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紡布制袋機,具體涉及一種無紡布制袋機的插邊裝置。
背景技術:
如圖3所示,呈打開狀態的無紡布袋3的側面由三個面熱封而成,其中包括左右兩個側邊面32與下面的一個下邊面31,在無紡布袋的制作過程中,需要分別將這三個面進行折邊,三個面相鄰的邊緣經超聲波熱封后形成袋體的側面,其中下邊面31是由底插邊機構成型,而側邊面32則是由側插邊機構成型,目前市場上一般無紡布制袋機的插邊裝置結構復雜,動作不夠穩定,因此機器制造商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用于制造這種制袋機。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創新提供了一種結構合理的無紡布制袋機的插邊裝置,其包括側插邊機構與底插邊機構,所述側插邊機構包括有側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插板設置在滑板上,所述滑板可滑動設置在機架上,所述滑板與滑板動力源傳動連接。
所述滑板底部安裝有滑塊,所述滑塊滑動設置在側滑軌上。
所述滑板上設置有夾塊,所述夾塊夾于傳動帶上,所述傳動帶由第一電機驅動移動。
所述底插邊機構包括有底插板,所述底插板設置在第一滑座上,所述第一滑座可縱向滑動設置在安裝座,所述第一滑座與驅動第一滑座縱向移動的動力源傳動連接,所述安裝座安裝在第二滑座上,所述第二滑座與驅動第二滑座橫向移動的動力源傳動連接。
所述安裝座上設置有第一滑軌,所述第一滑座可縱向滑動設置在第一滑軌上。
所述第一滑座上設置有齒條,所述安裝座上設置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軸上設置有齒輪,所述齒輪與齒條嚙合。
第二滑座可橫向滑動設置在第二滑軌上。所述第二滑座與氣缸傳動連接。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無紡布制袋機的插邊裝置,包括側插邊機構與底插邊機構,兩個機構都具有結構合理,動作穩定的優點,相比現有技術,具有實質性特點與進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側插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底插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無紡布袋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無紡布制袋機的插邊裝置,包括側插邊機構1與底插邊機構2,如圖3所示,底插邊機構2用于對袋子3的下邊面31進行插邊成型,而側插邊機構1用于對袋子3的側邊面32進行插邊成型。
下面逐一介紹兩機構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如圖1所示,側插邊機構1包括有側插板11,側插板11設置在滑板上12,而滑板12可滑動設置在機架上,具體是在滑板12底部安裝有滑塊14,而滑塊14滑動設置在側滑軌13上,通過動力源的驅動,滑板12載著側插板11左右移動,從而對袋子的側邊面32進行插邊。當然,滑板12要與滑板動力源傳動連接,為此本實用新型在滑板12上設置有夾塊14,該夾塊14夾于傳動帶16上,而傳動帶16由第一電機17驅動移動。通過第一電機17的驅動,側插板11便能實現移動。通過這種結構的側插邊機構1,能很好地完成袋3的側插邊工作。
如圖2所示,底插邊機構2包括有底插板21,該底插板21設置在第一滑座22上,第一滑座22可縱向滑動設置在安裝座25,具體是在安裝座25上設置有第一滑軌26,第一滑座22通過滑塊可縱向滑動設置在第一滑軌26上,通過第一滑座26與驅動第一滑座22縱向移動的動力源傳動連接,第一滑座22便能帶著底插板21上下動作;這里的動力源可以為第二電機24,第二電機24的輸出軸上設置有齒輪,而在第一滑座22上設置有齒條23,通過齒輪與齒條23的嚙合,當第二電機24工作時,底插板21就是實現上下動作。
為了實現底插板21的前后動作,本實用新型將安裝座25安裝在第二滑座28上,第二滑座28也通過滑塊可橫向滑動設置在第二滑軌27上,該第二滑座28與驅動第二滑座28橫向移動的動力源傳動連接,這里的動力源為氣缸29,因此通過氣缸29的驅動,第二滑座28就能在第二滑軌27上移動起來,這樣底插板21便能實現前后移動。
工作時,首先氣缸29工作驅使第二滑座28向前移動,當到達設置位置時,第二電機24驅動底插板21向上動作,底插板21就將無紡布袋的下邊面31向上插,使下邊面31貼在成型模具上,然后側插板11移動,使左右兩邊的側邊面32也貼在成型模具上,底插板21向下退回,最后熱封機構對三個面的相連處進行熱封,完成熱封之后,氣缸29驅使第二滑座28往后移動,同時側插板11也退回,由此完成袋子3的成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