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滯留型混棉機。
背景技術:
棉紡制品在制造的過程中,通常需要將不同種類,不同成分的棉花進行充分而均勻的混合,現有的混棉機在填料時,各類物料直接掉落到底部的混棉輥上,沒有緩沖交流的過程,混棉輥的工作壓力較大,混合均勻度低。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的混棉機混合均勻度低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滯留型混棉機。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滯留型混棉機,包括機架、混料桶、混料輥和進料口,混料桶安裝在機架的上部,混料輥和進料口分別位于混料桶的底部和頂部,混料桶內安裝有滯留架,滯留架上設有輥筒,輥筒上設有分流板。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滯留架呈梯狀,安裝在混料桶的內壁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分流板均勻分布在輥筒的圓周上,輥筒旋轉連接在滯留架的橫杠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相鄰橫杠上的輥筒交錯分布。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混料桶的內壁上安裝梯狀的滯留架,并在滯留架的每一層橫杠上旋轉連接帶有分流板的輥筒,鄰橫杠上的輥筒交錯分布,形成滯留混合機構。工作時,各種棉料從各個進料口進入混料桶,沖擊輥筒無序旋轉,同時在分流板的作用下不規則流動混合,利用延長的下落時間進行物料間的沖突和交流,以減輕混棉輥的工作壓力,大大提高了混合的均勻度。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 機架,2. 混料桶,3. 混料輥,4. 滯留架,5. 輥筒,6. 進料口,7. 分流板,8. 橫杠。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一種滯留型混棉機,包括機架1、混料桶2、混料輥3和進料口6,混料桶2安裝在機架1的上部,混料輥3和進料口6分別位于混料桶2的底部和頂部,混料桶2內安裝有滯留架4,滯留架4上設有輥筒5,輥筒5上設有分流板7。滯留架4呈梯狀,安裝在混料桶2的內壁上。分流板7均勻分布在輥筒5的圓周上,輥筒5旋轉連接在滯留架4的橫杠8上。相鄰橫杠8上的輥筒5交錯分布。
在混料桶2的內壁上安裝梯狀的滯留架4,并在滯留架4的每一層橫杠8上旋轉連接帶有分流板7的輥筒5,鄰橫杠8上的輥筒5交錯分布,形成滯留混合機構。工作時,各種棉料從各個進料口6進入混料桶2,沖擊輥筒5無序旋轉,同時在分流板7的作用下不規則流動混合,利用延長的下落時間進行物料間的沖突和交流,以減輕混棉輥3的工作壓力,大大提高了混合的均勻度。