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造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包裝紙加工設備。
背景技術:
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物品,無論讀書、看報,或是寫字、作畫,都得和紙接觸。在工業、農業和國防工業生產中,也離不開紙。紙在交流思想、傳播文化、發展科學技術和生產方面,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和材料。回顧歷史,這種重要物質就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發明的。造紙術和指南針、火藥、印刷術并稱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是中國人民對世界科學文化發展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紙是用以書寫、印刷、繪畫或包裝等的片狀纖維制品。一般由經過制漿處理的植物纖維的水懸浮液,在網上交錯的組合,初步脫水,再經壓縮、烘干而成。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根據考古發現,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公元前8年),我國已經有了麻質纖維紙。但是質地粗糙,且數量少,成本高,不普及。造紙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重要發明。分有機制和手工兩種形式。機制是在造紙機上連續進行,將適合于紙張質量的紙漿,用水稀釋至一定濃度,在造紙機的網部初步脫水,形成濕的紙頁,再經壓榨脫水,然后烘干成紙。
手工則用有竹簾、聚酯網或銅網的框架,將分散懸浮于水中的纖維抄成濕紙頁,經壓榨脫水,再行曬干或烘干成紙。機制和手工兩種造出來的紙最大區別在于,由于手工紙采用人工打漿,紙漿中的纖維保存完好;機制紙采用機器打漿,紙漿纖維被打碎。使得手工紙在韌性拉力上大大優于機制紙。機制紙存在漿網速差導致纖維縱橫向分布不均,手工紙不存在纖維縱橫向分布比例不均,特別體現在書畫用紙上(比如:宣紙)。
抄紙將紙漿制成紙張的工藝過程。現代造紙業中在造紙機上連續進行。即將適合于紙張質量的紙漿,用水稀釋至一定濃度,在造紙機的網部初步脫水,形成濕的紙頁,再經壓榨脫水、烘干而制成紙張。抄紙是制造紙張的一個步驟,詳細方法是:紙漿在抄造紙張前需再除去其中泥沙及粗纖維等雜質。傳統的凈化方法是:漿料經加水稀釋后,緩慢地流經沉砂槽,將砂粒、雜質沉析出,再經過平板篩漿機篩去較粗纖維。凈化處理后的漿料即可流向抄紙機,經過成型、脫水、烘干等工序抄成紙張。造紙機的流漿箱及脫水的網部稱“成型”部分,在此形成“紙胎”,是成紙結構的基礎。
在現有技術中,抄紙一般都是人工進行操作的,其效率十分低下,但是不采用人工來進行抄紙,其紙張質量又較差,因此,需要一種設備通過模擬人工抄紙的方法來制作紙張,以此來提高制作效率,且還不影響制作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裝紙加工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包裝紙加工設備,包括紙漿缸,所述紙漿缸的側壁上設有左右搖擺裝置,所述左右搖擺裝置包括兩個安裝座,安裝座對稱設置在紙漿缸兩側壁上,安裝座內設有中空內腔,且安裝座上側開設有長條形開口,安裝座內設有移動塊,移動塊頂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桿,移動塊底部連接有若干滾輪,所述移動塊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吸引鐵塊,第一吸引鐵塊另一側設有第一鐵芯,第一鐵芯外部纏繞有第一電磁線圈;所述支撐桿頂端固定連接有連接塊,兩個連接塊之間固定連接有前后搖擺裝置,所述前后搖擺裝置包括第一框體,第一框體呈回字形,所述第一框體內側沿前后方向開設有第一滑移槽,第一滑移槽內設有搖擺板,搖擺板前后兩端均固定連接有若干導向柱,所述第一框體前后兩端均開設有若干凹槽,凹槽內布置有第二鐵芯,第二鐵芯外部纏繞有第二電磁線圈,導向柱位于凹槽內,導向柱另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吸引鐵塊;所述搖擺板下側固定連接有升降裝置,升降裝置下側固定連接有抄紙裝置。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裝置包括兩個支撐板,支撐板頂端與搖擺板下側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板內側均開設有第二滑移槽,兩個第二滑移槽內共同設有第二滑移板,第二滑移板下側面通過若干第一連接柱連接有安裝板,安裝板下側通過第二連接柱固定連接有抄紙裝置;所述第二滑移板上側中間處固定連接有升降柱,升降柱上開設有開口朝上設置的螺紋孔,螺紋孔內螺紋連接有螺紋桿,螺紋桿頂端與搖擺板轉動連接,所述螺紋桿上固定設有第一斜齒輪,第一斜齒輪一側嚙合有第二斜齒輪,第二斜齒輪右端固定連接有轉動桿,轉動桿另一端與電機輸出軸固定連接。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搖擺板下側固定設有兩個安裝架,轉動桿穿過安裝架設置。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電機與搖擺板的下側固定連接。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抄紙裝置包括第二框體,第二框體呈門字型,第二框體內側沿長度方向開設有第二滑移槽,第二滑移槽內設有紙簾。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導向桿直徑等于凹槽直徑。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左右搖擺裝置和前后搖擺裝置的帶動下左右前后搖擺進行勻漿,對人工抄紙的動作進行模擬,有效提高了抄紙的質量和抄紙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的投入,且大幅度的提高了抄紙的速度,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左右搖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圖1中的A-A向剖視圖;
圖4為本發明升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圖1中的B向視圖;
圖6為本發明圖1中的C-C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圖6,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包裝紙加工設備,包括紙漿缸1,所述紙漿缸1的側壁上設有左右搖擺裝置2,所述左右搖擺裝置2包括兩個安裝座201,安裝座201對稱設置在紙漿缸1兩側壁上,安裝座201內設有中空內腔203,且安裝座201上側開設有長條形開口202,安裝座201內設有移動塊204,移動塊204頂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桿3,移動塊204底部連接有若干滾輪205,所述移動塊204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吸引鐵塊206,第一吸引鐵塊206另一側設有第一鐵芯207,第一鐵芯207外部纏繞有第一電磁線圈208,首先對左側第一電磁線圈208進行通電,使得左側第一鐵芯207具備磁性,對第一吸引鐵塊206進行吸引,使得兩個支撐桿3帶動前后搖擺裝置2向左側移動,通電一秒后停止通電,對右側第一電磁線圈208進行通電處理,右側第一鐵芯207產生磁性對第一吸引鐵塊206進行吸引,使得兩個支撐桿3帶動前后搖擺裝置2向右側移動,通電一秒后停止通電,再對左側第一電磁線圈208進行通電處理,如此反復實現了前后搖擺裝置2的整體左右搖擺;
所述支撐桿3頂端固定連接有連接塊4,兩個連接塊4之間固定連接有前后搖擺裝置5,所述前后搖擺裝置5包括第一框體501,第一框體501呈回字形,所述第一框體501內側沿前后方向開設有第一滑移槽502,第一滑移槽502內設有搖擺板503,搖擺板503前后兩端均固定連接有若干導向柱504,所述第一框體501前后兩端均開設有若干凹槽505,凹槽505內布置有第二鐵芯506,第二鐵芯506外部纏繞有第二電磁線圈507,導向柱504位于凹槽505內,導向柱504另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吸引鐵塊506,然后對前側第二電磁線圈507進行通電處理,前側的第二鐵芯506產生磁性,對前側的第二吸引鐵塊508進行吸引,帶動導向柱504向前側移動,從而搖擺板503帶動抄紙裝置7向前側移動,通電一秒后停止通電,再對后側的第二電磁線圈507進行通電處理,從而后側的第二鐵芯506對后側的第二吸引鐵塊508進行吸引,則搖擺板503帶動抄紙裝置7向后側移動,如此反復實現了抄紙裝置7的前后搖擺;
所述搖擺板503下側固定連接有升降裝置6,所述升降裝置6包括兩個支撐板601,支撐板601頂端與搖擺板503下側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板601內側均開設有第二滑移槽602,兩個第二滑移槽602內共同設有第二滑移板603,第二滑移板603下側面通過若干第一連接柱604連接有安裝板605,安裝板605下側通過第二連接柱604固定連接有抄紙裝置7;所述第二滑移板603上側中間處固定連接有升降柱607,升降柱607上開設有開口朝上設置的螺紋孔,螺紋孔內螺紋連接有螺紋桿608,螺紋桿608頂端與搖擺板503轉動連接,所述螺紋桿608上固定設有第一斜齒輪609,第一斜齒輪609一側嚙合有第二斜齒輪6010,第二斜齒輪6010右端固定連接有轉動桿6011,轉動桿6011另一端與電機6012輸出軸固定連接,所述升降裝置6下側固定連接有抄紙裝置7,啟動電機6012,電機6012帶動轉動桿6011轉動,轉動桿6011上的第二斜齒輪6010帶動第一斜齒輪609轉動,從而螺紋桿608轉動,螺紋桿608轉動后,與之相配合的升降套筒607向下運動,從而帶動抄紙裝置7進入到紙漿缸1內,抄紙結束后,使電機6012反向轉動,即可實現抄紙裝置7的升起。
所述搖擺板503下側固定設有兩個安裝架6013,轉動桿6011穿過安裝架6013設置,安裝架6013對轉動桿6011進行支撐作用。
所述電機6012與搖擺板503的下側固定連接。
所述抄紙裝置7包括第二框體701,第二框體701呈門字型,第二框體701內側沿長度方向開設有第二滑移槽703,第二滑移槽703內設有紙簾702,抄紙裝置7進入到紙漿缸1內后,第二框體701在左右搖擺裝置2和前后搖擺裝置5的帶動下左右前后搖擺進行勻漿,勻漿結束后,抄紙裝置7上升,人工抽出紙簾702,換上新的紙簾702即可進行再次抄紙工序。
所述導向桿504直徑等于凹槽505直徑。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在進行抄紙時,啟動電機6012,電機6012帶動轉動桿6011轉動,轉動桿6011上的第二斜齒輪6010帶動第一斜齒輪609轉動,從而螺紋桿608轉動,螺紋桿608轉動后,與之相配合的升降套筒607向下運動,從而帶動抄紙裝置7進入到紙漿缸1內,首先對左側第一電磁線圈208進行通電,使得左側第一鐵芯207具備磁性,對第一吸引鐵塊206進行吸引,使得兩個支撐桿3帶動前后搖擺裝置2向左側移動,通電一秒后停止通電,對右側第一電磁線圈208進行通電處理,右側第一鐵芯207產生磁性對第一吸引鐵塊206進行吸引,使得兩個支撐桿3帶動前后搖擺裝置2向右側移動,通電一秒后停止通電,再對左側第一電磁線圈208進行通電處理,如此反復實現了前后搖擺裝置2的整體左右搖擺;然后對前側第二電磁線圈507進行通電處理,前側的第二鐵芯506產生磁性,對前側的第二吸引鐵塊508進行吸引,帶動導向柱504向前側移動,從而搖擺板503帶動抄紙裝置7向前側移動,通電一秒后停止通電,再對后側的第二電磁線圈507進行通電處理,從而后側的第二鐵芯506對后側的第二吸引鐵塊508進行吸引,則搖擺板503帶動抄紙裝置7向后側移動,如此反復實現了抄紙裝置7的前后搖擺;第二框體701在左右搖擺裝置2和前后搖擺5裝置的帶動下左右前后搖擺進行勻漿,勻漿結束后,使電機6012反轉,則抄紙裝置7上升,人工抽出紙簾702,換上新的紙簾702即可進行再次抄紙工序。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