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陶瓷制品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中溫窯變花紙及其制備方法以及具有中溫窯變花紙的陶瓷制品。
背景技術:
窯變釉是一種獨特的陶瓷燒制方法,即瓷器在窯內燒成時,由于釉料中含有多種呈色元素,經氧化或還原作用,出窯后呈現出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由于其釉色出人意料,形態特別,人們又不知其原理,只知于窯內焙燒過程變化而得,故稱之為“窯變”,俗語有“窯變無雙”謂其變化莫測,獨一無二。
窯變釉的獨特性和廣泛的市場前景,人們對窯變釉也投入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而每當燒制出一種特殊紋理的窯變釉瓷器時,現有窯變釉的燒制工藝,導致其無法復制,不能規模化生產,反而制約了窯變釉的市場發展,此外,現有的窯變釉瓷器燒成溫度高、而且在燒制時要通過不斷的變溫控制實現窯變的效果,因此窯變釉瓷器燒制時成品率普遍偏低、燒制工藝復雜,生產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通過花紙實現窯變效果的中溫窯變花紙及其制備方法以及具有中溫窯變花紙的陶瓷制品。
中溫窯變花紙,包括花紙紙底、依次設置于花紙紙底上的印刷料層和封面層,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料層由油墨和干粉原料配置而成,該油墨占15-35%,其余為干粉;該干粉原料按重量份數如下:高嶺土8-12份、長石35-42份、石英26-33份、三氧化二鐵2-5份、二氧化鈦7-12、氧化錫5-8、色料0-10份。
優化的,干粉原料按重量份數如下:高嶺土10份、長石41份、石英27份、三氧化二鐵3份、二氧化鈦12、氧化錫7。
優化的,干粉原料按重量份數如下:高嶺土11份、長石38份、石英30份、三氧化二鐵5份、二氧化鈦8、氧化錫5、色料3份。
優化的,干粉原料按重量份數如下:高嶺土9份、長石36份、石英28份、三氧化二鐵4份、二氧化鈦9、氧化錫6、色料8份。
中溫窯變花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權利要求1至4所述中溫窯變花紙,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根據干粉原料配比,稱取高嶺土、長石、石英,分別研磨至400目以下;
步驟2,根據干粉原料配比,稱取三氧化二鐵、二氧化鈦、氧化錫進行混合,攪拌均勻;
步驟3,將步驟2制得的干粉原料加入油墨中連續攪拌,獲得印刷料;
步驟4,將步驟3獲得的印刷料以絲網印刷方式印刷于花紙紙底上,形成印刷料層;
步驟5,待花紙干透后用封面膠封面,形成封面層,干燥后獲得中溫窯變花紙。
進一步的,步驟3中干粉原料與油墨的攪拌采用三輥式攪拌機,混合10-15回合。
進一步的,步驟4中絲網板在花紙上重復多次印刷獲得不同厚度的中溫窯變花紙。
進一步的,步驟4中選用50-100目絲網印刷。
具有中溫窯變花紙的陶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的中溫窯變花紙,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1,制作陶瓷坯體;
步驟2,在陶瓷坯體上施釉,待釉料干燥;
步驟3,將中溫窯變花紙貼于釉坯上;
步驟4,貼有中溫窯變花紙的陶瓷器放入窯爐中溫度升至1200-1250℃,燒制成型,獲得具有中溫窯變花紙的陶瓷。
進一步的,步驟4中的燒制時間為10-18小時。
由上述對本發明的描述可知,本發明提供的中溫窯變花紙用于陶瓷器皿上對陶瓷器皿進行裝飾,該種中溫窯變花紙通過花紙實現窯變效果,并且可克服傳統的窯變效果不可控制、量化生產的技術問題,此外具有中溫窯變花紙的生產、制備陶瓷制品的生產工藝簡單,經檢測無鉛鎘溶出、使用安全,外形美觀,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中溫窯變花紙,包括花紙紙底、依次設置于花紙紙底上的印刷料層和封面層,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料層由油墨和干粉原料配置而成,該油墨占15-35%,其余為干粉;該干粉原料按重量份數如下:高嶺土8-12份、長石35-42份、石英26-33份、三氧化二鐵2-5份、二氧化鈦7-12、氧化錫5-8、色料0-10份。
具體實施例一:
中溫窯變花紙,包括花紙紙底、依次設置于花紙紙底上的印刷料層和封面層,印刷料層由油墨和干粉原料配置而成,
該油墨占31%,其余為干粉;
該干粉原料按重量份數如下:干粉原料按重量份數如下:高嶺土10份、長石41份、石英27份、三氧化二鐵3份、二氧化鈦12、氧化錫7。
具體實施例二:
中溫窯變花紙,包括花紙紙底、依次設置于花紙紙底上的印刷料層和封面層,印刷料層由油墨和干粉原料配置而成,
該油墨占28%,其余為干粉;
干粉原料按重量份數如下:高嶺土11份、長石38份、石英30份、三氧化二鐵5份、二氧化鈦8、氧化錫5、單色色料3份。
具體實施例三:
中溫窯變花紙,包括花紙紙底、依次設置于花紙紙底上的印刷料層和封面層,印刷料層由油墨和干粉原料配置而成,
該油墨占18%,其余為干粉;
該干粉原料按重量份數如下:高嶺土9份、長石36份、石英28份、三氧化二鐵4份、二氧化鈦9、氧化錫6、混合色料8份。
中溫窯變花紙的制作方法,制作上述具體實施例一至三中的溫窯變花紙,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根據干粉原料配比,稱取高嶺土、長石、石英,分別研磨至400目以下;
步驟2,根據干粉原料配比,稱取三氧化二鐵、二氧化鈦、氧化錫進行混合,攪拌均勻;
步驟3,將步驟2制得的干粉原料加入油墨采用三輥式攪拌機中,連續攪拌混合10-15回合,獲得印刷料;
步驟4,將步驟3獲得的印刷料,選用50-100目絲網印以絲網印刷方式印刷于花紙紙底上,形成印刷料層,絲網板在可花紙上重復多次印刷獲得不同厚度的中溫窯變花紙;
步驟5,待花紙干透后用封面膠封面,形成封面層,干燥后獲得中溫窯變花紙。
具有中溫窯變花紙的陶瓷的制備方法,使用上述方法制備的中溫窯變花紙,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1,制作陶瓷坯體;
步驟2,在陶瓷坯體上施釉,待釉料干燥;
步驟3,將中溫窯變花紙貼于釉坯上;
步驟4,貼有中溫窯變花紙的陶瓷器放入窯爐中經10-18小時,窯爐溫度升至1200-1250℃,燒制成型,獲得具有中溫窯變花紙的陶瓷。
上述中溫窯變花紙用于陶瓷器皿上對陶瓷器皿進行裝飾,該種中溫窯變花紙通過花紙實現窯變效果,并且可克服傳統的窯變效果不可控制、量化生產的技術問題,此外具有中溫窯變花紙的生產、制備陶瓷制品的生產工藝簡單,經檢測無鉛鎘溶出、使用安全,外形美觀,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
上述僅為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發明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發明保護范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