚醛類等。無機抗菌劑具有安全性、耐熱性,但價格較高,且易使紙張變色;而有機抗菌劑殺菌力強、來源廣泛,但有一定的揮發性且易析出。通過物理添加抗菌劑的方式生產的抗菌紙張,在儲存和使用過程中由于抗菌劑的溶出,容易導致其抗菌性能的下降。并且小分子抗菌劑易在人體皮膚表面富集,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毒性。另外,抗菌劑的流失還會造成環境污染。
因此,綜上所述,現有的抗菌薄頁紙存在厚度不均勻、吸水性能差、易腐爛滋生細菌,且柔韌性差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厚度薄且均勻、吸水性能好、不易腐爛滋生細菌,且柔韌性好的抗菌防腐離型薄頁紙。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抗菌防腐離型薄頁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包括竹桿200-300份、針葉木漿130-190份、麥草100-160份、有機硅季膦鹽50-80份、明膠40-80份、改性木薯粉50-90份、羧甲基纖維素20-36份、滑石粉30-46份、石蠟21-37份、丙烯酸樹脂40-60份、碳酸酯基12-26份、甲苯6-8份、亞硫酸鈉30-60份、氫氧化銨20-38份和氫氧化鉀20-38份。
進一步的,所述抗菌防腐離型薄頁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包括竹桿300份、針葉木漿130份、麥草100份、有機硅季膦鹽50份、明膠40份、改性木薯粉50份、羧甲基纖維素20份、滑石粉30份、石蠟21份、丙烯酸樹脂40份、碳酸酯基12份、甲苯6份、亞硫酸鈉30份、氫氧化銨20份和氫氧化鉀20份。
進一步的,所述抗菌防腐離型薄頁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包括竹桿200份、針葉木漿190份、麥草160份、有機硅季膦鹽80份、明膠80份、改性木薯粉90份、羧甲基纖維素36份、滑石粉46份、石蠟37份、丙烯酸樹脂60份、碳酸酯基26份、甲苯8份、亞硫酸鈉60份、氫氧化銨38份和氫氧化鉀38份。
進一步的,所述抗菌防腐離型薄頁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包括竹桿250份、針葉木漿160份、麥草130份、有機硅季膦鹽65份、明膠60份、改性木薯粉70份、羧甲基纖維素28份、滑石粉38份、石蠟29份、丙烯酸樹脂50份、碳酸酯基19份、甲苯7份、亞硫酸鈉45份、氫氧化銨29份和氫氧化鉀29份。
本發明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抗菌防腐離型薄頁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竹桿200-300份和麥草100-160份通過碎料機進行粉碎,制得碎料,然后取針葉木漿130-190份與碎料一并放入碎漿機內,通過碎漿機高速運轉,將碎料與針葉木漿進行打漿,制得混合漿液,備用;
2)將步驟1)制得的混合漿液倒入蒸爐內,然后取氫氧化銨20-38份和氫氧化鉀20-38份,通過攪拌機以45r/min的轉速攪拌,使得氫氧化銨和氫氧化鉀與混合漿液混合均勻,然后通過加熱,使得蒸爐的溫度升高至260-380℃,使得漿液煮沸,制得高硬度漿液,備用;
3)將步驟2)制得的高硬度漿液倒入漂白池內,添加亞硫酸鈉30-60份進行漂白,持續2-4天,然后通過壓力篩及真空漿洗機進行洗滌篩選,得到濃度為6~8%的清潔漿液,備用;
4)取有機硅季膦鹽50-80份、明膠40-80份、改性木薯粉50-90份、羧甲基纖維素20-36份和滑石粉30-46份添加到攪拌桶內,按重量比1:3的比例添加水,然后啟動攪拌機以50r/min的轉速將上述材料與水混合,制得填料,備用;
5)將步驟4)制得的漿液添加到步驟3)中制得的清潔漿液中,然后通過攪拌機將漿液與混合紙漿以45r/min的轉速攪拌均勻,制得原紙漿液,然后用鍋爐盛放,并加熱至180-230℃,使得原紙漿液中因改性木薯粉受熱變稠,備用;
6)將步驟5)制得的原紙漿液倒入高壓鍋內,并將高壓鍋的壓強設定為50KPa,然后將紙漿原料在設定的壓強內加熱至170-250℃,使得原紙漿液在高溫下與配料融合反應,增強原紙漿液的功能,備用;
7)將步驟6)制得的原紙漿液進行抄紙,通過舀槳將紙漿舀起,并通過控制舀槳以每分鐘擺動30次的頻率將紙漿在紙網上均勻攤開,能夠有效控制紙漿攤開的抄紙達到厚度均勻和韌性好的要求,然后將紙網上的抄紙通過擠壓機進行擠壓,使得抄紙中的水分擠出并成型,最后擠壓后的抄紙放置到低溫烘干機中以12-26℃的低溫進行烘干,備用;
8)取石蠟21-37份、丙烯酸樹脂40-60份、碳酸酯基12-26份和甲苯6-8份投入熔爐內,并通過高溫熔融制得膠液,然后將膠液通過吹膜機制得薄膜,備用;
9)將步驟8)制得的薄膜覆蓋在步驟7)制得的抄紙上,通過熱壓機在加熱至70℃后,使得薄膜在17MPa的壓力下擠壓,抄紙的表面受熱,薄膜熔融并粘附在抄紙的表面,使得抄紙的兩表面光滑平整,即得。
本發明技術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通過以竹桿、針葉木漿和麥草為主要材料,結合有機硅季膦鹽、明膠、改性木薯粉、羧甲基纖維素和滑石粉等填料,并將石蠟、丙烯酸樹脂、碳酸酯基和甲苯作為離型膠膜,在竹桿、針葉木漿和麥草添加氫氧化銨和氫氧化鉀蒸煮后,再經過亞硫酸鈉漂洗,然后混合填料制得的薄紙,將離型膜覆蓋到薄紙上,經熱壓制得薄頁紙、不僅厚度薄且均勻、吸水性能好、不易腐爛滋生細菌,且柔韌性好。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抗菌防腐離型薄頁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包括竹桿300份、針葉木漿130份、麥草100份、有機硅季膦鹽50份、明膠40份、改性木薯粉50份、羧甲基纖維素20份、滑石粉30份、石蠟21份、丙烯酸樹脂40份、碳酸酯基12份、甲苯6份、亞硫酸鈉30份、氫氧化銨20份和氫氧化鉀20份。
一種抗菌防腐離型薄頁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竹桿300份和麥草100份通過碎料機進行粉碎,制得碎料,然后取針葉木漿130份與碎料一并放入碎漿機內,通過碎漿機高速運轉,將碎料與針葉木漿進行打漿,制得混合漿液,備用;
2)將步驟1)制得的混合漿液倒入蒸爐內,然后取氫氧化銨20份和氫氧化鉀20份,通過攪拌機以45r/min的轉速攪拌,使得氫氧化銨和氫氧化鉀與混合漿液混合均勻,然后通過加熱,使得蒸爐的溫度升高至260℃,使得漿液煮沸,制得高硬度漿液,備用;
3)將步驟2)制得的高硬度漿液倒入漂白池內,添加亞硫酸鈉30份進行漂白,持續2天,然后通過壓力篩及真空漿洗機進行洗滌篩選,得到濃度為6%的清潔漿液,備用;
4)取有機硅季膦鹽50份、明膠40份、改性木薯粉50份、羧甲基纖維素20份和滑石粉30份添加到攪拌桶內,按重量比1:3的比例添加水,然后啟動攪拌機以50r/min的轉速將上述材料與水混合,制得填料,備用;
5)將步驟4)制得的漿液添加到步驟3)中制得的清潔漿液中,然后通過攪拌機將漿液與混合紙漿以45r/min的轉速攪拌均勻,制得原紙漿液,然后用鍋爐盛放,并加熱至180℃,使得原紙漿液中因改性木薯粉受熱變稠,備用;
6)將步驟5)制得的原紙漿液倒入高壓鍋內,并將高壓鍋的壓強設定為50KPa,然后將紙漿原料在設定的壓強內加熱至170℃,使得原紙漿液在高溫下與配料融合反應,增強原紙漿液的功能,備用;
7)將步驟6)制得的原紙漿液進行抄紙,通過舀槳將紙漿舀起,并通過控制舀槳以每分鐘擺動30次的頻率將紙漿在紙網上均勻攤開,能夠有效控制紙漿攤開的抄紙達到厚度均勻和韌性好的要求,然后將紙網上的抄紙通過擠壓機進行擠壓,使得抄紙中的水分擠出并成型,最后擠壓后的抄紙放置到低溫烘干機中以12-26℃的低溫進行烘干,備用;
8)取石蠟21份、丙烯酸樹脂40份、碳酸酯基12份和甲苯6份投入熔爐內,并通過高溫熔融制得膠液,然后將膠液通過吹膜機制得薄膜,備用;
9)將步驟8)制得的薄膜覆蓋在步驟7)制得的抄紙上,通過熱壓機在加熱至70℃后,使得薄膜在17MPa的壓力下擠壓,抄紙的表面受熱,薄膜熔融并粘附在抄紙的表面,使得抄紙的兩表面光滑平整,即得。
實施例2
一種抗菌防腐離型薄頁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包括竹桿200份、針葉木漿190份、麥草160份、有機硅季膦鹽80份、明膠80份、改性木薯粉90份、羧甲基纖維素36份、滑石粉46份、石蠟37份、丙烯酸樹脂60份、碳酸酯基26份、甲苯8份、亞硫酸鈉60份、氫氧化銨38份和氫氧化鉀38份。
一種抗菌防腐離型薄頁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竹桿200份和麥草160份通過碎料機進行粉碎,制得碎料,然后取針葉木漿190份與碎料一并放入碎漿機內,通過碎漿機高速運轉,將碎料與針葉木漿進行打漿,制得混合漿液,備用;
2)將步驟1)制得的混合漿液倒入蒸爐內,然后取氫氧化銨38份和氫氧化鉀38份,通過攪拌機以45r/min的轉速攪拌,使得氫氧化銨和氫氧化鉀與混合漿液混合均勻,然后通過加熱,使得蒸爐的溫度升高至380℃,使得漿液煮沸,制得高硬度漿液,備用;
3)將步驟2)制得的高硬度漿液倒入漂白池內,添加亞硫酸鈉60份進行漂白,持續4天,然后通過壓力篩及真空漿洗機進行洗滌篩選,得到濃度為8%的清潔漿液,備用;
4)取有機硅季膦鹽80份、明膠80份、改性木薯粉90份、羧甲基纖維素36份和滑石粉46份添加到攪拌桶內,按重量比1:3的比例添加水,然后啟動攪拌機以50r/min的轉速將上述材料與水混合,制得填料,備用;
5)將步驟4)制得的漿液添加到步驟3)中制得的清潔漿液中,然后通過攪拌機將漿液與混合紙漿以45r/min的轉速攪拌均勻,制得原紙漿液,然后用鍋爐盛放,并加熱至230℃,使得原紙漿液中因改性木薯粉受熱變稠,備用;
6)將步驟5)制得的原紙漿液倒入高壓鍋內,并將高壓鍋的壓強設定為50KPa,然后將紙漿原料在設定的壓強內加熱至250℃,使得原紙漿液在高溫下與配料融合反應,增強原紙漿液的功能,備用;
7)將步驟6)制得的原紙漿液進行抄紙,通過舀槳將紙漿舀起,并通過控制舀槳以每分鐘擺動30次的頻率將紙漿在紙網上均勻攤開,能夠有效控制紙漿攤開的抄紙達到厚度均勻和韌性好的要求,然后將紙網上的抄紙通過擠壓機進行擠壓,使得抄紙中的水分擠出并成型,最后擠壓后的抄紙放置到低溫烘干機中以26℃的低溫進行烘干,備用;
8)取石蠟37份、丙烯酸樹脂60份、碳酸酯基26份和甲苯8份投入熔爐內,并通過高溫熔融制得膠液,然后將膠液通過吹膜機制得薄膜,備用;
9)將步驟8)制得的薄膜覆蓋在步驟7)制得的抄紙上,通過熱壓機在加熱至70℃后,使得薄膜在17MPa的壓力下擠壓,抄紙的表面受熱,薄膜熔融并粘附在抄紙的表面,使得抄紙的兩表面光滑平整,即得。
實施例3
一種抗菌防腐離型薄頁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包括竹桿250份、針葉木漿160份、麥草130份、有機硅季膦鹽65份、明膠60份、改性木薯粉70份、羧甲基纖維素28份、滑石粉38份、石蠟29份、丙烯酸樹脂50份、碳酸酯基19份、甲苯7份、亞硫酸鈉45份、氫氧化銨29份和氫氧化鉀29份。
一種抗菌防腐離型薄頁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竹桿250份和麥草130份通過碎料機進行粉碎,制得碎料,然后取針葉木漿160份與碎料一并放入碎漿機內,通過碎漿機高速運轉,將碎料與針葉木漿進行打漿,制得混合漿液,備用;
2)將步驟1)制得的混合漿液倒入蒸爐內,然后取氫氧化銨29份和氫氧化鉀29份,通過攪拌機以45r/min的轉速攪拌,使得氫氧化銨和氫氧化鉀與混合漿液混合均勻,然后通過加熱,使得蒸爐的溫度升高至320℃,使得漿液煮沸,制得高硬度漿液,備用;
3)將步驟2)制得的高硬度漿液倒入漂白池內,添加亞硫酸鈉30-60份進行漂白,持續3天,然后通過壓力篩及真空漿洗機進行洗滌篩選,得到濃度為7%的清潔漿液,備用;
4)取有機硅季膦鹽65份、明膠60份、改性木薯粉70份、羧甲基纖維素28份和滑石粉38份添加到攪拌桶內,按重量比1:3的比例添加水,然后啟動攪拌機以50r/min的轉速將上述材料與水混合,制得填料,備用;
5)將步驟4)制得的漿液添加到步驟3)中制得的清潔漿液中,然后通過攪拌機將漿液與混合紙漿以45r/min的轉速攪拌均勻,制得原紙漿液,然后用鍋爐盛放,并加熱至205℃,使得原紙漿液中因改性木薯粉受熱變稠,備用;
6)將步驟5)制得的原紙漿液倒入高壓鍋內,并將高壓鍋的壓強設定為50KPa,然后將紙漿原料在設定的壓強內加熱至210℃,使得原紙漿液在高溫下與配料融合反應,增強原紙漿液的功能,備用;
7)將步驟6)制得的原紙漿液進行抄紙,通過舀槳將紙漿舀起,并通過控制舀槳以每分鐘擺動30次的頻率將紙漿在紙網上均勻攤開,能夠有效控制紙漿攤開的抄紙達到厚度均勻和韌性好的要求,然后將紙網上的抄紙通過擠壓機進行擠壓,使得抄紙中的水分擠出并成型,最后擠壓后的抄紙放置到低溫烘干機中以19℃的低溫進行烘干,備用;
8)取石蠟29份、丙烯酸樹脂50份、碳酸酯基19份和甲苯7份投入熔爐內,并通過高溫熔融制得膠液,然后將膠液通過吹膜機制得薄膜,備用;
9)將步驟8)制得的薄膜覆蓋在步驟7)制得的抄紙上,通過熱壓機在加熱至70℃后,使得薄膜在17MPa的壓力下擠壓,抄紙的表面受熱,薄膜熔融并粘附在抄紙的表面,使得抄紙的兩表面光滑平整,即得。
實驗例
下表是薄頁紙的技術指標:
以上表格乃是薄頁紙的技術要求,根據上表的數據,將本發明的抗菌防腐離型薄頁紙與其他薄頁紙進行對比,并記錄數據。
實驗產品:采用普通的薄頁紙、特制的薄頁紙與本申請的抗菌防腐離型薄頁紙作對比,并記錄具體數值,如下表所示:
結合上表,對比普通的薄頁紙、特制的薄頁紙與本申請的抗菌防腐離型薄頁紙,只有本發明的抗菌防腐離型薄頁紙各項技術指標達到優等品的標準,因此,相比普通的薄頁紙、特制的薄頁紙,本發明的抗菌防腐離型薄頁紙更能突出厚度薄且均勻、吸水性能好、不易腐爛滋生細菌,且柔韌性好的特點。
本發明技術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通過以竹桿、針葉木漿和麥草為主要材料,結合有機硅季膦鹽、明膠、改性木薯粉、羧甲基纖維素和滑石粉等填料,并將石蠟、丙烯酸樹脂、碳酸酯基和甲苯作為離型膠膜,在竹桿、針葉木漿和麥草添加氫氧化銨和氫氧化鉀蒸煮后,再經過亞硫酸鈉漂洗,然后混合填料制得的薄紙,將離型膜覆蓋到薄紙上,經熱壓制得薄頁紙、不僅厚度薄且均勻、吸水性能好、不易腐爛滋生細菌,且柔韌性好。
當然,以上只是本發明的典型實例,除此之外,本發明還可以有其它多種具體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